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样线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河池市范围内兜兰属植物的分布数量和生境特征老蚌生珠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市兜兰属植物资源丰富,共有6种兜兰属植物分布于全市10个县市区,但分布极不均匀;兜兰属植物生长于河池市石灰岩山地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下的岩壁缝隙腐殖土上,所处环境条件脆弱,兜兰植株对环境的依存程度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的丧失和过度采挖的其致濒的主要原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池市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白花兜兰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花兜兰的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7个白花兜兰分布点280丛,聚集群居于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林中的陡峭石壁的石缝穴淋溶黑色石灰土上,表土层腐殖质丰富,以分株繁殖为主,罕见幼苗,白花兜兰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所依存的群落分为乔、灌、草3层,多为单种属,结构复杂多样。生存环境恶劣,种子繁殖率低,环境依存度高,是白花兜兰的致濒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六种兜兰属植物的叶面积和叶幅与开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硬叶兜兰、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长瓣兜兰、红旗兜兰及根茎兜兰6种兜兰的开花植株和非开花植株的叶片数、叶面积、叶幅及花器官大小等形态性状,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叶片数、叶面积及叶幅与开花与否的关系。结果表明:6种兜兰个体是否开花与叶面积和叶幅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经回归方程计算,硬叶兜兰、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长瓣兜兰、红旗兜兰及根茎兜兰开花的叶面积阈值(P=50%)需要达到48.88、75.55、141.75、243.42、49.02、151.94cm~2;而叶幅阈值则要达到15.87、15.76、21.51、36.85、17.99、39.06cm,表明兜兰属植物植株个体的叶面积或叶幅要达到一定大小才可以进入生殖生长。利用叶面积大小及叶幅与开花显著相关的指标,可以判定兜兰植株是否完成幼年期进入成熟期。此外,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长瓣兜兰的开花与否与叶片数也有显著的相关性,叶片数也可以成为指示是否可能开花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中的反向重复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对于陆生植物的进化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分类阶元的系统研究中.该研究在叶绿体rRNA ITS 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50 bp左右的叶绿体rRNA从4.5 S到5 S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而依据叶绿体rRNA ITS基因序列分析了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33个品种材料(12个兰属品种,14个兜兰属品种,7个石斛属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叶绿体rRNA ITS系统树表明,石斛属和兜兰属为两个自然类群,兰属可能为一多源组.兰属的碧玉兰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构成其余各种的姐妹支.兜兰属的白花兜兰、麻栗坡兜兰独立于属内其他种而自成一支.由于兰科植物叶绿体rRNA ITS序列变异率较低,最简约分析产生的分支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正兜兰也称拖鞋兰,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约有近70个种,生长在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在内的亚洲热带地区。兜兰是兰科中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中国有18种,是兜兰的主要原产国之一。纯黄的杏黄兜兰、粉红色系的硬叶兜兰和绿色系的麻栗坡兜兰等都是从我国传入世界各地,并广为栽培的优秀观赏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兜兰多数种类无假鳞茎,根状茎不明显,根肉质,茎短而簇生。叶常绿或有斑点或斑纹。植株呈扇形,中央顶生一花序,大多数种花为单生,但也有极少数  相似文献   

6.
对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树干、腐木和凋落物附生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结合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的计算,研究了树木及其残体附生苔藓植物分布和种间关系。结果表明:附生苔藓植物共有26科35属56种,优势科为灰藓科、指叶苔科、叉苔科和青藓科;附生苔藓植物在树干上分布最多,为40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是树干腐木凋落物,南方小锦藓、钝头鳞叶藓和黄牛毛藓是该地分布最广的种类。附生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交织型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44.64%。研究结果对阐明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和揭示森林植被健康的指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钟萼木天然分布种群的结实情况、种子更新能力、不同龄级小树分布以及影响小树不同时期生长的环境因子,采用分株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应用环境筛分析种群在群落竞争中的生存情况;应用种子更新编制生殖力表,应用种子生殖与生殖生态分析种群增长力与影响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应用因子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与筛选环境影响种群增长过程主要因子.结果 表明,该树种种子安全岛的缺失,种子深休眠抑制种子萌发,第1、2年生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导致该树种生殖增长力差,使种群在自然竞争中处于弱势状态.种群动态增长模式研究表明,影响该树种种群增长因子作用强度表现为种群年龄>郁闭度>土壤湿度>植被盖度>种群密度>坡度.在自然更新过程,幼树生长期长,30多年个体还不能进入生殖阶段,且具有生殖母树结果大小年明显,间隔期通常在3~4年,显著影响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8.
曾京 《花卉》2011,(12):33-35
全世界被发现的兜兰属植物约有80种,据《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兰花全书》记录分布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有18种,其中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和白花兜兰(P.emersonii)为中国特有种,近年来新发现分布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还有9种: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种群生态适应性特征,对分株紫萁物候期及临江地区3种典型群落类型下分株紫萁种群的伴生植物、种群密度、株高、冠幅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分株紫萁物候期为3~10月。调查生境中,阔叶林下分株紫萁种群分布均一性最高,呈典型成群分布。不同生境条件中光照强度对其植株生长及种群更新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松华 《花卉》2011,(4):29-29
广东兜兰(Paphiopedilumguangdongense)是一种最近才发表的新种,它野生于广东省粤西云开大山靠近山顶海拔1500米左右的石壁上。此地云雾绕遼,空气湿度极高,从而造就了这种兜兰的生长环境。广东兜兰的外形与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的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相似,唯不同的是前者的花色较浅。  相似文献   

11.
 对兜兰宽瓣亚属( Paphiopedilum subgenus brachypetalum ) 8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的兜兰原生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6, 二倍体。白花兜兰( P. emersonii) 2n = 2x =26 = 18m + 8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9190%; 同色兜兰( P. concolor) 2n = 2x = 26 = 2M + 18m + 4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56.90%; 巨瓣兜兰( P. bellatulum ) 2n = 2x = 26 = 22m + 2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56.10%; 汉氏兜兰( P. hangianum ) 2n = 2x = 26 = 22m + 4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8.64%; 麻栗坡兜兰(P. m alipoense) 2n = 2x = 26 = 20m + 6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9.41%; 浅斑兜兰( P. jackii) 2n = 2x = 26 =14m + 10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63.00%; 杏黄兜兰( P. arm eniacum ) 2n = 2x = 26 = 24m + 2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5.05%; 硬叶兜兰( P. micranthum ) 2n = 2x = 26 = 20m + 6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6.91%。除同色兜兰、巨瓣兜兰和汉氏兜兰的核型类型为“2A”外, 其它为“2B”。染色体长度变化不明显, 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未见随体结构。这些核型特征为兜兰属植物的系统进化提供了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2011年春节兰展期间能够将从贵州引种的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及时展出,在春节前对这两种兜兰进行引种催花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杏黄兜兰更适宜换基质栽培,硬叶兜兰是否换基质对其花芽率的影响不大。(2)硬叶兜兰更适宜在11月引种并做低温处理,如果在9月引种也适宜做低温处理;杏黄兜兰对引种的月份要求不高,两个月份引种都不适宜做低温处理。(3)高温温室的催花时间应在春节布展前2~3个月较合适,大约在11月。  相似文献   

13.
王燕君  谭志勇  刘运权  刘伟 《园艺学报》2012,39(8):1626-1628
 ‘红玛瑙’兜兰是以‘巨瓣兜兰’(Paphiopedilum bellatulum)为母本,‘白旗肉饼’[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ב肉饼兜兰’(Paphiopedilum Pacific Shamrock)]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育成的F1 新品种。属斑叶类,叶片厚,花朵大,红色鲜艳。种子萌发率高,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兜兰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兜兰是兰科植物中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最困难的种类之一, 商业上还没有无性克隆进行种苗大规模生产的报道。综述了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and Paphiopedilum delenatii are endangered orchid species. These three Paphiopedilum species and their hybrids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morphologically. In this study, rDNA-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were used to design species-specific 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 markers to distinguish P. armeniacum, P. micranthum, P. delenatii and their respective hybrids. The developed markers efficiently amplified 600 bp DNA product for P. armeniacum and its hybrids (SCAR-600armF/Pap-ITS2R), 300 bp product for P. delenatii and its hybrids (SCAR-300delF/Pap-ITS2R) and 700 bp product for P. micranthum and its hybrids (SCAR-700micF/Pap-ITS2R). The effectiveness of designed species-specific markers was also confirmed by using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developed three SCAR markers.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表型变异,通过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等分析,对9个硬叶兜兰野生居群的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究硬叶兜兰居群间及居群内表型多样性,为硬叶兜兰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在居群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居群内变异较少。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4%,居群间表型分化高于居群内表型分化。22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范围为9.52% ~ 31.48%,9个居群平均变异系数为14.55% ~ 18.51%,在表型间差异显著,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花纵径等花部性状和株高等营养性状是硬叶兜兰变异的主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中萼片长和花瓣长与大部分性状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冠幅、叶片数等营养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花横径、花纵径等生殖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以聚类为3个类群,和硬叶兜兰地理分布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18.
硬叶兜兰的无菌播种和试管成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叶兜兰的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成熟度、种子预处理以及培养基成分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分化以及试管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果龄110~210 d的种子经处理后均能够萌发,其中150 d的萌发率最高,达40%。10%的84消毒液预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在5~20 min范围内,以11 min处理获得最佳萌发效果;处理时间20 min时萌发率最低,为11%。1/5MS基本培养基较花宝培养基有更高的萌发率,添加AgNO31 mg/L利于原球茎分化及试管苗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