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然而,由于紫花苜蓿对盐碱胁迫的反应在遗传和生理上都很复杂,对其耐盐碱胁迫机理研究以及如何缓减盐碱胁迫,充分发挥紫花苜蓿的优势是具有挑战性的。该文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阐述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机理与减缓盐碱胁迫的生理反应,并探讨了紫花苜蓿耐盐碱的机理的应用潜力,以期为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机理、缓减盐碱胁迫的损害及紫花苜蓿种植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2007~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紫花苜蓿观测资料,根据紫花苜蓿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长期内光、热和水等资源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宁夏盐池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期内,当地温度适宜,光照资源丰富,所以主要影响的因子是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菜苜蓿为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食用幼苗、嫩叶。菜苜蓿包括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紫花苜蓿又称紫苜蓿,宿根、革本多年生类蔬菜。黄花苜蓿即金花菜,别名南苜蓿、刺莒蓿、草头等。紫花苜蓿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人类种植紫花苜蓿作为牲畜饲料比其他任何植物的时间都长。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可能在西南亚种植过。波斯人在公元前490年入侵希腊时带入该国。历史学家推测紫花苜蓿在公元一世纪时从希腊引进意大利,从那时起即传至欧洲。西班牙开发者在15世纪早期把苜蓿带到南美洲,欧洲殖民主义者在1736年把苜蓿引进美国。  相似文献   

4.
清香爽脆的苜蓿芽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吴蔚苜蓿(学名:MedicagosativaL.)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称为紫花苜蓿。紫花苜蓿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约为3克。苜蓿芽为紫花苜蓿培育出一种芽用蔬菜,清香爽脆,营养丰富,含热量低,...  相似文献   

5.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研究了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和品质对刈割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刈割可提高紫花苜蓿株高和地上植株的再生能力;不同强度的刈割均增加了紫花苜蓿单株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R/S),以中度刈割增加最为显著,重度刈割处理下紫花苜蓿补偿地上生物量最高;随刈割强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a含量有所增加,叶绿素b含量有所下降,与刈割前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增加了紫花苜蓿叶绿素a和b含量,有利于增强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重度刈割紫花苜蓿根系总长和平均直径显著降低(P0.05),而中度刈割紫花苜蓿根系总长和平均直径显著增加(P0.05);与刈割前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不同程度提升了紫花苜蓿根系活力;紫花苜蓿平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均表现为中度刈割轻度刈割重度刈割不刈割(对照);综合各指标可得出荒漠草原区提高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和品质的最优方案为中度刈割。  相似文献   

6.
以单作马铃薯为对照,设置马铃薯间作碱蓬、马铃薯间作紫花苜蓿2个处理,研究盐碱地马铃薯与盐生植物间作对马铃薯产量、盐碱地改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碱蓬、紫花苜蓿的马铃薯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商品薯率显著提高;间作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显著降低,间作碱蓬和间作紫花苜蓿分别较对照降低了5.34%和7.28%;同时,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及K+、Ca2+、Mg2+、Cl-等盐离子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SO42-、HCO3-含量显著提高,有效磷、N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间作模式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间作碱蓬和间作紫花苜蓿每667 m2净收益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 518.9元和228.3元。综上,盐碱地生产马铃薯适宜采用间作碱蓬或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锌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积累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Zn胁迫对紫花苜蓿体内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紫花苜蓿对Zn的积累能力。结果表明:胁迫23d时,随锌胁迫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不同器官中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紫花苜蓿叶片的锌积累量大于茎和根系的积累量。综合研究表明,在900μM Zn胁迫下,根据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量,可初步判断紫花苜蓿有解毒和积累锌的能力,具有用于修复重金属Zn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紫花苜蓿对盐碱土改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盐碱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河西走廊盐碱土上连作紫花苜蓿。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连作5 a后,土壤含水量由试验前的28.5%降至9.8%,总孔隙度由45.2%升至58.4%,>0.25 mm团粒结构由38.5%上升到64.2%,全盐含量从7.3 g/kg降至2.2 g/kg,有机质含量由8.1 g/kg升至12.1 g/kg,土壤速效N、P、K含量也随之增加。种植紫花苜蓿不但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盐碱土壤的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和草畜平衡,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绿肥利用方式即自然绿肥(自然草种)和人工绿肥(紫花苜蓿)对‘春雪’桃叶片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使‘春雪’桃的叶片显著增大、增厚,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层数增多,排列更加紧密、整齐有序,特别是栅栏组织更为明显;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叶绿素b含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人工绿肥(紫花苜蓿)处理效果显著优于自然绿肥(自然草种)。因此,利用绿肥即生草栽培是桃树栽培一项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取人工种植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北京有机桃园地表自然生草、夏至草和紫花苜蓿混合种植及黑色地膜覆盖加驱避植物(大蒜)对桃园3种蚜虫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生草处理和地膜覆盖加驱避植物(大蒜)处理而言,种植100%紫花苜蓿处理小区和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处理小区的桃蚜、桃粉蚜和桃纵卷瘤蚜总体数量显著降低;种植100%紫花苜蓿有利于桃蚜种群数量的控制;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有利于桃蚜、桃粉蚜等3种蚜虫种群数量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彭阳县利用当地丰富的冬小麦秸秆、紫花苜蓿、玉米秆、黄牛粪等原料,开展反季节栽培双孢菇,先后建立试验、示范户l000余户,搭建菇棚2000余栋,累计栽培双孢蘑菇120万m^2,产鲜菇3.6万t,菇农户均收入近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菜苜蓿     
菜苜蓿为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食用幼苗、嫩叶。菜苜蓿包括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紫花苜蓿又称紫苜蓿,宿根、草本多年生类蔬菜。黄花苜蓿即金花菜,别名南苜蓿、刺苜蓿、草头等。紫花苜蓿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人类种植紫花苜蓿作为牲畜饲料比其他任何植物的时间都长。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可能在西南亚种植过。波斯人在公元前490年入侵希腊时带入该国。历史学家推测紫花苜蓿在公元一世纪时从希腊引进意大利,从那时起即传至欧洲。西班牙开发者在15世纪  相似文献   

13.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柴油污染(0、5、10、20、30、40g·kg~(-1)土)对高羊茅和紫花苜蓿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其对柴油的耐受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随着柴油浓度升高,高羊茅和紫花苜蓿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株高、SPAD值和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干质量受到的影响程度较高羊茅大;而高羊茅的SPAD值受到柴油污染的抑制程度较紫花苜蓿大。随着石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对柴油的去除率整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中、低柴油浓度对高羊茅和紫花苜蓿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高浓度时抑制作用明显。在石油污染物浓度为30g·kg~(-1)时,高羊茅的去除率达到了最高,在石油污染物浓度为20g·kg~(-1)时,紫花苜蓿的去除率达到了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P添加的响应。以紫花苜蓿甘农3号为研究对象,在初花期刈割后,将植株剪成3段(从下到上第3节及3节以下为下层,第4~6节为中层,第7节及7节以上为上层),通过设置4种梯度(0、500、750、1000 kg/hm2)的P添加,研究其上、中、下3层叶片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叶片P添加与紫花苜蓿叶片中C、P含量都呈现正相关,而随着P含量的增加,N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因此,建议在紫花苜蓿的培育过程中适度增加磷的施肥量,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其有机碳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提升其在畜牧业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紫花苜蓿不同种植布局对苹果园害虫及天敌的影响,在山东省沂水市苹果园设置了紫花苜蓿逐行、隔1行和隔2行种植的布局方式,以自然生草区为对照,系统调查了4种生草方式苹果园果树上和生草上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害虫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少,比隔1行种植区少20.29%,比隔2行种植区少48.53%,比自然生草区少49.91%;苹果树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区最多,是逐行种植区的1.13倍、隔2行种植区的1.29倍、自然生草区的1.78倍;生草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多,是隔1行种植区的1.05倍、隔2行种植区的1.19倍、自然生草区的1.66倍;益害比方面,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和隔1行种植区的益害比明显高于其他生草区。综合防治效果和种植成本,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的布局方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开发紫花苜蓿的菜用价值且形成规模化种植,针对航天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7叶型紫花苜蓿——天舟苜蓿鲜菜产量高、再生性能好、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特性,探索了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通过地块选择、种子处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措施,可以实现1年收获鲜菜5~8茬、牧草1茬,每个季节皆可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水平组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比氮肥对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综合分析,在山东青岛地区紫花苜蓿的建议施肥用量为:氮肥可不施用,磷肥100~150 kg/hm2,钾肥100 kg/ hm2.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苗期根部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盐性不同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阿尔冈金"和"皇冠"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胁迫浓度(0、100、200mmol/L NaCl浓度)和不同胁迫时间(0、2、4、6、8、10、12d)对2个紫花苜蓿品种幼苗的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相关根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和天数的增加,紫花苜蓿根系活力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随着盐胁迫浓度和天数的增加,紫花苜蓿根部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高盐溶液升高的趋势要明显大于低盐溶液升高的趋势。经主成分分析表明,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能较好的代表紫花苜蓿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接种菌剂,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与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时,接种AM真菌的植株体内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通透性、MDA含量和3种保护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说明接种AM真菌可促进植物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降低超氧自由基的产生,减缓水分胁迫对植物带来的伤害,促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矿区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雪芬 《北方园艺》2015,(2):158-164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通过连续3年人工氮添加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添加水平(CK0g·m-2·a-1;低氮LN,10g·m-2·a-1;中氮MN,20g·m-2·a-1;高氮HN,40g·m-2·a-1)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并提高光合性能,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氮添加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生长特性及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均显著高于CK(P0.05),并且随氮浓度的增加表现为MNHNLNCK变化规律,以中水平氮添加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各项指标最大;氮添加处理下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日变化(EVAP)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了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随时间呈"N"字型变化规律,气孔导度(Gs)日变化随时间呈倒"V"字型变化规律;紫花苜蓿Chl a、Chl b和光合氮利用效率(NUE)随氮浓度的增加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规律,并且显著高于CK(P0.05),而不同氮添加处理下紫花苜蓿光合磷利用效率(PUE)与CK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氮添加处理下紫花苜蓿光合生理各指标之间具有统一性及相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