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构建瓠瓜突变体库,以瓠瓜材料‘安生葫芦’种子为试材,探索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条件。设置种子开壳和不开壳2种处理,0.8%、1%、1.5%、2%、3%和4.5%共6个不同EMS浓度,2、4、8、12 h共4个不同诱变时间,分析24个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组合对开壳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开壳处理后对EMS诱变浓度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在相同EMS浓度下,诱变时间越长瓠瓜种子相对发芽率越低,8 h为最佳诱变时间;在相同EMS诱变时间下,EMS浓度越大相对发芽率越低;随着EMS诱变时间的增加,不同EMS浓度间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显著性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2%。综合分析,确定EMS诱变最佳条件为:瓠瓜种子开壳后温水浸种4 h,然后用1.5%EMS诱变处理8 h。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自交系“TTD302A”种子为试材,设置0.3%、0.5%、0.7%、0.9%、1.1%5个不同浓度EMS,并用2个不同时间处理组合诱变番茄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根长等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相同诱变时间、不同浓度EMS诱变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相同浓度EMS、不同诱变时间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差异极显著,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相对发芽率差异显著;EMS诱变番茄“TTD302A”种子的半致死浓度为0.7%~0.9%,处理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EMS诱变西瓜种子的最佳条件,以石红为试材,设置种子切口与不切口2种处理方式,采用6个诱变浓度(0.40%,1.00%,1.20%,1.40%,1.60%和2.00%)和5个诱变时间(4、10、12、14、16 h)共30个不同处理组合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切口处理能显著提高西瓜种子对EMS诱变...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西瓜突变体库并创制优异突变新材料,以西瓜种质M08为试材,设置6个甲基磺酸乙酯(EMS)浓度(φ)(0%、0.5%、1.0%、1.5%、2.0%和2.5%)和3个诱变时间(12 h、18 h和24 h)的处理组合,根据相对成苗率来筛选最佳EMS诱变条件。结果表明,西瓜种质M08对EMS具有较强耐受性;M_1代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和诱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为了获得较大的突变群体,同时保证一定的诱变率,最终采用开壳后温汤浸种4 h,相对成苗率接近半致死剂量的1.5%EMS浸种12 h或者1.0%EMS浸种24 h的处理组合,作为西瓜种质M08 EMS诱变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构建西瓜突变体库和通过诱变创制西瓜新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江门大顶苦瓜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设置EMS 溶液不同浓度(0、0.3%、0.6%、0.9%、1.2%、1.5%)和不同诱变时间 (2、4、6 h)处理组合,通过统计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以及M0 植株表型观察来确定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EMS 溶液浓度、诱变时间以及两者的互作均对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半致死条件原则, 初步认为清水浸种8 h,然后利用1.5% 或1.2% EMS 溶液处理2 h 是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将1.2% 或1.5% EMS 溶 液处理2 h 所获得的共129 株M0 苦瓜幼苗进行田间定植和表型观察,发现苦瓜植株表型突变频率分别为5.12% 和7.85%,且 表型变异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表明所筛选的诱变条件可以用于苦瓜种子EMS 诱变研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EMS 诱变 技术开展苦瓜突变体库构建以及创制苦瓜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大白菜诱变育种的新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EMS 处理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浓度范围内,随着EMS 浓度的增加,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根尖和叶缘褐化程度逐渐加剧,成活率下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以及种子和幼苗的MDA 含量均逐渐增加;EMS 对种子及幼苗SOD、POD 活性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适宜大白菜种子诱变处理的EMS 浓度范围为0.4%~0.6%。  相似文献   

7.
张凯 《西南园艺》2014,(4):46-50
研究了不同诱变时间(12h、24h、36h、48h、72h)和诱变浓度(0、0.2%、0.4%、0.6%、0.8%)下,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头花蓼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EMS诱变头花蓼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0.6%EMS处理24h,0.8%EMS处理12h。经过处理的头花蓼种子播种成苗后存在广泛变异,且变异类型丰富,主要表现为:叶片增大、叶片缩小、叶片变薄、叶面积增加、叶比重提高,此5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植株生长速度加快、花青素含量降低,此2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此外还有叶片皱缩、叶片表皮毛增加等类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白菜自交系‘A03’种子,根据M1代植株发芽率、成活率、育性及M2代成活率,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为0.4%。采取EMS种子诱变1次、EMS种子诱变2次及EMS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方法构建了含有4 253个家系及相应自交M2代种子的大白菜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M2群体中分别对苗期6 404株幼苗及莲座期7 756个单株的叶片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调查,总的表型变异频率高达37.62%和26.33%。  相似文献   

9.
以豇豆品种"青豇909"为试材,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种子诱变处理并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EMS不同处理浓度对豇豆种子活力、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豇豆EMS突变体库的建立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EMS不同处理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种子活力呈递减趋势;各处理出苗期差异明显,但从全生育期来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各处理间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明显,第一开花节位总体比对照降低,0.2%的处理最低,单株分枝数0.1%的处理最多;单株结荚数0.5%的处理最多;0.1%的处理荚长最长,单株干荚总质量最大,平均干荚质量0.2%的处理最高。综合考虑,EMS处理浓度为0.1%时,种子活力、出苗率、荚长、荚粗、单株干荚总质量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可作为筛选优质、高产豇豆新品种的EMS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0.
以黄州萝卜为试材,采用对不同浓度EMS(0、0.2%、0.4%、0.6%、0.8%、1.0%、2.0%(V/V))浸种对萝卜种子处理的方法,研究了EMS对黄州萝卜的诱变效应。以期为黄州萝卜不育材料的获得及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奠定良好基础。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的增加(从0.2%增加到2.0%),黄州萝卜种子萌发与根生长受到抑制,表明EMS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及后期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根据50%致死浓度的选择标准,黄州萝卜适宜的EMS浓度为0.4%~0.8%。最终以0.5%EMS处理黄州萝卜种子。与对照相比较,处理组除表现主根增粗外,在黄州萝卜诱变群体中发现其雄性不育且均为100%不育。花药形态学观察与切片结果显示花药明显褶皱,卷曲及褐化,最终于花粉四分体时期药室壁结构崩解所致花粉败育。萝卜雄性不育分子标记ORF138-F/R检测结果也证实在黄州萝卜雄性败育材料中能扩增到相应大小条带,而在对应保持系中始终未扩增出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