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金蜜狭叶桃’‘直挺狭叶桃’及‘石射狭叶桃’3个品种的光合及生物学特性,为筛选优质狭叶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乙醇浸提法及田间调查等方法,对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Li-6400型气体交换系统,测定3个狭叶桃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季节变化。【结果】1)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表现为‘金蜜狭叶桃’‘石射狭叶桃’‘直挺狭叶桃’;比叶重及叶柄长度表现为‘石射狭叶桃’‘金蜜狭叶桃’‘直挺狭叶桃’;叶片开张度及节间长度表现为‘直挺狭叶桃’‘石射狭叶桃’‘金蜜狭叶桃’。叶绿素a、a/b表现为‘石射狭叶桃’大于‘金蜜狭叶桃’和‘直挺狭叶桃’,并且差异性显著,但叶绿素b含量为‘直挺狭叶桃’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表现为‘直挺狭叶桃’小于‘金蜜狭叶桃’和‘石射狭叶桃’,并且差异性显著。2)光合特性表现为:3个狭叶桃品种4—8月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直挺狭叶桃’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表现为‘直挺狭叶桃’(301.4 mmol·m~(-2))‘石射狭叶桃’(238.4 mmol·m~(-2))‘金蜜狭叶桃’(180.0 mmol·m~(-2))。【结论】3个狭叶桃品种的光合及生物学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红线菊’观赏桃是从‘红垂枝’和‘菊花桃’为亲本的杂交实生子二代中选出的新品种。花为单瓣菊花形,花径3.5 cm左右,花红色,花量大,在郑州地区3月中下旬始花,盛花期持续8 ~10 d,观花期可达15 d以上。  相似文献   

3.
‘鲁油3号’是由‘瑞光3号’为母本,‘春光油桃’‘美味油桃’‘双佛’‘金蜜狭叶’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油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52.0 g,果实尖圆形,底色绿白,着玫瑰红色,着色面积占果面的95%以上,果皮与果肉不易剥离。果肉黄色,硬溶质,汁液多,风味浓甜,香味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硬度9.1 kg/cm2。‘鲁油3号’适合在山东设施桃栽培主要产区促成栽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肉桃不同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野鸡红’ב银河’、‘夏乙女’ב半斤桃’、‘野鸡红’ב00-20-42’(‘霞光’בNF’)、‘瑞光18号’ב北京一线红’、‘霞脆’ב北京一线红’5个杂交组合F1代为材料,分析不同组合后代果实成熟期、果肉颜色分离情况,并对‘夏乙女’ב半斤桃’组合后代果实形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花色苷含量、糖与酸组分等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红肉性状在所有试验组合中均呈显性,后代群体红肉桃单株与白肉桃单株比例接近1:1,符合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规律;早期成熟的单株果肉颜色以红色居多,白肉桃单株成熟期相对较晚,并存在明显的超亲现象。‘夏乙女’ב半斤桃’后代果形更多遗传了父本的卵圆性状;白肉桃单株花色苷平均值为0.008 1 mg·g~(-1),远低于红肉桃单株的0.068 7 mg·g~(-1);后代单株果实以甜风味为主,其中红肉桃单株甜风味占54.55%,白肉桃单株达84.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白肉桃单株平均值为10.93%,高于红肉桃单株的9.68%,糖组分中以蔗糖含量最高,白肉桃单株平均值为43.069 g·L~(-1),红肉桃单株平均值为40.087 g·L~(-1);山梨醇含量最低,白肉桃单株平均值为5.322 g·L~(-1),高于红肉桃的3.515 g·L~(-1),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差异不大;可滴定酸含量白肉桃单株平均值为0.207%,低于红肉桃的0.356%;酸组分中,白肉桃和红肉桃单株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289 g·L~(-1)和3.009 g·L~(-1),柠檬酸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最小,可滴定酸最大,蔗糖组合传递力、中亲优势、超亲优势最高;花色苷在后代单株中组合传递力最低,仅为23.519%,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为负值。【结论】红肉性状在所有试验组合中均呈显性,成熟期存在明显的超亲现象。早期成熟单株果肉颜色以红色为主,后期成熟单株果肉为白色。‘夏乙女’ב半斤桃’组合F1代群体花色苷在后代单株中组合传递力低,后代果实风味以甜为主,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后代组合传递力和超亲优势明显,有助于后代果实甜风味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美慧’是以从美国引进的‘红花紫叶垂枝桃’为母本,‘青州蜜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观赏桃新品种。植株分枝角度开张;花量中等,花复瓣、粉色,花瓣阔卵形;叶绿色;果实圆形,个小,成熟时绿色。在山东潍坊地区4月下旬盛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熟期。  相似文献   

6.
全雌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闫立英  娄丽娜  娄群峰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08,35(10):1441-1446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黄瓜强单性结实雌性系‘6401’ 与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9’、‘6426’杂交组合多世代群体的单性结实性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全雌黄瓜单性结实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单性结实性遗传均表现为不完全隐性基因遗传,符合E-1-1模型,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两组合第1主基因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以及多基因效应较大。‘6401×6429’组合的B1、B2、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36%、72.31%和76.78%;‘6401×6426’组合的B1、B2、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50%、75.39%和74.58%。强单性结实全雌黄瓜品种选育以双亲均为强单性结实为宜。  相似文献   

7.
光反应周期在切花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状。选择光反应周期差异较大的6个品种配置3个杂交组合:‘Q-17’ב绿黄红边’、‘南农庐火’ב迷你黄’和‘Q1-39’ב黑心黄’,3个组合分别获得了386、208和181株F1后代。光反应周期的变异系数依次为5.85%、10.94%和8.76%,现蕾期、露色期、株高、节间长和叶片数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27%~27.21%之间,光反应周期在3个组合F1群体中的中亲优势分别为5.81、6.88和9.69;除‘Q1-39’ב黑心黄’组合的株高中亲优势不显著外,其他的5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正向或负向中亲优势。混和遗传模型分析发现,光反应周期、现蕾期、露色期在3个杂交组合中的遗传模型存在差异。光反应周期在‘Q-17’ב绿黄红边’组合中符合A-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0.4%;在‘南农庐火’ב迷你黄’组合中符合A-0模型,没有主基因控制;在‘Q1-39’ב黑心黄’组合中符合B-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4.93%,属于高度遗传力。  相似文献   

8.
菊花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用3个切花菊品种为母本,4个盆栽小菊为父本,以3 × 4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设计衍生的12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um)7个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花径、舌状花数和舌状花长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和叶长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叶宽和舌状花宽可能由加性和非加性两种基因效应共同控制。(2)‘早意红’在7个观赏性状上均具有正向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综合表现较好;在培育重瓣性高的品种时,‘Herby’ 可以作为重要亲本;‘Herby’ב玉满堂’,‘青心红’ב早意红’和‘红雀舌’ב03-11-2’杂交组合在大部分性状上具有正向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杂种后代综合表现较好。(3)群体配合力方差及其对杂种贡献率表明,除舌状花宽外,其他6个观赏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母本效应;7个观赏性状广义遗传力(h2B)差异较大,其中舌状花宽最小,为59.56%,舌状花数最大,达80.40%;除舌状花数的狭义遗传力(h2N)达到80.40%外,其他6个性状的低于50%,说明舌状花数的遗传稳定性高,早期世代时应增加选择压。  相似文献   

9.
报刊摘引     
早熟桃新品种‘春明’培育早熟桃品种一直是果树育种的目标,由于多数早熟桃品种胚发育不完全,育种工作有一定难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春蕾’为母本,‘雨花露’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胚培养和品系筛选,并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多年栽培试验,培育出新品种‘春明’。该品种2003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12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征特性树势强健,树姿开张,年生枝黄绿色,光滑,平均节间长12.38厘米。多年生枝浓红色。叶片深绿色,叶披针形,叶尖急尖,叶面光滑,叶缘钝齿形。叶腺圆形或肾形,2~4…  相似文献   

10.
菊花杂交不结实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南汝斌  孙自然 《园艺学报》1991,18(4):357-361
田间杂交实验证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某些菊花种间杂交存在不结实的现象。本文从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了菊花种间杂交不结实的原因。‘广东黄’ב北菜03-1’种间杂交时,表现为花粉在雌蕊柱头上附着少,萌发率低,花粉管在柱头上出现各种异常现象等,使花粉管难以进入柱头,因此使种间杂交有性过程受到障碍。 田间杂交实验结果指出,‘广东黄’和‘北菜03-1’,正反交结实性差异很大,正交组合表现为杂交不结实,而反交组合杂交结实性良好。我们认为这种种间正反交结实率迥异的现象除雌雄蕊间不相适应外,在遗传机制上有可能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的,并且细胞质可能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凤真 《北方园艺》2011,(5):159-162
选用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实整齐度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实整齐度性状遗传均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西葫芦果实整齐度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材料10Q-961(P1)与普通有蜡粉材料10Q-206(P2)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和回交,配制六世代材料,对结球甘蓝10Q-961无蜡粉亮绿性状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对分离比例进行χ2检测,初步结果显示,结球甘蓝10Q-961无蜡粉亮绿性状为隐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3.
萝卜叶片过早干枯影响植株生长和肉质根的形成,限制萝卜高产潜力的发挥。研究萝卜叶片干枯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定位相关基因,对于探索萝卜叶片干枯的发生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萝卜自交系‘pp12Q-4-2’和‘36-2’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对其叶片干枯性状进行调查和遗传分析,同时观测叶片干枯对肉质根根粗和质量的影响。采用BSA法,利用基于萝卜全基因组测序开发的SSR引物对叶片干枯基因进行初定位,对初定位区域采用标记逐步加密的策略得到最终定位结果,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叶片过早干枯的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肉质根生长发育受阻;叶片干枯性状符合质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正常叶片对干枯叶片表现为显性;通过基因定位,最终将控制叶片干枯的基因定位于萝卜第7号染色体的scaffold89_21520和scaffold89_21545两标记之间,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8 c M,物理距离为211.63 kb,该区域包括43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耐裂球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球甘蓝‘79-156’和‘96-100’为亲本配制的6 个联合世代(P1、P2、F1、B1、B2、F2)群体为试材,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耐裂球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两年结果均表明,耐裂球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0 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且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2010 年该组合B1、B2、F2 分离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3%、1.4%和59.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56.2%和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60.9%,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39.1%;2011 年该组合B1、B2、F2 分离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5.5%、22.3%和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24.3%和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63.9%,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36.1%。表明该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B1、F2 主基因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袁焕然  潘江鹏  陈炯炯 《园艺学报》2017,44(8):1496-1504
以叶片全缘(entire)莴苣PI491070和叶裂(lobed)莴苣PI536760为亲本构建F_2代分离群体,F_2代性状分离调查结果显示叶裂性状为单基因显性性状。利用BSR-seq方法对莴苣叶裂性状进行快速遗传定位,将控制叶裂性状的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60~140 Mb之间。通过1 159株F_2群体的隐性单株进行分析最终将目的基因定位在116.24~118.15 Mb之间,物理距离大约为1.91 Mb。该区域包括24个候选基因,其中基因LG3316063编码锌指蛋白,在两亲本中有1个碱基的差异并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从莴苣资源库中随机挑选5种叶裂植株检测该基因差异SNP位点都为G,7种无叶裂植株该基因SNP都为T,推测该基因可能是控制叶裂形成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黄瓜叶面积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面积差异极显著的黄瓜小叶自交系‘SJ57-h’和大叶自交‘系SJ11-1’配制成的P1、P2、F1、F2、B1、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春秋两季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叶面积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叶面积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E-0模型,即叶面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大叶亲本优势,即叶面积大小更趋近于大叶亲本。春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75.1%、26.59%和61.1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36%、55.41%和21.39%,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5.03%、73.79%和39.01%;秋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0.16%、34.82%和86.5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49.18%和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0.43%、65.48%和13.51%,表明黄瓜叶面积主要受两对主基因控制,B2世代受环境影响较大,B1、F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较高,B2世代多基因选择率较高,应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花球‘荚叶’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青花菜86101 ×90196组合获得的DH群体和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 P1、P2、F1、B1、B2和F2 ) 群体为试材,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球‘荚叶’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DH群体分析结果表明, 花球荚叶性状的遗传受到2对连锁并具有加性-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主基因+多基因( E-220模型) 的控制; 经6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 花球荚叶性状的遗传受到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 E模型) 的控制, DH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0.80% , B1、B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59%、57.70%和87.07%。上述结果表明: 青花菜花球荚叶性状的遗传受到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 主基因遗传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和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国株系(ZYMV—CH)是危害我国西瓜的主要病害。以抗病毒病西瓜野生种质P.I.595203与感病普通西瓜自交系98R为亲本,采用单粒遗传方式得到109个F3代株系。分别对亲本、F1及F3代109个株系群体进行了苗期抗PRSV—W和ZYMV—CH接种鉴定,通过F3代群体的抗感分离情况来推测F2代单株的基因型,并分别对PRSV—W与ZYMV—CH抗性遗传及其这2个抗性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P.I.595203对PRSV—W的抗性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可能存在微效修饰基因,将此基因暂定名为prs—W;同时进一步证实了西瓜对ZYMV—CH的抗性由单隐性基因zym-CH控制,zym-CH和prs-W2个抗性基因在遗传上存在一定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是27cM。  相似文献   

19.
甜瓜糖酸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新疆厚皮甜瓜‘76-2’的60Co- γ射线诱变酸味突变自交系和‘黄皮脆’形成的P1、P2、F1与F2 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果实中糖含量、酸含量和糖酸比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酸味突变自交系ב黄皮脆’组合的糖含量性状遗传受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 (E-4) 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88.8%,多基因遗传率为6.94%;酸含量性状遗传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 (D-0)模型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26.68%,多基因遗传率为72.77%;糖酸比性状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和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82.86%,多基因遗传率为16.0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 的特征特性及遗传规律,测定了LD10 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物质
含量;对LD10 和普通材料21-3 的叶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以LD10 和21-3 为亲本构建6 世代群体,对LD10 无蜡
粉亮绿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 叶面蜡粉呈小颗粒状结构,缺失严重,而普通材料
21-3 叶面蜡粉呈长棒状结构,含量丰富,二者具有明显差异;LD10 的无蜡粉亮绿性状由1 个隐性基因(cgl-4)控制,其与
SSR 标记LT-SSR16 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7 cM。用LD10 与另一单基因隐性遗传的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10Q-961 杂交
获得F1 群体,F1 群体单株全部表现为叶面有蜡粉,推断LD10 与10Q-961 的无蜡粉亮绿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