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台茶1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当6月中旬茶梢长至一芽四叶时进行分段采收与加工,先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制作高香红茶,再釆摘2~4叶原料制作冰鲜乌龙茶,与单次采摘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制作的红茶、冰鲜乌龙茶作对比,通过感官审评对比两种采摘方式制作的茶样品质,研究分段采摘与加工技术在广西茶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采摘、分别制作出的红茶与乌龙茶比传统采摘方式的品质高,适合广西茶园,有利于提高广西茶园的产量与效益,改善广西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2.
龙脊大叶茶是广西地方特色群体种,本文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将晒青工艺应用到龙脊大叶茶的红茶加工过程中,并对干燥工序的足火温度设置对比试验,通过检测茶样内含物含量、茶色素含量及感官审评来研究加工工艺对龙脊大叶茶红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桃源大叶'制作高香红茶的加工工艺技术,并与‘槠叶齐'、‘福鼎大白'进行对比,用‘桃源大叶'制作的高香红茶的品质特征优异.  相似文献   

4.
覃塘红茶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桑叶为主料,以红茶、绞股蓝为辅料,分别设置3质量水平进行复配,研发最佳等级复合袋泡茶。对正交试验设计的9个配方茶进行感官综合评价,选出优级配方3个,其中,以配方桑叶∶红茶∶绞股蓝=2.0∶0.4∶0.1质量配比时最优,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且咖啡碱含量低,确定为最佳配方茶。  相似文献   

6.
对覃塘红茶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红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了覃塘红茶最佳加工工艺技术,为今后开展覃塘红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季节红茶的感官品质及内含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泰安地区红茶产品的品质情况,选用当地春、夏、秋三季的红茶为试验样品,分别进行了感官审评和内含生化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泰安地区春季红茶感官品质在香气、滋味、汤色方面得分都相对较高,而秋季红茶的品质得分则相对偏低。经生化成分测定发现春季红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与其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相同品种、相同季节和相同区域的云南大叶种鲜叶为原料,按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制成的不同茶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加工工艺不同,所加工的不同茶类产品在常规成分、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茶类产品的感官品质符合应有的品质特性,彼此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8.6℃,年降雨量1 800~2 000 mm,境内海拔高低悬殊较大,且有温度垂直变化大、小气候突出的特点,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原来种植的毛蟹等色种茶制出的乌龙茶茶叶香气不足、品质相对较差,价格不高,生产效益低,已不能适应当今乌龙茶市场需求.为提高毛蟹品种茶叶市场竞争力,提供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茶叶综合效益,笔者与德化美湖九龙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毛蟹品种改制红茶的试验,初制的九龙红茶,红汤红叶,毫显香高,滋味醇厚鲜爽,市场畅销,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现将九龙红茶初制加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黄观音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关键工艺制作红茶,研制的黄观音红茶具有花香明显、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红茶中茶色素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茶色素是红茶生产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经过多种氧化形成的,是决定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物质,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文章对其功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我所研究和推广桑枝木屑袋栽黑木耳已两年了,以桑枝木屑为主料,配用棉籽壳、稻草粉、蚕粪及冬桑叶等,1kg 桑枝木屑可生产1~1.5kg 鲜木耳。现将桑枝木屑袋栽黑木耳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的加工:选用新鲜不霉变、晒干的夏或春伐桑枝条,切成3~4厘米长,用饲料粉碎机(筛孔要求在110~120目)加工成木屑。选用的蚕粪,除沙后用筛去桑叶渣并及时晒干以防霉变。冬桑叶,在落叶后收集晒干,剔除泥土杂物。棉籽壳要新鲜无霉变。稻草以蜡黄的早稻草为好,用饲料粉碎机加工成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的变化,选用夏季紫色芽叶1芽1叶新梢为原料,在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取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叶,测定各加工工序样的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随加工工序的进程,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茶褐素含量随加工工序的进程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各工序茶黄素、茶褐素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加工过程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增加量分别为0.38%、3.56%和3.69%;紫色芽叶红茶整个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组分总量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儿茶素组分总量降幅为90.44%,儿茶素组分EGC、EGCG、ECG、C、EC和GCG含量降幅分别为95.36%、95.38%、71.12%、100%、95.05%、58.43%,儿茶素组分CG含量略有上升,增幅为1.85%,各工序儿茶素组分总量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比例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逐渐变得协调适中,有利于紫色芽叶红茶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资源县是广西产茶县之一,研究和开发红茶,旨在填补资源县红茶生产历史的空白,带动资源县茶叶发展.试验以红条荼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将乌龙茶加工工艺中的晒青工序应用到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上,增加复揉工序,对不同晒青时间、揉捻时间、揉捻次数、发酵时间、烘焙温度等进行对比,感官审评样品茶的品质差异情况.结果表明,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工序及其技术参数是:鲜叶晒青0.5 h→萎凋20 ~ 24 h→揉捻1 h→发酵3.5~5h→复揉0.5~0.7h→120℃初烘0.5h→85~90℃足烘0.7h.  相似文献   

15.
桑园科学施肥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为桑树的重要器官,是桑蚕的主要饲料来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多年实践证明,用缺肥或少肥桑园的桑叶养蚕,蚕体瘦小,体质弱,抗病性差,产茧较小;而过多施用氮肥的桑园,会使树枝脆弱,遇风易折,抗寒、抗病性低.科学施肥不仅能增加桑园的产叶量,还能提高桑叶的质量和品质.科学施肥的桑园,桑叶喂养的蚕,体质强健,茧子质好个大.结合兖州市新驿镇多年栽桑的实践经验,介绍几种科学施肥法.  相似文献   

16.
以冻干桑叶粉为主要添加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冻干桑叶粉、食盐和魔芋精粉添加量对挂面的断条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各因素添加量的增加,挂面感官品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断条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只有魔芋精粉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冻干桑叶挂面的最佳配方为冻干桑叶粉的添加量为8.0%、食盐为0.50%、魔芋精粉为1.50%。冻干桑叶挂面的制作工艺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见报道,尤其是冻干桑叶挂面的制作工艺,本研究结果可为冻干桑叶挂面的开发提供可能的工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乌龙茶品种为原料,将乌龙茶晒青、做青工艺与传统红茶工艺相结合,总结广西西南部4个花香型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阐述桃源红茶手筑红茯砖采用‘桃源大叶’3、4叶精制加工工艺技术:毛茶加工→毛茶拼配→足火提香→手筑定型→烘房发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70%乙醇浸提银杏叶、乌饭树叶和桑叶中的粗黄酮,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料液比的提高而增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乌饭树叶桑叶银杏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银杏叶桑叶乌饭树叶。银杏叶、乌饭树叶和桑叶中的粗黄酮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的降血糖作用,测定了糖尿病小鼠喂养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后血糖、血脂及肝脏、肾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酶活等指标,并分析了发酵液中的成分。结果表明,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可以降低血清中血糖、果糖胺、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提高脏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同时,与未转化桑叶的发酵液相比,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增加高,进一步分离得到的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含量也显著提高。无论从功效还是发酵液成分变化都已说明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为药用真菌转化中药提高降血糖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