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地上部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茎粗平均值大于紫花桔梗种质资源之外,株高、主茎叶数、分枝数、茎叶鲜重等均小于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平均值;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分枝数和茎叶鲜重全部高于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紫花桔梗种质资源和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和主茎叶数无明显差异。此结果为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榴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石榴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分类、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石榴种质资源研究方向,为确定石榴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育种、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近五十年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十年来在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率、安全、低能耗保存技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研究,优异基因源的挖掘、种质创新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针对蔬菜种质资源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喜才 《中国蔬菜》2006,(B10):25-27
本文回顾了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历史,简述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与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国军 《现代园艺》2012,(24):20-21
烟草种质资源不仅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潜力,还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础所在。烟草遗传育种事业的物质基础为烟草种质资源,笔者从烟草种质资源的简要、征集贮藏保存、性状鉴定与评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情况,也对烟草种质资源从加强烟草资源研究提高育种效率、加强繁种更新技术与理论的更深层研究和加强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的条件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我国近二十年来黄瓜主推杂交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我国黄瓜种质资源利用现状;结合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瓜优异种质创新体系,并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与建议,提出我国种质资源相关工作已进入种质遗传多样性收集和深度评价阶段,目前建成了集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交流、人才培养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子平台,形成了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体系;构建了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为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全基因组学开始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评价,正迅速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热点;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工作持续进行,为我国西瓜甜瓜的育种、栽培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桔梗种质资源间组织培养特性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N6+NAA 0.5 mg/L+6-BA 1.0 mg/L培养基,接来自中国各地、朝鲜、韩国、日本等地的25份桔梗种质资源的无菌苗的叶片,比较桔梗种质资源间组织培养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接种的叶片中分化出小苗的百分率变化范围在42%-90%,多数分布在61%-90%,培养物的鲜重、干重及干重/鲜重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种质资源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N6 NAA 0.5 mg/L 6-BA 1.0 mg/L培养基,接来自中国各地、朝鲜、韩国、日本等地的25份桔梗种质资源的无菌苗的叶片,比较桔梗种质资源间组织培养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接种的叶片中分化出小苗的百分率变化范围在42%~90%,多数分布在61%~90 %,培养物的鲜重、干重及干重/鲜重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种质资源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印  张启翔 《果树学报》2007,24(2):204-209
综述了我国园艺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方向,即要加强对取样策略、分组原则等问题的研究,加速收集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数据、特征数据、评价鉴定数据及分子检测数据,尽快建立一批我国原产的、重要的园艺作物的核心种质,以提高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种质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园艺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桔梗雄性不育种质的利用前景,将供试的桔梗雄性不育材料与10个正常可育材料杂交,获得10个组合的F1,对F1及P1和P2分析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种优势在各组合间及各性状间有很大的差异,杂种优势最高组合8个性状的平均优势为49.40%;最小组合为13.60%;10个组合平均杂种优势最高的性状是单根鲜重,为41.80%,最小的性状是主根长,为18.05%;2个性状间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的有株高与茎粗、茎部鲜重与侧根数,达到显著水平的有株高和根长、株高与侧根数、单根鲜重与茎粗以及单根鲜重与侧根数.该研究旨在为杂种优势在桔梗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李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潇  章秋平  刘威生 《园艺学报》2020,47(6):1203-1212
从李种质资源收集、不同栽培种起源关系、中国李不同栽培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及资源鉴定评价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国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并针对李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李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耿波 《蔬菜》2018,(7):46-48
以实现桔梗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为手段,以推动淄博市桔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立足于淄博气候和土壤实际,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贮存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无公害桔梗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为种植户栽培和技术人员科技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早熟禾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雅君  祖元刚  刘慧民  张雪岩  高阳 《园艺学报》2008,35(11):1701-1708
 对国内外早熟禾种质资源概况、资源利用与评价、生物学特性、资源遗传改良及生物技术应用进展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提出相应的策略。早熟禾资源在中国蕴藏量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良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应用最多的草坪草,美国等注册的大量改良品种占据着世界种业市场;加拿大早熟禾(P. compressa L.)、糙茎早熟禾(P. trivialis L.)及一年生早熟禾(P. annua L.)可作为固土护坡等生态环保特殊用途的草种。国内对引进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生态适应和观赏性评价上,并编制了新品种培育的国内规范标准。目前对早熟禾资源研究的热点是围绕早熟禾特殊的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进行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改良,认为多倍体无融合品种受多源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通过组培和转基因手段对获得的再生体系进行改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加强转基因植株的应用研究及国有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以1a生桔梗为试材,对桔梗雌蕊柱头与雄蕊花药成熟时间以及桔梗开花散粉时间进行研究,以期为桔梗有性杂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桔梗有性杂交时母本去雄的最适宜时期为花蕾长2.0 cm,花冠初裂、紫色.父本授粉时选择花长3~5 cm,宽2.0~3.5 cm,花冠蓝紫色且花冠露出花萼,但未完全露出时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一年生桔梗地上部性状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a生桔梗不同生长时期的株高、主茎叶数、茎粗、分枝数、茎叶鲜重等性状进行调查,以探讨其地上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生长高峰期分别是株高7月11日至8月10日、主茎叶数、茎粗为7月11~31日、分枝数、茎叶鲜重为7月11日至8月20日。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的共享,现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库查询农作物种质相关性状,有利于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球茎甘蓝的研究步伐,从球茎甘蓝起源进化、引种栽培、品种选育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阐述。在栽培上,我国多地均已开展引种和栽培试验,并掌握了球茎甘蓝栽培技术;在种质资源上,我国球茎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主要处于国外种质资源引进,地方品种收集、整理和保存的阶段;在育种上,球茎甘蓝在我国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新品种选育科研力量较弱;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关于球茎甘蓝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将甘蓝作为参考基因组,研究皮色的调节机制;此外,对球茎甘蓝生物化学成分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建议加大球茎甘蓝观赏性盆栽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