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叶籽银杏硬枝扦插育苗试验郑作昭赵生泉(山东省沂源县银杏研究所256100)叶籽银杏(Ginkgobilobavar.epiphylaMak.)是银杏的1个变种,山东现仅发现5株,均在沂源县境内,其植物性征状均与普通银杏相同,惟同一雌株上除正常胚珠外,...  相似文献   

2.
沂源的叶籽银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作昭 《落叶果树》1997,29(4):20-20
沂源的叶籽银杏郑作昭赵生泉王目标(山东省沂源县银杏研究所256102)叶籽银杏(Ginkgobilobavar.epiphylaMak.)为银杏的1个变种,世界上现存数量较少,山东省沂源县织女洞林场大贤山后坡有800年生叶籽银杏雌性结果大树1株,树势...  相似文献   

3.
叶籽银杏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动期与展叶期的叶籽银杏和银杏为试材,采用基于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究叶籽银杏、银杏不同发育期DNA序列中CCG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特征。萌动期选用22对引物,在叶籽银杏和银杏中检测到扩增位点为498和384个,甲基化位点为237和165个,其总甲基化率分别为47.6%和42.4%;展叶期选用40对引物,在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YZ2)、无叶生胚珠(YC)及银杏(CK)叶片中检测到扩增位点767、600及367个,甲基化位点分别为370、244及152个,其总甲基化率分别为48.3%、40.5%及41.5%。进一步对不同发育期叶籽银杏、银杏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萌动期、展叶期叶籽银杏与银杏相比均有超过半数的位点(52.1%、54.6%及64.2%)DNA甲基化模式发生多态性变化,萌动期叶籽银杏相对于银杏其变化趋势以超甲基化为主;展叶期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相对于叶籽银杏无叶生胚珠及银杏甲基化的变化趋势以超甲基化为主,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相对于银杏DNA甲基化模式变异幅度更大,超甲基化水平更高,显示出叶籽银杏基因组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孙霞  李士美  邢世岩  韩晨静  张芳  唐海霞 《园艺学报》2009,36(11):1561-1567
 以来自山东沂源、泰安、济南的6株叶籽银杏的正常种子和叶生种子为试材, 通过扫描电镜 对两种类型种子的中种皮和内种皮进行了超微结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 正常种子的中种皮均是由管胞构成, 管胞壁上具有明显的穿孔, 为具缘纹孔。而叶生种子的管胞类型则存在差异, 织女洞、仲庄、济南、泰安取材的叶籽银杏的叶生种子管胞有具缘纹孔管胞和螺纹管胞两种类型。从油坊、白峪取材的叶籽银杏的叶生种子的管胞类型和正常种子一样, 是由具缘纹孔管胞构成。就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而言, 叶生种子比正常种子有更大的变异。6株叶籽银杏的内种皮超微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 对叶籽银杏的管胞演化和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叶籽银杏拟胚珠的形态发育及变异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山东省沂源县中国首次发现的叶籽银杏为试材, 对其变异特性、“叶生拟胚珠”的形态发育过程、叶脉以及叶和胚珠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叶生拟胚珠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发端期、形成期、增大期和成熟期。每个叶上叶生拟胚珠1~8个, 但只有一个能正常发育。叶籽银杏的叶片可以分为多裂型、全缘型、二裂型、叶生拟胚珠叶和变形叶, 叶色分绿色和斑叶两种类型; 与正常胚珠相比, 首次发现叶生拟胚珠的数量和着生部位差异较大, 发生时间具滞后性和异时性。叶生拟胚珠的形成期比正常胚珠滞后15 d, 而且在授粉期的叶生拟胚珠上始终未发现“传粉滴”的出现; 叶生拟胚珠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单裂单生型、单裂簇生型、双裂簇生型、多裂单生型和散生型5种; 叶籽银杏正常叶叶脉具有闭合型、W型、V +W型和双V +W型的网结联合, 而叶生拟胚珠叶的叶脉有单弧形、双弧形和多弧形3种类型。对叶籽银杏这一特异观赏种质的变异特性及系统发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生小孢子囊比较形态学及系统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作者发现的中国第一株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比较形态学及系统意义进行研究。叶生小孢子囊雄株有正常小孢子囊和叶生小孢子囊两种类型。叶生小孢子囊常着生在某些短枝的叶片边缘,这些叶片明显较正常叶片小,叶片顶端或两侧常有1 ~3个深裂刻(lobe),在裂刻处堆积1 ~9个不等的小孢子叶,或者小孢子叶1 ~3 (5)个聚生在叶柄叶片交界的叶柄两侧,小孢子叶无柄。着生小孢子囊的叶片除在小孢子囊着生处叶片加厚外,解剖结构和正常叶片无明显差异,均由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叶生小孢子囊的数量、着生位置和形态具多样性。正常小孢子囊近椭圆形,叶生小孢子囊近圆形,孢子囊壁4 ~7层细胞,散粉期绒毡层已经退化,仅留痕迹,孢子囊内分布大量花粉。叶生小孢子叶的花粉极轴和赤道轴分别为19.99和13.60μm,每个叶生小孢子(花药)有花粉1.86万粒。正常花粉为光滑型,而叶生小孢子囊花粉为粗糙型。叶生小孢子囊花粉具有萌发能力。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个体发生,表明银杏的小孢子叶有叶性来源的性质,叶生小孢子囊银杏可能是一种奇特的嵌合体。对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叶籽银杏种质资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邢世岩  韩晨静  唐海霞 《园艺学报》2011,38(12):2245-2252
 以来自日本、中国山东等地的28株叶籽银杏种质幼叶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2n = 2x = 24,核型有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等3种类型;有6个种质具随体。方差分析表明:种质SY2染色体长度比与其它种质差异显著,为3.97;各种质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之间差异较大。种质GX3和种质HB较进化,种质NS2较原始。  相似文献   

8.
旋光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表明,叶籽银杏正常种子和叶生种子胚乳淀粉含量分别为63.22%和61.91%;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35%和13.36%。SEM 观察结果表明,叶籽银杏淀粉粒形状大多为球形和椭圆形,有A、B、C(大、中、小)3 种类型。正常种子和叶生种子均含有A 和B 型淀粉粒,C 型淀粉粒仅在叶生种子中发现。正常种子A 型淀粉粒大小为14.28 μm × 11.96 μm,长轴/短轴比为1.24;叶生种子分别为13.63 μm × 10.55 μm 和1.30。正常种子B 型淀粉粒大小为8.29 μm × 7.28 μm;叶生种子为8.90μm × 7.68 μm。叶生种子C 型淀粉粒大小为2.07 μm × 1.84 μm。与正常种子相比,叶生种子淀粉粒特点是大小不一,B 型和C 型淀粉粒明显可见以“出芽”方式从大淀粉粒上长出,淀粉粒间空隙大,基质蛋白丰富,淀粉粒上有凹陷区。淀粉粒类型、大小、形态和含量在不同单株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单株的基质蛋白质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正常种子和叶生种子间淀粉粒和蛋白质相互连接方式及在淀粉粒上的分布差异明显。叶生种子淀粉含量低及形态多样性与其胚乳发育滞后、种粒小有关。对叶籽银杏淀粉粒的系统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 ,现将两种农村较为适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 形态鉴定法1看主干与主枝夹角。雄株主干枝较直立向上 ,分枝夹角为 3 0度左右 ;雌株主干枝分枝下垂平展 ,夹角为 5 0度左右 ;2看落叶。雄株落叶晚 ;雌株落叶早 ;3看叶形。雌株叶缺刻浅且比雄株叶小些 ,雄株则正好相反 ;4看树冠形态。雄株树冠形成晚些 ,枝条较少而细弱 ,层次清晰 ;雌株树冠形成早 ,枝多且粗壮 ,层次较杂乱 ;5看枝条长短。雄株枝条短 ,一般只有 1~ 2 cm;雌株由于多年结果不断延伸 ,长度在 1 0 cm左右 ;6看花芽。雄株花芽大、饱满 ,顶部稍平 ;雌株花…  相似文献   

10.
郑平 《花卉》2012,(9):5-5
花叶木黎芦(Leucothoe Fontanesiana ‘Rainbow’)义名彩虹、垂枝木藜芦、花森藜芦等,是杜鹃仡科木藜芦属常绿灌木。株高1米左右,小枝拱形,红色丛生状。单叶互生,叶先端尖,叶表面有光泽,叶长10-12厘米,宽2-4厘米,倒卵形,革质,嫩叶浅黄、粉红至红色,有色斑,十分美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树脂半薄切片技术对叶籽银杏叶生胚珠生长发育各阶段进行观察及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叶生胚珠发端期在叶片上表现为“突起”状态,其结构主要为维管束、薄壁细胞和分泌腔;其内中央淀粉粒少,与叶缘结合处淀粉粒多,淀粉粒小且沿细胞壁分布。(2)叶生胚珠雌配子体的发育经历了游离核阶段和细胞化阶段;游离核阶段雌配子体呈液体状态;细胞化初期,雌配子体内是大的薄壁细胞,无淀粉粒、脂肪和蛋白质的分布;随后淀粉粒渐多;细胞化后期淀粉粒进一步增多,变大,且有黑色脂滴在细胞壁附近。(3)胚乳发育阶段,细胞中积累淀粉粒,蛋白质增多,营养物质中心密集,边缘稀疏。(4)雌配子体游离核阶段开始有外珠被和中珠被的分化;7月上旬叶生胚珠出现明显的内珠被。(5)中珠被与内珠被间中隐线上方有一“锥状”结构,外珠被和中珠被间有较多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2.
以银杏茎尖及根尖为试材,采用压片法对雌雄株核型及性别早期鉴定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雌雄株核型一致,唯一差异就是雌株第10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上各有一个随体,而雄株这对染色体仅一条染色体具有随体,属异型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如果用XY表示雄株这一对染色体,则雌株可用XX表示。因此,雌株核型为2n=2x=24=22AC[4m(2sat)+6sm+12st]+XX;雄株核型为2n=2x=24=22A[C4m(2sat)+6sm+12s]+XY,进一步证实了银杏的性别决定机制属XY型;②根据XY性别决定机制,借助胚培技术对75株银杏实生幼苗进行了性别早期鉴定,雌株为31珠,占41.3%,雄株为44株,占58.7%  相似文献   

13.
黄岩  邢世岩  付兆军  李真 《园艺学报》2013,40(2):205-209
 通过树脂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籽银杏(Ginkgo biloba L. var. epiphylla)叶生胚珠和 正常胚珠授粉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授粉前,正常胚珠各组织已分化完全,珠被迅 速生长,在珠心顶端逐渐靠拢;而叶生胚珠此时没有珠托和珠心分化,仅有脊状的突起,主要靠突起内 的维管束供给营养,随着突起不断发育,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授粉期,正常胚珠有珠心组织 分泌的授粉滴和珠心发生程序性死亡形成的贮粉室;而叶生胚珠未发现授粉滴的存在,已有珠心和珠被 的分化,珠孔呈喙状,珠孔道伸长,但在珠孔道的下方没有发生细胞的退化,因此不能形成贮粉室。授 粉后,叶生胚珠和正常胚珠进入雌配子体游离核阶段。与正常胚珠相比,叶生胚珠外观形态体积明显偏 小,呈不对称发育。对叶籽银杏败育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建瓯市银杏种植现状,并总结了银杏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整地、挖穴与栽植、矮化拉枝、整形修剪、雌雄同株嫁接、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对建瓯市银杏种植实现速生丰产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为了在短期内达到很好的绿化效果,经常采用移栽大树的方法。本文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银杏大树栽植为例,阐述了提高银杏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包括苗木的选择、移植方法和后期养护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染色体步移方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 L.)基因组中克隆到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711 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紫外/蓝光响应单元、植物激素响应单元、真菌诱导元件、MYB结合位点、TATA-box和CAAT-box等。亚克隆了CHS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402 bp序列,将其与GUS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BI121 + CHSP,以pBI121-35S作为负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分别转入烟草。结果表明,银杏CHS启动子序列能驱动GUS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GbCHSP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银杏叶黄酮的积累与GbCHS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