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莜麦秸和双孢菇为试材,研究莜麦秸作为双孢菇栽培主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莜麦秸秆基本成分适合双孢菇菌丝的分解利用,莜麦秸1 500kg、干牛粪1 125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25kg和石灰25kg为适宜双孢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与双孢菇栽培常规培养料进行对比发现,莜麦秸栽培主料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势好,其菌丝产量与稻草主料的接近,高于以麦秸主料。从农艺性状来看,莜麦秸培养料子实体菌盖较小,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和单菇重中等。综合来看,在莜麦产区,莜麦秸可作为双孢菇栽培新原料。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地区大多用稻草做主料而北方地区大多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菇,在产棉区研究、推广利用棉籽壳做主料进行双孢菇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芯栽培双孢菇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芯和麦秸、稻草、玉米秸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双孢菇投入产出比可达1:4.52。用工时仅为其它配方的1/2,该技术适于在玉米芯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稻草为主料,分别以干湿分离奶牛粪、草原肉牛粪、鸡粪为辅料,制作培养基生产双孢菇,比较3种培养基对双孢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双孢菇营养品质、单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利用干湿分离奶牛粪生产双孢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干湿分离奶牛粪组子实体容重高于其余2组,与草原肉牛粪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利用干湿分离奶牛粪制备培养基生产双孢菇是可行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韩庆国 《食用菌》2008,30(6):36-37
目前我省栽培双孢菇主要以小麦秸为原料,但随着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麦秸的回收量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我省双孢菇的生产与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玉米秸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质结合双孢菇的栽培特点,总结出了一套玉米秸栽培双孢菇的技术,现已在我市及我省晋中市的部分地区推广,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炜 《西北园艺》2010,(3):14-15
<正>1选种生产中宜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商品性好的双孢菇品种。2培养料准备主料有麦秸、牛粪,辅料有尿素、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等。一般按100m2菇床计算,需麦秸2000  相似文献   

7.
快腐牛粪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不同比例的快腐牛粪代替普通牛粪栽堵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研究不同比例的快腐牛粪替代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实验设置配方①快腐牛粪的代替比例为20%、配方(④代替比例为40%和配方③代替比例为60%,观察不同配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量、出菇时间、产量以及双孢蘑菇品质等,以期得到最佳的配方。结果表明:配方(曼)和配方②能够提高菌丝生长速度,配方②双孢蘑菇产量最高,配方(勤双孢蘑菇还原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最高,配方①与配方②栽培出的双孢蘑菇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VC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综合产量和品质,配方(③即用40%的快腐牛粪代替普通牛粪是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
四株野生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集到的4株野生花脸香蘑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培养和多种方式栽培试验,从中驯化得到了比较适合江苏气候栽培的花蘑1号菌株。此菌株适合夏、秋季栽培,在熟料栽培条件下生物转化率达到26%,在以稻草、麦秸和牛粪为主要培养基质的生料栽培中生物转化率为20%左右,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吴永权 《食用菌》2009,31(2):41-42
华北是冬小麦主产区,每年6月麦收后,大量的麦秸被就地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华北平原的退耕还林地,已经郁闭成林,无法实施林农间作。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麦秸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同时,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地的土地生产力,为农民开拓增收新途径。近年来,我们利用林地小环境,在行间搭建小拱棚,开展麦秸和湿牛粪栽培双孢菇的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用鸡腿蘑H5菌株,通过麦秸、棉籽壳、腐叶土和麸皮配比影响子实体产量的回归分析,筛选出栽培鸡腿蘑的麦秸腐叶土混合料的两个高产配方:麦秸52.5%,棉籽壳15%,腐叶土22.5%,麸皮10%;麦秸50%,棉籽壳15%,腐叶土20%,麸皮15%。两配方均添加白糖1%,尿素0.3%,过磷酸钙1%,石灰1.5%。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麦秆作主料,生料栽培鸡腿菇,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栽培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管理粗放、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  相似文献   

13.
乌兰县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青 《北方园艺》2012,(11):162-163
在柴达木地区,设置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常规施肥+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全量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 3个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与没有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但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相比,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好,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效果最好,3个秸秆处理的后茬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研究了秸秆发酵栽培百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秸秆处理前50 d,秸秆处理的地温高于对照处理1~3℃,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的地温要大于其它处理的地温,秸秆处理50 d后,不同处理的地温差异不明显;秸秆处理的植株长势优于对照处理的长势,表明在气温偏低的时期种植百合,秸秆发酵技术能够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的植株长势优于其它处理的植株长势,可以在百合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力度的加大,木屑原料的供应问题日益严重。农作物秸秆来源广、产量大、种类多,并且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原料。目前,利用秸秆栽培黑木耳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秸秆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草在草菇栽培中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棉籽壳为培养料的草菇栽培中,加入适量稻草,不仅不影响草菇生物效率,而且对降低草菇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作用。本项试验表明,培养料中掺入15%稻草,则1m2可降低生产成本060元,增加收入158元。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为试材,以腐熟的生姜秸秆、蛭石和珍珠岩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研究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生长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秸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在植株生长的合理范围内,生姜秸秆复配基质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其中以秸秆∶蛭石∶珍珠岩=3∶2∶2的处理效果最佳。因此,生姜秸秆可以替代草炭作为黄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8.
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卫根 《北方园艺》2011,(7):154-156
以米糠为主要原料配制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米糠培养基、pH、接种量、温度和无机盐对草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草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米糠2.0%、米糠水解液1.0%、KH2PO40.25%、CaCl20.25%;适宜工艺为:发酵时间4 d,装液量50 mL于25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33℃,接种量为10%,起始pH为7.00。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方式对设施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盐分空间运移的影响,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处理对不同深度土壤全盐、电导率、硝酸盐、pH值,比较不同处理盐分指标的差异,并对不同盐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 000kg/667m2行下秸秆反应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与无秸秆处理相比,不同行下秸秆反应堆处理能够降低0~10cm土层土壤全盐20.16%~21.75%,降低10~20cm土层土壤全盐13.25%~24.40%;能够降低0~10cm土壤硝酸盐25.00%~25.80%,降低20~30cm土层土壤硝酸盐22.41%~24.75%;土壤全盐与土壤硝酸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土壤pH值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秋季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 ,是根据我地土壤、气候、水利和耕作法特点改革创新的一种马铃薯高产、多效的栽培技术 ,是国内首次提出的马铃薯栽培新方法。用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 ,可就地、及时、合理地大量处理稻草 ,最适合抢收、抢种、抢季节的要求。为了给该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特设立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 993 -1 998年在双流县白家镇进行。年平均气温 1 6.1℃ ,降雨量 985.1mm ,日照时数 1 2 42 .1h(小时 ) ,无霜期 2 92d(天 )。土壤为岷江灰色冲积土。试验内容如下 :( 1 ) 1 993 -1 994年进行秋马铃薯翻耕栽培和稻草覆盖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