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崔惠英 《河北果树》2008,(1):13-13,17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echnologies,简称NDT)又称非破坏检测,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对象的前提下评价其品质的方法。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以其无损、快速、准确和实时性的特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国内外学者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NDT检测方法可分为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分光分析检测技术、声学特性检测技术、力学特性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检测技术、介电特性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果蔬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糖、植物纤维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食物。目前,果蔬采后分级主要依靠人力,成本较高;其营养功能成分指标采取抽样破坏性检测的方法。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方便的质量检测方法,在果蔬分级、成分检测和损伤快速鉴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果蔬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综合分析提出了果蔬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为促进未来植物检疫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果成熟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有别于有损检测手段的新兴高科技技术,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在水果成熟度检测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通过文献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综述了目前对水果成熟度的几种无损检测技术方法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果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霞  谢永红 《西南园艺》2006,34(3):27-29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在农业和工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对国内外果品无损检测的技术方法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并对该技术在果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多年的研究,聚光科技公司最近推出水果无损检测仪。该仪器是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量技术有机结合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新产品,能够对各种水果进行无损检测,并能够对水果中的糖度、酸度进行快速测定。SUP-NIR-1000系列便携式水果无损检测仪具有无损(不破坏水果)、快速(检测只需3秒钟)、环保(无需化学试剂)和全面(多指标同步检测)等特点,适用于苹果、番茄的糖酸度检测以及桃、梨、葡萄、柿、草莓、甜瓜等果品的糖度检测,对于果树栽培指导、成熟度监控、水果生产检测、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柑橘的第一生产大国,发展柑橘无损检测技术对增强我国柑橘在水果市场的竞争力十分重要。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无损检测技术,因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分析速度快且重现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柑橘无损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出发,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柑橘可溶性固形物、酸度与维生素C等内部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陈小央 《中国蔬菜》2011,1(10):10-15
甜瓜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空心和成熟度等,内在品质的无损检测对甜瓜的生产及流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利用声学、电磁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3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浙江省台州、温州和丽水等柑桔主产区发生柑桔黄龙病危害。在病害发生调查和防治实践中,常需对可疑病株进行实验室检测。由于该病田间症状具有复杂性,在应用常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中,常存在病原检出率不高的问题。我们推测采集的疑似样品不具代表性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的桃果实香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无损评价桃果实的香气品质差异,【方法】以19个桃品种八成熟的果实为试材,应用FOX4000电子鼻研究了品种间果实香气的差异。【结果】电子鼻18个金属氧化传感器对不同样品的感应值存在差异,LY2/LG、LY2/AA、LY2/GH、LY2/gCT1和LY2/gCT传感器的感应值为负值,其余13个传感器的感应值为正值;判别因子分析(DFA)方法可将桃果实大致分为4个小组,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的区分效果不明显,统计质量控制(SQC)方法显示样品间的香气品质具有差异;18个传感器在PCA与DFA分析方法中的权重存在不同。【结论】基于电子鼻的无损检测,应用DFA和SQC方法能较好呈现桃果实香气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水果中的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限量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公害水果的标准包括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及理化指标。感官指标较常规指标简略,无分级;卫生指标规定了有害物质的残留限量和使用化学农药的残留限量;理化指标仅有个别标准规定。无公害果品每项指标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或商检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采取检测样品要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同时考虑采样的经济性和科学性。采样后及时送实验室处理。检测要由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的专业实验室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饲料中喹乙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水(体积比5:95)提取,以10%甲醇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比10:90),Agilent 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量检测和定性筛查(检测波长260nnl,光谱扫描为200-400mm);喹乙醇的线性范围为0.2-50.0μg/mL,r=0.9999;方法检测限为1.0mg/kg,定量限为2.0mg/kg。样品中喹乙醇加标回收率为99.8%~112.3%。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无需前处理以及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点,因此在柑橘病害检测、内部品质测定以及品种鉴别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柑橘品质无损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和特点,以及在柑橘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14.
果树营养诊断的采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用于果树营养诊断的叶片、果实及土壤样品的采集技术,主要介绍采样时期、部位、数量及样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PAS-ELISA)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程序,提出了A蛋白、酶标A蛋白、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及样品粗提液衡释倍数。通过对感病植株的幼叶、幼茎、老叶、老茎的检测研究,规范了PAS-ELISA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郑州葡萄圃的39份种质及郑州地区栽培的品种进行了检测,保存品种的带毒率76.9%,抗逆性较强的东亚种群带毒率55.6%,郑州地区栽培品种葡萄带毒率为45.0%。  相似文献   

16.
苹果水心病无损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水心病是一种果实生理病害,在所有苹果的栽培生长区域均有发生。品种、果实成熟度、温度、栽培条件、果实大小、矿质营养、贮藏条件等因素影响苹果水心病的发生。目前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光密度法、X-射线法、质量密度法和磁共振影像法。补充钙素营养、增施有机肥、适时采收、合理修剪等是防治苹果水心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芋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芋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芋病毒的主要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现有研究认为,以RT-PCR技术为基础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较成熟的ELISA试验和电镜检测作为芋病毒检测的依据更准确,建立三者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可提高芋病毒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以茎尖培养、化学制剂处理及其联合应用的脱毒技术为芋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番茄黑环病毒(Tomato black ring virus,TBRV)的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对GenBank中的TBRV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其特异性探针并用生物素标记。探针偶联荧光编码微球后与TBRV的RT-PCR产物进行杂交,用液相芯片检测仪检测荧光信号。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区分侵染马铃薯的TBRV、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马铃薯A病毒(PVA)及番茄斑萎病毒(TSWV);检测灵敏度约为1pg/μL总RNA,与常规RT-PCR灵敏度相当。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TBRV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9.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是一种生化方法,以丁酰胆碱酶被抑制程度(抑制率)来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由于检测灵敏度高,数据准确,成本低,速度快,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基地、市场、检测部门等作定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为探讨实验操作过程中影响抑制率的因素,我们对比色时间与抑制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比色时间影响抑制率的数值,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残留主要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