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不同类型商业化酵母发酵对玫瑰蜜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物质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四种不同类型商业酵母发酵的玫瑰蜜低醇桃红葡萄酒的香气物质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玫瑰蜜低醇桃红葡萄酒样品中共定性定量检测出1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和萜烯类物质种类最丰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β-苯乙醇、苯乙醛、β-大马士酮、顺式-玫瑰醚、乙酸异戊酯、癸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等物质对玫瑰蜜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具有重要贡献。主成分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类型商业化酵母对玫瑰蜜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物质组成影响显著,其中ADT酵母发酵可以产生较多的花香类物质、S101酵母发酵可产生较多的果香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曹芳玲 《北方园艺》2016,(19):152-156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长的优质"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终止发酵法,研究了酿造低醇甜红葡萄酒的关键工艺技术。结果表明:酿造低醇甜红葡萄酒,原料达到技术成熟度的含糖量为218.3g·L~(-1),总酸含量为6.6g·L~(-1);酿造最优参数为原料在18℃低温浸渍60h;发酵温度控制在25℃;有效抑制酒精发酵的SO2浓度为200mg·L~(-1),温度降至0℃;明胶澄清葡萄酒的最佳使用量为60mg·L~(-1);葡萄酒感官综合分析平均值87分,B级酒,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糠醛的不同添加量、不同添加时机和不同发酵温度对葡萄酒的酒精度、残糖、总酸、挥发酸等重要理化指标的影响,从而获得糠醛酿造低醇葡萄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糠醛确实可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度,减少挥发酸含量,但是对残糖、总酸的影响不明显。在20℃下,发酵中期添加60mg/L的糠醛抑制剂,可获得7.12%(v/v)的低醇干葡萄酒,具有酒精度低,果香新鲜,稳定性高且舒顺易饮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山东蓬莱、平度及东营‘玫瑰香’葡萄香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内陆及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对‘玫瑰香’葡萄香气的影响,为生态区划提供依据。以蓬莱、平度市大泽山镇及东营市六户镇3个地区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测定3个地区果实成熟期葡萄香气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与三地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度的‘玫瑰香’葡萄香气总量及种类显著高于其他两地,蓬莱‘玫瑰香’葡萄异戊二烯途径香气含量更高;东营的‘玫瑰香’葡萄C6酯类和里那醇含量均低于其他两地,但青草味香气主要贡献者己醛却显著比蓬莱和平度高出13.00%和19.61%。各产地‘玫瑰香’葡萄主要香气成分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了脂肪族类香气的合成,果实转色到成熟时期充足的光照利于萜烯类香气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最佳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结合实际情况将各因素最佳条件调整为取样量4 g、平衡时间35 min、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6℃,该条件下测得的挥发物种类为40种,总峰面积为5.23×107,与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程度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合NIST11谱库检索系统与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AMDIS)对结果进行分析,在累计检出挥发物中已鉴定物质占总挥发物含量的70.84%,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占挥发物总量的23.26%,是‘玫瑰香’葡萄主要挥发性成分;陣烷烃外,其他物质多数具有特定香气,起致香作用,幵具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及成分分析,深入了解了‘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对产品品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王林"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常温(20℃)、低温(0~2℃)2种贮藏温度下果实的香气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王林"苹果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不同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物质组分不同,常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低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6-甲基-5-庚烯-2-醇、己酸-2-甲基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成分均表现出醛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下降,醇类、酯类物质含量上升的规律,但低温贮藏抑制了醛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醇类、酯类物质的生成,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4个四倍体玫瑰香味鲜食葡萄品种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深入了解四倍体葡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四倍体玫瑰香味鲜食葡萄品种(‘早黑宝’‘秋黑宝’‘晚黑宝’和‘四倍体玫瑰香’)及其二倍体亲本‘瑰宝’‘早玫瑰香’‘秋红’‘玫瑰香’成熟期果实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进行测定,采用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定量。【结果】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其中2-己烯醛占34.40%~49.81%,‘四倍体玫瑰香’与亲本‘玫瑰香’无显著差异,‘早黑宝’和‘晚黑宝’均低于亲本,而‘秋黑宝’介于父母本中间;己醛占16.28%~28.43%,‘四倍体玫瑰香’显著高于‘玫瑰香’,‘早黑宝’与‘瑰宝’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父本‘早玫瑰香’,‘秋黑宝’和‘晚黑宝’均高于‘瑰宝’,但低于父本‘秋红’或与‘秋红’无显著差异。除‘秋红’外,其余7个葡萄果实中均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7.24%~28.60%),‘四倍体玫瑰香’最高,‘早玫瑰香’最低,‘四倍体玫瑰香’仅比‘玫瑰香’高出3.94%,‘早黑宝’分别比父母本高出20.22%、2.07%,而‘晚黑宝’和‘秋黑宝’分别比母本低13.21%、7.87%。【结论】里那醇和香叶醇对7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果实香气贡献最大。二倍体玫瑰香味葡萄加倍后,主要呈香物质相对含量未因染色体加倍而加倍,而与亲本玫瑰香味浓郁程度有关。8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是C6醛。  相似文献   

8.
以"北红"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浆果成熟度(9月25日和10月10日)和浸渍时间(3d和6d)对葡萄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贺兰山东麓"北红"葡萄的采收期,显著提高了葡萄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花色苷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也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延长浸渍时间显著提高了葡萄酒的干浸出物含量,明显的提高了葡萄酒中总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因此,在贺兰山东麓,可通过适当延迟采收和延长浸渍时间来提高"北红"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选取优质的小麦和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以单一红提原料酿造的红提葡萄酒为空白,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发酵方案,分别为单一原料发酵50%再混合发酵(A)、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B)、发酵蒸馏后的小麦原酒与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混合发酵(C)、发酵结束的葡萄酒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D)。发酵结束后,测定单酿酒和复合酒的总糖、总酸、酒精度、干浸出物、花色苷、单宁等特征性指标,结合感官品评,分析四种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结果显示,B方案的葡萄小麦复合酒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度最彻底,酒精度为9.88%vol,酒体醇厚;总酸略高,为8.1 g/L,但与高酒度、高单宁相匹配,使酒体协调平衡;干浸出物最高,为27.8 g/L,使复合酒香气成熟、饱满、口感浓郁;花色苷、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最多,使复合酒颜色呈较稳定的红色调,色度最高;复合酒颜色呈深红色、透亮有光泽,香气丰富,各种花香、果香、谷物清香完美融合,酒体醇厚,结构感强,余味较长。因此,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葡萄果实中绿叶气味组分(GLVs)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叶气味组分(GLVs)是葡萄果实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能为白葡萄酒带来"清新"的香气,也是红葡萄酒中果香气味组分乙酸己酯的直接前体物,其组成与含量对葡萄及葡萄酒香气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综述了葡萄果实中主要绿叶气味组分(GLVs)的种类、香气特点、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关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调控机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葡萄酒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野生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由醇、酯、醛、酮等构成。其中,大复叶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达79种,北醇酒的种类最少,仅44种;各野生种间香气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最高的秋葡萄酒(11439.81)为最低毛葡萄(白)酒(3410.19)的3倍多;野生种葡萄酒的总酸、干浸出物、单宁、总酚、花色素苷等滋味物质均高于相应栽培品种。野生种葡萄酒普遍具有青草、烟熏、肥皂、焦糖及酸涩等香味特征。根据香味成分将供试的野生种(或品种)分成了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地区主栽酿酒葡萄为试材,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探究不同的酿酒品种香气化合物和香气特征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地区酿酒葡萄品种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5个酿酒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89种香气化合物,其中"西拉"果实中检测到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在"美乐"果实中检测到30种酯类物质,且总含量最高;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中烯烃类香气物质含量占比为51.55%.5个酿酒葡萄中"美乐"葡萄果实中水果香OAVs(气味活性值)值最高,"赤霞珠"葡萄花香OAVs值显著高于其它4个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7.52%,其中"美乐""品丽珠""西拉"是以具有花果香为主香气的品种,"马瑟兰"葡萄中含有较高的奶酪香物质.前3个主成分得分表明果实中特征香气含量为"西拉">"美乐">"马瑟兰">"赤霞珠">"品丽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香白杏’原汁发酵杏原酒,分别检测了杏原汁和杏原酒的香气成分。经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杏原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80种,总含量为460.12μg/L,杏原酒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93种,总含量为1 555.13μg/L;酯类和醇类物质为杏原汁和杏原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以杏原汁发酵的杏原酒保留了57种原有香气成分,并且60%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发酵后新增挥发性物质38种,极大地丰富了杏原酒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环渤海湾地区主栽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采用常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及比色法,研究了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镇、河北省昌黎县十里铺乡和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的差异性,以期为"玫瑰香"葡萄的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18.80%)和总糖(16.92 g·(100g)^-1)含量较高;河北地区可滴定酸(0.43 g·(100g)^-1)和维生素C(2.69 mg·(100g)^-1)含量比其他两地高,糖酸比为36.15;山东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整体品质欠佳。"玫瑰香"葡萄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含量呈现葡萄籽>葡萄皮>葡萄果肉。天津地区葡萄籽中总原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高于河北和山东地区,山东地区葡萄籽中总黄酮含量相比其他两地较高。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相比河北和山东地区品质较好,酚类物质相对丰富,山东地区果实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香气组分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葡萄生产栽培选择适宜的果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套普通单层白纸袋、透明微孔塑料袋、双层外黄内黑纸袋和单层绿纸袋4种不同果袋,以普通单层白纸袋为对照(以下简称白袋、透明袋、黑袋和绿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3)、香叶基二磷酸合酶基因(GPPS)、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S)的表达变化,利用GC-MS技术测定葡萄香气组分。【结果】与对照相比,套透明袋果实较大,可滴定酸含量偏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酸比高,差异显著;套黑纸袋和绿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套透明袋果实中单萜类物质特征香气里那醇含量丰富,香叶醇、橙花醇、萜品醇等辅助类香气含量也很高,玫瑰香气浓郁;而套黑袋果实则特征香气含量最少;套绿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少。套透明袋果实DXS3、GPPS和LIS基因表达量上调,促进单萜物质生成,单萜物质含量丰富,而套黑袋抑制了基因表达,推迟了基因表达高峰,影响单萜物质生成。套绿袋果实和对照相比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套不同的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香气组分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含量、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对葡萄及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几种常见香气物质在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特点和含量,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综述了各种因素(品种、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对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认为干燥的砂质土壤,适当的曝光,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弱的砧木等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问亚琴  崔婧  潘秋红 《园艺学报》2012,39(9):1679-1686
 萜烯是构成葡萄果实品种香气的重要成分,主要以游离态和糖苷键合态形式存在。通常糖苷键合态萜烯的含量远远高于游离态,是构成葡萄酒香气的重要前体物质。对葡萄果实中糖苷键合态萜烯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催化糖苷键合态萜烯形成的糖基转移酶等的研究进展以及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葡萄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评价葡萄及其加工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构成了葡萄的特征风味。通过了解葡萄果实的香气组成,可以鉴别出葡萄的成熟度及其品种特性,从而为提高葡萄的风味及葡萄的遗传育种工作服务。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有酯、醇、醛、酮、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性质都对葡萄的香气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存在形式,综述了葡萄果实中多种香气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砧木品种贝达和SO4、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赤霞珠1年生盆栽幼苗为材料,分别在4℃、0℃、-18℃条件下处理24 h,以25℃处理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葡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明确不同品种葡萄幼苗对低温的响应及耐受能力。结果表明:葡萄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处理温度愈低,其含量愈高;抗氧化酶活性0℃处理最高,-18℃处理有所下降;葡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高低与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一致。综上,认为1年生葡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指标可作为判断葡萄品种抗寒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暖对葡萄采收期和果实组分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葡萄酒酿造工艺、酿酒微生物、葡萄酒化学和葡萄酒的感官品质。温度升高会使葡萄采收期提前,果实含糖量、钾离子浓度、pH增加,酸度和花色苷总量降低,香气成分发生改变。高温促进果表微生物的繁殖,会导致酒精发酵减缓或中止。由高温带来的氧化速度加快,使葡萄酒颜色发生褐变,并具有氧化味。含糖量过高会对酵母产生渗透胁迫,促进乙酸、甘油等发酵副产物的合成。导致酒精发酵中止的另一原因是钾离子浓度高,同时还会降低酒石酸钾的溶解度。高pH会降低葡萄酒中微生物稳定性,增加腐败的风险,而高酒精度会抑制苹果酸-乳酸发酵,影响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