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燕  李富得 《食用菌》2012,(4):49-50
近些年猪苓价格不断上涨,极大的刺激林区群众种植的积极性,种用菌核价格不断攀升,目前鲜重达到160元/kg左右,许多想种猪苓者望种兴叹;纯猪苓菌种伴蜜环菌栽培法也称"猪苓伴活树栽培法",继猪苓菌核仿野生栽培技术后,这两年试验成功并推广的猪苓栽培新技术。在猪苓菌核不足的条件下,人工分离提纯,生产猪苓纯菌种作为猪苓种源,生产成本低,能迅速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所产猪苓优质高产,能提高种植效益。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为我国珍贵的中药材,菌核有利尿、抗癌等功效。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对猪苓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上野生资源匮乏,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利用适宜生态条件发展猪苓生产有着广阔前景。现针对猪苓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对猪苓的栽培环境、栽培方法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猪苓栽培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猪苓栽培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苓半野生人工伴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为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以菌核供药用。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疗效。猪苓多糖的抗癌作用和防治肝炎的作用被发现后,猪苓多糖新用途不断拓展,市场紧缺,猪苓产品供不应求。由于野生资源枯竭,导致猪苓后继延续乏力,产量大幅度减少,野生猪苓面临濒危。根据猪苓市场及价格呈逐年上涨的态势,进行了栽培,仅供同行与栽培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类真菌,猪苓菌核是我国有明确记载的稀有中药材。在我国野生猪苓分布很广,记载也很久,药效也不言而喻。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迫在眉睫。早在20世纪末,我国已人工栽培猪苓获得成功,但推广力度甚微。经过多年的探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猪苓课题组采取半人工栽培模式种植猪苓,开创省工、投资少、操作简便、产量高、收益大的综合立体  相似文献   

5.
以猪苓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及袋料培养真菌的传统方法,对猪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划线法测量猪苓菌丝生长速度,用观察计数法对猪苓菌核形成数量、大小、位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最佳条件为25℃、24h黑暗培养、料水比1∶1.4(kg·L~(-1));最适合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0.4%、蔗糖0.5%、KH_2PO_40.1%;明确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菌核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猪苓种苓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为猪苓的药物作用研究提供指导参考。猪苓主要对膀胱疾病和肾病患者均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取1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注射和口服结合的方式进行猪苓的临床药理活性分析,以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为受体,分析猪苓对肠胃、膀胱、肢体的利水渗湿作用,并结合患者的氧化物歧化酶的反应水平进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测试。采用稳健性检验分析方法进行药理活性的统计回归分析建模。猪苓具有很好利水渗湿作用,从而对肾功能衰退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活性水平度高达0.97的显著度,具有很好的药用指导价值。以猪苓为药引,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剂,提高肾病和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猪苓的半野生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具有利水、渗湿、抗癌等功效,过去一直靠采挖野生菌核供药用,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笔者从1990年11月开始进行了猪苓的栽培试验,到1992年11月验收,平均每厢获得47.3kg猪苓的好收成,比沿用的菌材伴栽法产量高100%。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5,(3)
##正##猪苓具有行水利尿、消肿止泻、治疗痎疟等功效,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由于多年来的连续采挖,野生资源几近枯竭,成品猪苓的价格已由2010年的100元/kg上涨到2014年的230元/kg。人工栽培猪苓每穴投资250~300元,可产猪苓4~5 kg,收入12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河南卢氏县从2008年前后开始人工栽培猪苓,目前种植规模已达10万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5)
<正>陕西蓝田县东南部山区是猪苓产区,年产鲜商品猪苓720 t。猪苓从播种到收获需4-5年时间,周期长,见效慢。主要原因是猪苓夏眠不生长(夏季10 cm地温升至22℃以上),而当冬季低温降至10℃以下时,菌核停止生长发育。猪苓属于真菌菌核,不需经过冬季低温锻炼而能正常生长。为此笔者自2010年开始,在山区采用室内控温栽培法,大大延  相似文献   

10.
猪苓(Grifola umbellate Pilat),是一种药用真菌,其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早有记载,是重要的传统中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不断开发,有关猪苓人工栽培愈  相似文献   

11.
猪苓糖肽的HPCE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HPCE)建立猪苓糖肽的指纹图谱,HPCE工作条件为:采用电解质溶液5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10.0),毛细管熔融石英毛细管柱(75μm×75cm,有效长度为66.5cm),电压20kV,温度25℃,波长200nm。猪苓糖肽的HPCE图谱有8个共有峰。该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可为猪苓糖肽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猪苓多糖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乙醇含量为70%,pH值为6.5的提取液提取;用Sevag法去除蛋白效果最好;用氧化脱色法除色素效果最好;分级沉淀时乙醇浓度为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猪苓生长土壤与自然土壤(非猪苓生长土壤)中微生物区系,从猪苓生长土壤和自然土壤中各自分离得到6种主要类型的菌,猪苓生长土壤中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菌落数较多,霉菌次之,放线菌、酵母菌较少。自然土壤中细菌的菌落数较多,放线菌、酵母菌、霉菌次之,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猪苓生长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比自然土壤高3个数量级,固氮菌高2个数量级,霉菌高1个数量级,而放线菌、酵母菌和细菌则低1个数量级。而后又从2种土壤中各自分离纯化出5种已知的霉菌,分别为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以及未鉴定出的其他霉菌,并且猪苓生长土壤中各霉菌数量都高于自然土壤,青霉属最为明显。猪苓生长土壤中合理的微生物比例,对猪苓人工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从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菌核和榛蘑(Armillariella mellea)子实体中分离得到菌株bs和zm为试材,通过对其IGS区段进行分析并结合分离材料和培养菌丝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菌核和子实体的生境及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蜜环菌;对2个菌株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分析确定,并利用引物5SA和CNL12扩增其IGS区域,进行BLAST比对分析,菌株bs和zm均为高炉蜜环菌,为辽宁省猪苓的伴生菌。  相似文献   

16.
一种药用菌——虎乳灵芝学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乳灵芝是一种民间的药用真菌,香港的中医用其菌核来治疗肝癌、慢性肝炎、胃病,但还不知道其正确的学名。分类研究表叫,虎乳灵芝开不是灵芝,而是一种多孔菌,学名是Polyporus rhinocerus Cooke[=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属或孤苓属。  相似文献   

17.
CO2浓度对两种担子菌菌丝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串并联通气栽培法 ,研究了CO2 浓度对两种担子菌 (灵芝和灰树花 )菌丝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于大气CO2 浓度水平下的气体环境对菌丝的萌发生长不利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相对较高的CO2 含量对菌丝体萌发有刺激作用 ,能够促进菌丝体健壮生长 ,缩短萌动期。  相似文献   

18.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推荐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 873.96、1 873.43、1 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 321.20、55 084.60、53 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 276.95、18 149.42、13 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研究姬松茸栽培过程中制种料、栽培料、料厚度、指种量、播种方式、栽培料的处理方式及不同C/N等工艺参数与菇产量的相关性,确立了较好的栽培工艺。以稻草料为制种料,以改进的草菇科为栽培料,料厚13.5kg/m~2,播种量6%,面播,田栽处理的产量较高。但大面积推广宜采用床栽,栽培料加入864茵液堆制,菇产量扶对照提高54.38%。栽培料适宜的C/N为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