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6份不同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丙醇二酸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黄瓜果实中丙醇二酸含量在品种和类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幅在1.77~10.22 g•kg-1之间;筛选出丙醇二酸含量在7.54 g•kg-1以上的高丙醇二酸含量的黄瓜种质资源5份,丙醇二酸含量在2.55 g•kg-1以下的低丙醇二酸含量的黄瓜种质资源5份。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光泽度的黄瓜接穗(9110Gt、1101、1116、02484、081006)和南瓜砧木(黑籽南瓜、火凤凰)为试材,探讨了嫁接对黄瓜果皮光泽度、果面蜡粉量、果实口感及挥发性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籽南瓜砧木会少量增加黄瓜果面蜡粉量,但对果皮光泽度无明显影响;火凤凰砧木可以增强黄瓜果皮的光泽度并且具有明显的脱蜡粉作用;黄瓜砧木对黄瓜果皮光泽度、果面蜡粉量、果实口感均无明显影响;嫁接砧木对黄瓜果皮光泽度和果面蜡粉量的影响不能遗传给后代。不同的接穗/砧木组合对黄瓜果实口感的影响不同,总体来看南瓜砧木会降低嫁接黄瓜果实口感;黄瓜品种间存在主要挥发性代谢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差异,黑籽南瓜砧木和火凤凰砧木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9110Gt 和1116 心腔中挥发性代谢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收集的58份烟台地方黄瓜资源为试材,进行植物学特征特性鉴定和聚类分析,并将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为利用其进行杂种优势的预测和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长、单瓜重、瓜皮颜色等17个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瓜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5,瓜刺颜色变异系数最大为77.22。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后,在阈值为4.67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瓜皮颜色为白色的华南型黄瓜,共16份种质资源;第二类是瓜皮颜色为黄绿色的华南型黄瓜,共18份种质资源;第三类为华北类型黄瓜,共24份种质资源。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主要表现为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两大类群,与传统的根据地理分布相吻合,其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较高,说明烟台地方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
以148份苦瓜种质为试材,进行发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和评价,比较不同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和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发芽期、苗期耐冷性达到3级的种质数分别为32份和48份,占供试样品的21.62%和32.43%;不同类型的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不同,在发芽期各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果皮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在苗期各类型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较小,其中以果皮深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苦瓜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一致;研究结果为苦瓜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并为开展苦瓜耐冷机制研究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35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索式提取法提取黄瓜种子的粗脂肪,分析黄瓜种子含油量,为黄瓜种子油相关应用及专用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黄瓜不同品种之间的种子含油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幅在31.03%~40.59%;其中,种子含油量最高为华南型品种,含量是40.59%;种子含油量最低为华北型品种,含量是31.03%。筛选出含油量38.50%的品种4份,含油量32.01%的品种4份。  相似文献   

6.
黄瓜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种类之一,VC含量是黄瓜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季节种植的106份黄瓜核心种质果实V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筛选高VC含量种质。结果表明,黄瓜果实VC含量受季节影响显著,2个春季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春、秋季之间相关性相对较低;整体来看,印度类型黄瓜种质果实VC含量高于东亚类型、欧洲类型和西双版纳类型。对64份在3个季节均测定到VC含量的黄瓜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相关系数为2时可将核心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筛选出CG12(TGR 580)、R89(唐秋选)、R97(绿宝石选)、CG97(大刺黄瓜)等4份稳定的高VC含量材料。  相似文献   

7.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3):13-17
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38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在黄瓜盛果期进行毒死蜱农
药喷施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对黄瓜果实进行检测,以期对黄瓜主要种质资源毒死蜱的残留性进行评价。结
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果实中的毒死蜱残留量有较大差异,毒死蜱残留量平均值为0.795 mg·kg-1,变幅
为0.072~1.835 mg·kg-1,变异系数为0.549。不同生态类型和来源地的黄瓜种质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量
有明显差异。筛选出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0.1 mg·kg -1(GB2763-2005)的有1 份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68份国内外黄瓜种质为试材,通过调查黄瓜种质的生长势、性型、叶色、瓜皮色及枯萎病病情指数,研究分析了不同黄瓜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及抗性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表明:68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4份、占5.9%,抗病种质占36.8%,中抗种质占19.1%,感病种质占27.9%,高感种质占10.3%;华北型黄瓜较华南型和欧洲温室型黄瓜有较多的抗病基因;生长势越强,越抗枯萎病;强雌黄瓜较雌雄同株黄瓜抗枯萎病,叶片深绿的黄瓜较叶片黄绿和绿的黄瓜感枯萎病;瓜皮白绿的黄瓜较浅绿黄瓜感病,浅绿黄瓜较绿皮黄瓜感病。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的易发芽黄瓜品种'D1158'为试材,采用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种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黄瓜种子瓜内发芽起始时间和鉴定日期,并对不同生态类型的32份黄瓜种质资源的瓜内种子发芽性进行评价,确定分级鉴定标准,以期为开展黄瓜种子瓜内发芽研究及不发芽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黄瓜品种'D1158'的种子瓜内发芽起始日期为授粉后35 d,鉴定日期为授粉后55 d;在相同培育条件下,32份黄瓜品种中有13份种子瓜内发芽,占40.6%;19份不发芽,占59.4%;在黄瓜4种生态类型中,华南型黄瓜最易发芽,种子瓜内发芽易发芽性的顺序为华南型>华北型>欧洲温室型和腌渍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对我国现行推广的222 个黄瓜品种和52 份黄瓜种质
资源进行了细菌性角斑病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22 个黄瓜栽培品种中,3 个品种D07194
(金满田黄瓜)、D07207(绿丰园8 号青瓜)和D07251(新津春4)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4%;
56 个品种表现为抗病,125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30 个品种表现为感病,8 个品种表现为高感。从52 份黄
瓜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3 份高抗细菌性角斑病的材料,分别为D0618、C05-056、F02-07.04、C05-36、
D0327、C04-02、D0463、D0435-3、D0328、D0462、D2009-1、129 和北进,未发现对细菌性角斑病免
疫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不同类型番茄果实的叶酸及其衍生物含量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栽培种和野生种不同基因型番茄果实中总叶酸含量均差异显著,栽培种番茄总叶酸含量为1 532.79~4 530.72 μg · kg-1,野生种番茄总叶酸含量为2 587.85~4 035.93 μg · kg-1。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选取的17 份醋栗番茄总叶酸含量为 1 934.81~5 050.13 μg · kg-1。栽培种M82 和野生种LA0443 的叶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 530.72 μg · kg-1 和5 050.13 μg · kg-1。 对12 种叶酸衍生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番茄的叶酸衍生物种类也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资源至少含有9 种叶酸衍 生物。其中醋栗番茄资源叶酸变异更为丰富:5 份资源具有12 种叶酸衍生物,而四氢叶酸(THF)、四谷氨酸5- 甲酰四氢叶 酸(5-F-THFGlu4)、叶酸(FA)、10- 甲酰叶酸(10-F-FA)等在一些资源中含量较低或未能检测到。总体而言,番茄与大 多数作物类似,5- 甲基四氢叶酸(5-M-THF)是果实中的主要叶酸形式,其次是5- 甲酰四氢叶酸(5-F-THF),二者呈现 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世界各地收集的182份野生种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L.),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我国晚疫病主流生理小种T_(0,1)和T_(1,2),旨在筛选出抗晚疫病的遗传资源。结果表明,182份种质资源中有25份种质对T_(0,1)小种表现稳定抗性,占总数的13.74%,其中免疫(I)1份,高抗(HR)5份,中抗(MR)19份;对T_(1,2)小种表现抗性的种质资源为22份,占12.09%,其中高抗种质3份,中抗19份。通过分析抗性种质的地理位置,发现抗性种质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来源于秘鲁首都利马。利用18个SNP分子标记对抗性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抗性种质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13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集中,抗性水平差异较小;第Ⅱ类群包含9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分散,抗性水平差异较大。试验获得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尤其是高抗种质PI390730、LA1604、L03707,可作为优异抗源应用于番茄抗晚疫病育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PO(polyolefin,聚烯烃)膜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覆盖EVA(ethylene-vinylacetate,醋酸乙烯)膜的日光温室为对照,研究了覆盖PO膜对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O膜覆盖能使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提高20~280μmol·m~(-2)·s~(-1),使温室气温和地温分别升高0.2~2.0℃和0.3~1.5℃;对黄瓜瓜把长和瓜直径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黄瓜瓜长,且使黄瓜商品瓜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每667m~2黄瓜前期、中期、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52.0%、27.2%、58.6%和43.4%,每667m~2收入提高39.9%,投入产出比提高129%。综上,PO膜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100CF)、10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100CF+SF)、9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90CF+SF)、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80CF+SF),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黄瓜产量及产出投入比、品质、养分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磷钾的分配率来看,茎叶分配率最高,果实次之,根最少。与单施化肥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少普通化肥20%的施用量同时配施400 kg · (667 m~2)~(-1)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可增加单瓜质量和黄瓜产量,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综合评价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Turcz.)种质资源的育种价值,对14份蒌蒿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4份资源中包括蒌蒿原变种(A.selengensisvar.selengensis)和无齿蒌蒿(A.selengensisvar.shansiensis)两个变种。株高31.04~53.38cm,地上茎节间长2.70~4.16cm、直径0.51~0.61cm,单株分蘖数6.47~14.01个,地上茎产量3.01~6.35kg·m~(-2)、根状茎产量0.26~1.08kg·m~(-2);地上茎干物质含量7.40%~9.60%,蛋白质含量1.83%~2.33%,总糖含量0.46%~0.86%,粗纤维含量0.30%~0.52%。以选育地上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波阳红梗蒌蒿-3、鄱阳湖野蒿-4是比较适宜的育种材料;以选育根状茎高产品种为目的时,小叶白、小叶青及大叶青为适宜的育种材料。都江堰蒌蒿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是选育芳香气味浓郁品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病毒病是为害萝卜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核酸检测的植物病毒病检测技术,因其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适合大批 量检测而得以广泛应用。本试验利用小RNA 高通量测序方法鉴定萝卜病毒病的种类,并调查分析了264 份萝卜核心种质资 源及育种品系对病毒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萝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参试的核心种质资源和品系 多数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且不同品系姊妹系间抗性表现基本趋于一致。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显示:抗病材料有103 份,高抗 材料有64 份,且有25 份材料达到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