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造成大果芽变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以‘翠冠’和表现出大果性状的芽变‘潘庄大翠冠’为材料,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进行基因组DNA序列差异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潘庄大翠冠’的染色体倍性,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细胞学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AFLP分析证实‘潘庄大翠冠’为‘翠冠’的大果芽变,果实内在品质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潘庄大翠冠’为二倍体,与‘翠冠’相同。‘潘庄大翠冠’梨的细胞分裂期从盛花期开始一直到花后24 d,较‘翠冠’长4 d,花后28 d时,果肉细胞层数显著多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CYCD3)在‘潘庄大翠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CYCA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A1(cyclin-dependent kinase A1,CDKA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B2(cyclin-dependent kinase B2,CDKB2)等基因也有表达差异。【结论】‘潘庄大翠冠’确为‘翠冠’的大果芽变,其果实增大的机制并非染色体加倍,而是果实发育过程的细胞分裂期细胞的活跃增殖导致细胞分裂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库尔勒香梨’和‘新梨七号’果实采后贮藏5个月果皮组织结构变化。【方法】以‘库尔勒香梨’‘新梨七号’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果窖、冷库、冰箱、冰柜贮藏条件下存放5个月,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析果皮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库尔勒香梨’‘新梨七号’果皮组织结构由蜡质层、角质层、表皮细胞、亚表皮细胞构成,‘新梨七号’较‘库尔勒香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横径大,蜡质层厚,表现耐贮藏;‘新梨七号’亚表皮有2~3层细胞,‘库尔勒香梨’亚表皮有3~4层细胞,‘库尔勒香梨’果皮厚度显著大于‘新梨七号’。不同贮藏方式贮藏5个月后‘库尔勒香梨’‘新梨7号’果实的角质层、蜡质层、果皮厚度和表皮细胞、亚表皮层大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室内贮藏‘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的果皮蜡质层、角质层增厚,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皮细胞横径和亚表皮细胞横径显著变薄。室内、果窖和低温贮藏果皮组织结构差异明显。‘新梨七号’蜡质层、角质层、果皮厚度均小于‘库尔勒香梨’。【结论】不同贮藏方式下,‘库尔勒香梨’和‘新梨七号’的果皮组织结构差异明显;蜡质层、角质层和亚表皮细胞横径变化显著;‘新梨七号’耐贮藏。  相似文献   

3.
早熟砂梨新品种——‘翠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玉’梨是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皮浅绿色,果面光洁具蜡质,基本无果锈,果点极小,萼片脱落,外观显著优于‘翠冠’。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单果质量300 g左右。树姿较开张,花芽易形成,丰产性好。杭州地区3月底开花,花期比‘翠冠’迟2~3 d,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00 d左右,成熟期较‘翠冠’早7~10 d。S基因型为S3S4,可与‘翠冠’、‘玉冠’等互为授粉品种,但不能与‘初夏绿’相互授粉。  相似文献   

4.
为选出适宜‘翠冠’梨绿皮栽培的果袋,于2016—2017年在庄行蜜梨不同基地进行果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套袋后果皮均较对照光滑,果面锈斑也明显减少,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各套袋处理单果重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硬度基本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为减轻‘翠冠’梨果锈、保持固有绿皮色泽,提升庄行蜜梨品牌效应,建议生产中使用外黄内白双层纸袋一次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5.
<正>‘翠冠’梨是目前上海郊区和南方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梨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大小和内在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然而,‘翠冠’梨成熟时覆盖果面的锈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如何消除或减轻‘翠冠’梨果锈斑是上海郊区乃至整个南方产区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金冠’苹果果锈形成的时间与原因,探索防止果锈形成的方法,以‘金冠’及 其无锈芽变品种‘丰帅’为试材,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果面果锈形成过程,测定了果皮色 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花后4 周‘金冠’苹果果面尚无肉眼可见的果锈时,表皮细 胞蜡质层已经开裂、脱落;花后5 周表皮细胞角质层大量开裂,细胞壁木栓化;花后6 周,大量果锈出 现在果实表面。据此推断,花后4 ~ 6 周是‘金冠’苹果果锈形成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丰帅’果皮 叶绿素和类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金冠’,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金冠’,特别是在花后4 ~ 6 周。花后4 周利用0.05 ~ 5 mmol · L-1 外源绿原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金冠’果皮果锈指数,且对果实 品质没有不良影响。因而,适当浓度外源绿原酸可望用于苹果防锈实践。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的原因和关键时期,【方法】试验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果实发育过程中,粗皮大果与薄皮果果蒂处果皮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花后21 d粗皮大果中果皮细胞开始排列疏松,花后28 d其外果皮出现凹凸不平现象,这些均与薄皮果存在明显差异;花后7~21 d果皮细胞层数快速增长,导致果皮增厚,粗皮大果与薄皮果表现显著差异;果实成熟前,薄皮果果皮逐渐变薄,粗皮大果的果皮却不断增厚,成熟时其果皮厚度达到薄皮果的3.8倍。【结论】花后7~28 d是粗皮大果果皮增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的形成与细胞凋亡(PC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调控‘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5 a(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ü)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和含量测定,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的形成规律和活性氧(ROS)的积累特性,同时用3种不同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检测了果肉细胞细胞核浓缩情况、DNA的片段化现象。【结果】‘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花后50 d,为20.22%。随后,石细胞含量随着果实的膨大迅速下降;到花后120 d,石细胞含量降低到3.37%。石细胞的染色结果表明,花后10~20 d大部分石细胞还处于松散聚集的初始阶段,一部分石细胞团已经成型,但未达到最大体积,花后30 d石细胞开始大量聚簇,形成石细胞团,至花后50 d石细胞数量和大小趋于稳定。ROS含量变化与果实中石细胞含量变化相一致,果实发育前期积累多,后期逐渐减少。细胞凋亡检测显示,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确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TUNEL、DAPI和Hoechst染色都表明,果实发育早期阶段(花后10~40 d)是‘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时期,花后75 d开始,PCD荧光信号较弱或基本检测不到凋亡信号。【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花后10~50 d。PCD发生时期和ROS积累时期与石细胞形成时期基本重叠。  相似文献   

9.
王继灿 《浙江柑橘》2007,24(4):40-41
翠冠梨为绿皮品种,裸栽果锈严重,早期实行套袋、遮光栽培后,底色应为白色,而生产实践中很难做到外观光洁、底色纯白的梨果,锈斑面积的大小与栽培技术措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套袋越早,遮光度越好,袋面过蜡不易渗水的梨果面底色较白,锈果面积少,但一旦产生锈斑显示锈花,外观更差。反之,锈果面积越大,色差一致,但果面粗糙,凹凸不平,很大程度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因此从栽培技术上控制果锈的形成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不同生长特性类型砂梨品种棚架栽培的适宜定植密度及整形修剪方法。【方法】选择‘蜜雪梨’‘黄花’‘翠冠’‘翠玉’和‘若光’5个代表4种不同生长结果特性类型的砂梨品种,进行棚架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长势弱、成枝力强类型代表品种‘翠玉’的成枝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代表品种,但成枝长度和粗度上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各类型代表品种间上架能力存在差异;长势强、成枝力较强或中等的‘蜜雪梨’‘黄花’‘翠冠’3个品种则表现出较强冠层形成能力;‘蜜雪梨’‘黄花’和‘翠玉’,因成枝力强、长枝成花率高,早期产量形成能力更强,进入盛产期所需的时间短。【结论】长势强且成枝力较强或中等的品种适用较大株行距定植和级次多、树冠大的棚架树形进行整形;长势弱、成枝力强的品种适用较小株行距定植和级次少、树冠小的简易棚架树形进行整形;长势弱、成枝力弱的品种亦选择较大株行距定植和级次多、冠幅大的树形,其整形修剪过程中宜加大刻伤引芽方法的应用和注重徒长枝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套袋对梨果皮中As A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满天红’和‘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后果皮中As 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As A、T-As A和DHA的含量在2个梨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在幼果果皮中最高,在成熟果果皮中最低;套袋显著降低了果皮中的As A和T-As A含量。此外,对参与As A代谢的酶活性测定发现GLDH、Gal DH、DHAR和MDHAR的活性均在幼果果皮中最高,成熟果果皮中最低,这与As 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套袋降低了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果实发育过程中,‘满天红’的GLDH活性高于‘翠冠’的GLDH活性,而其他酶活性在这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结论】品种间As A含量的差异可能主要受GLDH调控;套袋通过抑制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从而导致梨果皮中As A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凯特’杏成熟期果面遇雨积水是裂果的主要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凯特’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水分运输情况,阐明引发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方法】跟踪杏发育进程,分别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硬核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成熟期进行采样。品红示踪试验中,将带有杏果和叶片的枝条浸入品红溶液中,每隔30 min观察1次;每次选留3~5颗完好的果实,将果实果柄完整取下并在果实中部切取1 cm3小块,投入预冷的FAA固定液中,4℃冷藏1周后,对切块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采用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细胞活性进行检测;每次采样后切取新鲜的果实表皮,对其进行曲利苯蓝染色,观察果皮细胞死亡程度。【结果】‘凯特’杏发育前期,品红溶液均能较顺畅地运输至果实,进入成熟期后品红溶液运输十分困难。杏果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均保持较畅通状态。杏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出现较多由表皮毛退化形成的"缺口",有的"缺口"直接与皮下层细胞相连。随果实发育进行,‘凯特’杏果皮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现象,且果锈及其周边部位细胞死亡较为严重。【结论】‘凯特’杏发育后期,虽然果柄导管未发生明显的异化,且水分运输功能正常,但内果皮(果核)木质化加剧且与果柄"对接",使根系吸水难以大量进入果实。同时,果实表皮毛退化、表皮细胞出现"缺口",且果皮细胞凋亡、局部死亡,为果实表面水分大量进入果实打开了通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硬籽和软籽2个石榴品种‘豫大籽’和‘突尼斯’的种子大小、种子硬度及种子结构等,了解影响种子硬度的主要因素。【方法】以花后20、40、60和120 d的‘豫大籽’‘突尼斯’种子为研究对象,测量花后120 d 2个品种的种子大小、种子硬度及木质素含量,并采用解剖镜对花后20、40、60 d的种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花后20 d,‘突尼斯’和‘豫大籽’2个品种的种皮、胚均未发育;花后40 d,种皮开始形成,胚未发育;花后60 d,种皮与胚均已形成;花后120 d,种子的大小、硬度、木质素含量均为‘豫大籽’‘突尼斯’,且木质素含量与种皮硬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6(P0.01)。【结论】石榴2片子叶相互缠绕,先形成种皮、后形成胚,种子硬度与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夏季高温强光下砂梨叶片光合特征的变化,探讨梨光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1年生‘翠冠’和‘圆黄’梨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夏季晴天高温强光对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响应曲线的影响,以及D1蛋白、Deg1蛋白酶含量和PsbA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翠冠’和‘圆黄’梨叶片在夏季晴天中午高温强光的双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表观量子效率(AQY)、D1蛋白和Deg1蛋白酶含量显著下降,而PsbA mRNA积累增加。到了17:00,‘翠冠’的D1蛋白、Deg1蛋白酶含量得到恢复,Pn略有回升,而‘圆黄’未出现明显的恢复迹象。【结论】高温强光下2个梨品种的叶片均发生了光抑制,低含量的Deg1不是降解D1蛋白的主要蛋白酶。高温强光诱导的D1蛋白净含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D1蛋白合成在翻译阶段受到了抑制。从下午的光合和D1蛋白的恢复来看,‘翠冠’梨的PSII比‘圆黄’梨更抗高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锈发生较为严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果锈发生的部位多在梗洼、萼洼处,有的也向果面发展。果锈形成的机制,主要是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破裂.木栓化程度加深,引起表皮细胞、甚至皮层细胞死亡所致。经过实地考察及走访了解.我们认为2008年果锈加重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7.
果实套袋对翠冠梨果锈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翠冠梨[幸水×(杭青×新世纪)],具有成熟期早、丰产稳产、肉质松脆、汁多味甜等优良栽培经济性状,成为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展最为迅速的早熟梨品种之一。但其果面易生锈斑,对外观品质构成严重影响。翠冠梨果面锈斑的产生虽有其固有的遗传背景(为褐色与绿色皮色基因组成的杂合体控制的中间色),但实际产生与否、程度轻重还受栽培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其中水湿条件最为关键。控制水湿条件以实行果实套袋最为有效。虽然梨果套袋研究报道甚多,但针对翠冠梨果锈产生特点展开的套袋技术研究报道却不多见。笔者在对翠冠梨锈斑发生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桂梨1号’是梨品种‘翠冝’早熟大果芽变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46.0 g,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绿色,果锈中等,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酥脆、多汁,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品质上等。在广西桂林地区,‘桂梨1号’3月中下旬开花,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00 d左右,比普通‘翠冝’提早15 d左右成熟。树势强健,产量较高且稳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后外源亚精胺处理对‘早酥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诱导抗病机制及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酥梨’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泡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梨果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分析测定外源亚精胺处理后果实组织活性氧及其产生或清除相关酶活性和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亚精胺能有效地抑制‘早酥梨’黑斑病的扩展,其控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其中1 mmol·L-1亚精胺在5 d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1%。进一步研究表明,亚精胺处理促进贮藏后期果实组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及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下降,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亚精胺处理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量,并延迟呼吸和乙烯高峰,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采后处理可通过调节‘早酥梨’果实活性氧代谢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有效保持梨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苏翠一号’梨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以早熟梨‘华酥’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果201106。2012年从江苏省农科院引入睢宁县宇霖合作社基地,经过3年引种试栽,认为‘苏翠一号’梨是一个优质、早果、丰产性好的大果型早熟品种,该品种外观果面平滑,蜡质多,果皮黄绿色,果锈极少或无,果点小而疏,梗洼中等深度,果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