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实验室前期对来自不同产区的蓝莓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并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进行了初步的属水平鉴定。其中,有5株拟盘多毛孢属的真菌在与已报道为害蓝莓的拟盘多毛孢种群进行系统发育树对比分析时,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为确定这5株菌的分类地位,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发育法对供试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这5株病原菌均为Pestalotiopsis kenyana,分生孢子大小为(20.7~28.8)μm×(4.7~7.2)μm,中间三色细胞同色,长为13.2~18.0μm,具2~3根顶端附属丝,1根基部附属丝。本研究是P.kenyana为害蓝莓在国内外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某花圃栽培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比对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单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4d菌落直径达到34.6~37.2mm,具明显的灰白色轮纹。分生孢子呈梭形,宽度为4.83~9.11μm,由5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隔膜,孢子顶端有2~3根附属丝,长度约为5.93~36.23μm,尾胞具附属丝1根,长度为2.85~16.05μm。其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clavispora的同源性达到99%。基于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该病原菌被最终鉴定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rth.)Stey.,经检索月季病害,属国内首次发现由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月季叶枯病。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但20~30℃范围内差异不显著;适宜pH5.0;最佳碳源为乳糖。  相似文献   

3.
山药漆腐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其分生孢子座碗状或浅盘状,分生孢子梗呈笤帚状分枝,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棒状产孢细胞;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棒形、长卵形或梨形,透明无色,不分隔,两端钝圆,大小为1.7~2.5μm×4.9~6.8μm。病原菌菌落白色绒毛状,产生大量墨绿色胶质状分生孢子团,呈环状排列。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KY36916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的一致性达到99%,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2℃,pH 5~10之间该菌生长良好,光暗(12 h/12 h)交替最有利于病原菌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为乳糖和丙氨酸,产孢的最适碳氮源为果糖和酵母。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叶斑病新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澳洲坚果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运用柯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ITS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DA培养基最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培养3d后,菌落直径达62.9mm,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病原菌在15~3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病原菌在pH值4~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7生长最佳,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生长。首次报道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  相似文献   

5.
以麻江蓝莓采后贮藏病果为试材,采用形态学、rDNA-ITS序列对比的方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进行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蓝莓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以期为麻江蓝莓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菌株种类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香灰菌(Xylaria sp.)、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粪壳菌纲藻(Sordariomycetes sp.),其中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为主要致病菌。通过对青霉(Penicillium)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余种杀菌剂中以咪鲜胺对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主要致病菌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0.007 9μg·mL~(-1),推荐作为蓝莓田间防控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在海南省乐东县、东方市、三亚市等杧果主产区,发现一种杧果生长期的果实新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对叶片、果柄等也有影响。观察其田间发病情况与症状,并依据科赫法则分离病原菌、培养和回接,结合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使杧果果实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开裂突起斑点,有时渗出透明黏液,黏液流经斑点处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合并呈不规则形,病斑未深入果肉。该菌菌落培养初期呈灰白色放射状圆形,后期产生黑褐色素,菌丝变为黑色;培养皿背面颜色由蓝黑色变为黑色。未成熟孢子无色、单胞、近卵形,分生孢子大小为(1.728 6~9.878 5)μm×(1.593 7~6.650 2)μm;成熟孢子暗褐色、双胞,大小为(9.523 5~14.446 2)μm×(2.213 7~6.155 5)μm;分生孢子器扁圆形,产孢体褐色。将其rDNA-28S和rDNA-ITS序列经BLAST搜索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ceae科Lasiodiplodiasp.。该病原菌致杧果生长期病害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浙江枇杷枝枯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浙江省宁海县发生的一种严重危害枇杷生产的新病害的病原,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海枇杷产区的病害流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从典型的枝干病灶组织中分离到了该病的致病菌,应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该致病菌的致病性,同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BLAST软件将测序所得真菌ITS序列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库中已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病原菌在病枝上分离频率为75.6%,对3 a生盆栽‘宁海白’枇杷树的叶片和枝条具有强致病力;在PSA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生长旺盛,具轮纹,背面蜜黄色。25℃培养7 d后产生黑色小团状子实体。分生孢子5细胞,梭形或纺锤形,直或略弯曲;中间3色胞异色,第1、2色胞深褐色,第3色胞浅褐色,分隔处缢缩;顶孢无色,三角形,具2~3根附属丝,大角度分开;尾孢无色,三角形或圆锥形,具中生式柄1根,尾孢细胞大于顶孢细胞。该菌在枇杷病枝上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集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直径150~300μm。其ITS序列与已公布的聚多拟盘多毛孢菌的ITS序列的相似性可达到100%。【结论】宁海地区发生的新的枇杷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聚多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ydowiana(Bres.)P.L.Zhu,Q.X.GeT.Xu,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MM3-2z9能够侵染香蕉叶片,并能诱发与田间类似的症状。其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纺锤形,具4个隔膜,中间3个细胞异色,顶细胞无色,锥形,附属丝2~4根(多为3根),基部细胞有1根附属丝,中生,无色。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MM3-2z9菌株3个单孢菌株的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musae)菌株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都高于98%,3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菌株MM3-2z9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亲缘关系最近。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M3-2z9为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 musae)。该病原菌还可快速侵染大蕉和粉蕉‘粉杂1号’的叶片。  相似文献   

9.
梨轮纹病菌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梨轮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病原菌菌株间的致病力、菌丝日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均不同,生长速率最大的菌株为P-16,生长速率最小的菌株为P-10,差异较大。菌株P-16致病力最强,菌株P-10致病力最弱。菌株P-7、P-13、P-16产孢量较大,P-4、P-10、P-19无分生孢子器产生;病原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8℃,最佳产孢温度为25℃,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温度28℃;在日光灯、黑光灯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黑暗条件下病原菌生长较慢;病原菌产孢在黑光灯条件下最好;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7~9,产孢最适pH值为6~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9;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2℃(10min)或57℃(15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10min)或55℃(15min)。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灰叶斑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赤峰地区番茄灰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病原菌(ZTWYF16081515)分生孢子淡褐色,长方形至圆柱形,大小为(21.4~71.9)μm×(10.5~27.3)μm。分离菌株喷雾接种,7d后番茄叶片上形成典型的番茄灰叶斑病病斑。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gpd区的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均表明该菌与茄匍柄霉S.solani的ITS和gpd序列100%相同,确定该病原为茄匍柄霉S.solani。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进行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初生菌丝为白色,逐渐转变成墨绿色至灰黑色,孢子堆为橘红色,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无色透明,长椭圆形,8.5~17.5μm×3.5~4.5μm,有的含有1~2个油球,萌发产生附着胞;病原菌的ITS序列与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相似性最高,达99.7%;基于ACT、ITS、CHS-1、GPDH和TUB2基因序列构建的多基因联合系统进化结果显示,病原菌与果生刺盘孢菌的不同分离物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上,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9,(3):8-12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我国重要的瓜类经济作物。2015年10月在我国广西武鸣甜瓜主要种植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新的叶斑病。该病原菌疑似通常危害植物叶片引起叶斑病的多主棒孢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多基因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病原菌菌落中间墨绿色,边缘浅褐色,有明显的生长圈,气生菌丝茂密。分生孢子呈圆柱形或倒棍棒形,单生或串生,直立或稍微弯曲,具0~13个隔膜,大小为(3.1~6.4)μm×(14.0~138.9)μm。克隆测定该病原菌的4个保守序列ITS1,2、ITS4,5、ACT和TUB2。分离纯化的病原菌回接到甜瓜幼苗,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症状,符合柯赫氏法则,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该病原菌也可侵染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及离体叶片使其发病。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商丘地区草本药用植物猪殃殃白粉菌为试材,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了其形态学、致病性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以期为白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猪殃殃白粉菌着生于叶的两面及茎上,随着病原菌的发展,蔓延至覆盖整个叶子表面。显微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100~260)μm×(10~12)μm,产生2~3个未成熟的分生孢子。足细胞(28~65)μm×(9~11)μm,紧邻着2~3个短细胞。分生孢子桶-柱形,(22~42)μm×(15~20)μm。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632 bp序列,Gen Bank登陆号为KX396590。经MEGA 5.0软件分析,其与奥隆特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orontii ITS序列AB430813序列聚为一枝,而来自其它属种白粉菌的5条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河南商丘地区的猪殃殃白粉菌为奥隆特高氏白粉菌G.orontii。  相似文献   

14.
以发病的佩兰叶片为试材,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该地区的佩兰白粉病病原菌进行研究,以期探明河南商丘地区的佩兰白粉病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白粉菌分生孢子透明,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纤维体,大小为(18~27)μm×(15~22)μm,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12~180)μm×(9~12)μm,分生孢子形成在分生孢子梗上,串生,4~6个。没有观察到病原菌的子囊壳。病原菌接种叶片与自然状态发病叶片的病症相似,均为不定形的污白色斑。对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65 bp的目的片段(Gen Bank登录号:JX546297),在Gen Bank上进行比对分析,与Podosphaera fusca序列同源性为100%,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棕丝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fusca)。  相似文献   

15.
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离鉴定杧果苗圃叶枯病病原菌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鉴定为杧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P.Henn.)Steyaert。菌丝在Richard+杧果叶煮沸汁液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在Czapek培养基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25℃和25~30℃,适宜pH值分别为5.0~6.0和4.5~6.0。供试碳源中蔗糖和D-葡萄糖较利于菌丝生长,乳糖和蔗糖较利于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中硝酸钠和硝酸钾较利于菌丝生长,硝酸铵较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各12小时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完全黑暗不利于菌丝生长且不产孢。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2℃水浴10分钟。  相似文献   

16.
从发生叶斑病的牛角瓜病叶片上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8;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依据其形态特点对其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交链孢属(Alternaria)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ex Fr.)];该菌对供试的7种氮源和碳源均能利用,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该病原菌在15~40℃之间均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5℃和30℃,在5℃、10℃和45℃条件下停止生长;该病原菌孢子在15~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8℃,高于40℃孢子无法萌发;12h/12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落生长,有无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地影响;5种广谱杀菌剂对该菌落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扑海因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随后依次是恶霜锰锌、百菌清、代森锰锌,效果最差的是敌克松。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高山杜鹃盆花种植基地发现枯梢病,田间发病率达20%以上。发病植株顶梢枯死,茎杆溃疡,最终枯萎死亡。对病原菌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落初期白色,后期呈灰黑色;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分生孢子单胞,近椭圆形至纺锤形,大小为(17.2~32.8)μm×(4.7~7.8)μm。以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的一致性达99%,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菌为小新壳梭孢。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p H 5~7时菌丝生长加快,pH 7时最适于菌丝生长;以蔗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不同高山杜鹃品种对小新壳梭孢的抗性存在差异,18个品种中免疫品种2个,高抗品种2个,抗病品种3个,中感品种3个,感病品种4个,高感品种4个。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山茶种植基地发现了一种“绿岛型”叶斑病,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山茶植株上,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病原菌有拟球形带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大多梨形,具粘质鞘和附属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叶点霉一致。待测菌株rDNA-ITS序列与NCBI库中相关菌株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与 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的同源性达99%。因此,确定山茶“绿岛型”叶斑病病原菌为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番木瓜生弯孢Curvularia caricapapayae Sricastava et Bilgram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30℃和20~35℃,适宜pH值分别为6~11和6~8。供试碳源中半乳糖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果糖和葡萄糖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氮源中,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完全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山西省太谷县疑似镰孢刀菌引起的甜瓜果实新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明确其致病性。基于形态特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组蛋白(Histone 3)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mtSSU)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温度为20~35℃菌丝生长较快,20~25℃产孢量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木糖等碳源适合菌丝生长,产孢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病原菌在多种氮源上均能较好生长,产孢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pH为8时菌丝生长最快,不同pH处理的产孢量间差异不显著;病原菌在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菌丝致死温度为61℃(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