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行山荆条条子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荆条条子林经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野生的荆条次生林,首先在秋冬季进行挖墩复壮,翌年秋冬季平茬。对幼龄林,要采取平茬措施,平茬强度为全平,平茬高度为距地面5cm。为提高地力,应采取平茬2年,休闲2年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使菜用香椿矮化,在造林的当年应不进行截干平茬与摘心,以养树势。自第2年起,每年在采收第二茬嫩芽后,对茎干和一、二级侧枝进行一次截干平茬。对生长枝每年摘心次数以2次为好,时间以5~6月份为宜。截干平茬与摘心的部位对促进萌芽数的多少没有影响。矮化密植密度以2800~3400株/667m2左右为好,初植密度应不大于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3.
菜用香椿矮化密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菜用香棒矮化,在造林的当的应不进行截干平葜与摘心,以养树势。自第2年起,每年在采收第二茬嫩芽后,对茎干和一、二级侧枝进行一次截干平茬。在生长枝每年摘心次数以2次为好,时间以5-6月份为这且,截干平茬与摘心的部位对促进萌芽数的多少没有影响。矮化密植密度以2800-3400株/667m^2左右为好,初植尖不大于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低山阳坡抗旱小乔木灌木生长情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行山两岔试区干旱阳坡营造的山杏、山桃、紫穗槐、荆条、沙棘、酸枣等6个抗旱树种2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状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该地区最佳树种为山杏,其次为紫穗槐,酸枣生长情况最次。  相似文献   

5.
山杨最佳造林季节为4月中旬和9月上旬,其成活率分别为82%和89%,山杨造林密度为株距1m,行距2m,每穴栽植2株。采用营养杯苗和综合性杀菌剂营养液处理过的裸根苗造林,其成活率达84%-85%。山杨小老树改造采用平茬生理复壮方法,平茬年龄为3年,平茬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平茬部分为根际下部。  相似文献   

6.
朝阳县位于辽宁西部,与内蒙古为邻,年降雨量稀少,仅为475mm,且集中每年的7、8月份,一年四季多风,年水分蒸发量≥降水量,由于长期受干旱燥热气候影响,杨树幼龄林阶段常常出现枯干枯梢现象,特别是欧美杨派系品种颇为严重和普遍。出现这种现象后,朝阳地区主要采取3种补救管理措施:一是更换树种重新造林;二是人工补植;三是平茬复壮更新。经试验研究,人工平茬复壮更新补救措施效果最佳,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培育水曲柳优质用材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优质水曲柳用材林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母树林、种子园、雄性无性系采穗圃其子代遗传增益分别为5%,10%,12.5%。最适宜生长立地条件是排水良好、土层肥沃的阴坡中部凹形地带,其生长量比其它地形提高76.92%。水曲柳最佳混交树种为落叶松,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带宽为5~10m为宜。水曲柳适宜的造林密度5000株/hm2。适宜的庇荫度为40%。平茬最佳季节在冬季,其萌发率96.67%,平茬的部位是根际上部,最佳年龄为3~5年。  相似文献   

8.
对人工培育的胡枝子食用菌原料林进行了第1次平茬时间、平茬周期及连续平茬试验,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第1次平茬时间确定为植苗造林后第1年初冬或第2年早春;平茬周期确定为1年比较合理;连续平茬第2年单位面积胡枝子萌生枝条的产量最大,可达20 009.7kg/hm2。  相似文献   

9.
沙柳平茬与采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为落叶灌木,萌蘖力强。沙柳平茬具有营林和利用双重的作用,如果处理好沙柳营林与利用的关系,就会使沙柳资源越来越多,生态效益越来越大。 1、平茬林龄沙柳造林后或平茬后头三年生长较快,以后渐慢,因此应在造林后三年第一次平茬,以后每隔3~5年平茬一次,立地条件好,平茬周期可以长些:立地条件差,平茬周期应短些。一般3年为一个平茬周期比较适宜,切忌连年平茬。病虫危害严重的沙柳,平茬不受林龄限制,当年平茬季节即可平茬。  相似文献   

10.
采用留根、平茬、埋根 3种方法培育泡桐苗木 ,在相同管理条件下 ,年终生长量苗高和生物量方面平茬育苗 >留根育苗 >埋根育苗 ;地径生长方面留根育苗 >平茬育苗 >埋根育苗。分析了不同育苗方法苗木年生长变化规律。根据年生长进程 ,提出不同育苗方法应采取不同的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2年生埋条平茬苗在土壤含水量15%的春早期能正常生长,年总生长量和净增总干重均为相应原总量的27%左右,根冠比1.28,苗冠生长受抑制,叶片解剖构造具数量庞大的光合细胞器,矿质元素在叶内数量随生长进程而递减,不合理的倒卵形苗冠结构抑制了中下部叶光合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使苗木生长量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暴马丁香播种苗进行不同苗龄的平茬试验,研究平茬对暴马丁香高生长、粗生长、树形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对树干粗生长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树体高生长影响明显,5年间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3.9%和33.8%。平茬可以显著提高树干枝下高,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未平茬苗提高183.9%和279.7%;平茬处理可以培养出直立的主干,彻底解决了暴马丁香树形指数差的问题,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景泰县部分区域原有稀疏柽柳林及生长不良的老龄柽柳林,采用封育和人工平茬2种技术措施对其进行更新、复壮,调查其盖度和枝条当年生长量,结果表明,采取封育措施的柽柳林,在短期内其生长状况无明显效果;而采取人工平茬技术措施的柽柳林,其盖度和枝条当年生长量较对照都有所提高,盖度比对照区提高7个百分点,枝条生长量较对照区增加了481%,且采用平茬技术后,较好的水分条件,将更有利于其枝条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红缘天牛与沙棘木蠹蛾是严重危害沙棘的两种蛀干害虫。平茬除虫复壮是控制沙棘蛀干害虫危害,恢复并提高野生沙棘林的经济及生态效益的必要措施。通过沙棘年龄与挂果指数的回归曲线,估算出平茬的适宜年龄为8龄。平茬技术方法简单,平茬后的萌生苗至少在两年内不受蛀干害虫的危害,平茬第3年比平茬前每公顷多产果840.9千克,尚可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人工灌木林平茬年龄、平茬高度及平茬周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沙柳造林后3~6a内应进行首次平茬复壮,进入丰产期后平茬周期以3~4a为宜,此时生物量收获最高;沙柳人工林平茬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平茬后生物量积累最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茬更新不同代次及生长年限对厚朴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为其可持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化县不同平茬代次及生长时间的厚朴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其树高、胸径、树皮产量、树皮厚度及厚朴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平茬能显著提高厚朴树高、胸径、树皮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2代厚朴生长6年后,其树高、胸径及树皮产量分别与生长8年的对照厚朴相似;生长8年的1~2代厚朴,则分别与生长10~12年的对照厚朴相似。树皮厚度与平茬代次呈显著负相关,平茬后树皮厚度的年增加率显著低于未平茬厚朴。平茬后萌生植株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得以迅速积累,生长6~8年的1代厚朴酚类成分含量分别接近生长8~12年的对照厚朴;2代厚朴酚类成分积累的速度显著低于1代厚朴,但生长6~8年植株的厚朴酚类成分含量仍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平茬3次后厚朴树皮薄且脆,有效成分含量极低,失去利用的价值。【结论】平茬技术有利于厚朴林地生产力的恢复与重建,平茬后厚朴植株生长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均能迅速恢复,使厚朴收益期提前3~4年,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荆条灌丛在青龙河流域总面积43319.5hm2,生长于阳坡或半阳坡。文章通过对荆条灌丛生长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测定,充分利用相关树种的生态特性,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加快区域内植被自然演替进程,对加强地区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天然白刺平茬效应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干旱沙区,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人工平茬。平茬后,白刺萌芽时间虽较未平茬植株推迟12 d,但平均年生长量为未平茬的14倍,鲜质量为未平茬的4倍;白刺沙包0~100 cm平均含水率较未平茬的沙包高022个百分点。人工平茬促进了白刺的生长势,减少了白刺沙包蓄水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9.
常玮 《森林防火》2012,(3):55-55
2012年,巴彦淖尔市夏秋季雨水充沛,降水量为近三十年之最,非常有利林草植被的生长。特别是乌拉山次生林区、乌兰布和沙区和套内工程项目区、围封禁牧区及通道两侧林草长势十分茂盛。进入秋季后大部分草本植物逐渐进入枯黄期,林内可燃载物量的增加给秋冬季防火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难度。为此,巴彦淖尔市采取五项措施认真做好秋冬季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荆条灌丛的潜在蒸散量及作物系数变化趋势,为半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及植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观测站2021年5—10月份的蒸渗仪数据、逐日气象数据、荆条叶面积指数(LAI)及新梢生长量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水分充足条件下的荆条不同生育期的潜在蒸散量、作物系数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生长指标的关系。[结果 ](1)在荆条生育期内,ET0值整体呈下降趋势,5、6月份较高,7月份后开始下降,ET0总值为630.86 mm,日均值为3.43 mm·d-1。(2)荆条生育期内荆条灌丛的潜在蒸散量呈抛物线式变化,表现为开花期最大,总值为336.26±18.19 mm,日均值为5.51±0.30 mm·d-1;结果期和展叶期次之,落叶期最小,总值为41.57±3.61 mm,日均值为1.98±0.17 mm·d-1;整个生育期的总值为716.47±40.21 mm,日均值为3.89±0.22 mm·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