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了油橄榄的种植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近些年随着油橄榄利用价值的不断体现 ,其应用前景也不断明朗起来 ,很多地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开始种植油橄榄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油橄榄的应用前景与地理位置分布进行了展望和介绍 ,对于油橄榄的生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于油橄榄的育苗以及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 ,力图为油橄榄的种植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为油橄榄的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推动油橄榄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尚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1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橄榄引种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种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1)找到了油橄榄在中国的适生区;(2)适生区的油橄榄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可以正常开花结实,集约栽培园的油橄榄产量达到了原产地的水平;(3)试验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条件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目前中国油橄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橄榄发展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 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缆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咎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扦插育苗是油橄榄繁殖育苗的主要l方法。甘肃陇南地区近年来多采取秋季硬枝扦插的方式进行育苗。近年来结合舟曲林业局万亩油橄榄建设项目,进行了油橄榄扦插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油橄榄适生条件的研究,概括地叙述了油橄榄的起源,引种范围,适生条件,影响引种的主要生态因子,国内外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引种油橄榄的主要限制性生态因子以及引种驯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四川油橄榄的引种历程、品种及分布,通过收集相关文献,从生态适应性、良种选育、繁育技术、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综述了四川油橄榄引种研究成果,以期为以后油橄榄的引种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笔者在突尼斯国家农学院进修油橄榄栽培。在突尼斯考察了油橄榄生产情况,和科研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在1991年12月在苏萨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橄榄节。现将突尼斯油橄榄生产简介如下。 油橄榄生产在突尼斯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栽培面积占全国可耕面积的1/3,达到150万ha,约有橄揽树5500万株,从业人员100万。产量从70年代初年产油8000—9000万kg  相似文献   

8.
确定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实最佳采摘时机是油橄榄具有优良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我国油橄榄在果实成熟度判别和采摘时机确定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采摘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品及橄榄油质量的提高。因此果实成熟度判别和最佳采摘时机确定是油橄榄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油橄榄适生区各品种的果实成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果实最佳采摘时机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果实采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餐用油橄榄果是广受欢迎的健康食品,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传统食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得地中海口味的餐用油橄榄果很难登上中国人的餐桌。为了给油橄榄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脱苦、脱涩、发酵、贮葳等工艺方面对国内外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外餐用油橄榄果工艺研究的方向和新方法,分析了国内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油橄榄种植区域增加、面积扩大和鲜果产量的快速增长,在国内餐用油橄榄果市场亟待开发的条件下,应立足国内市场开展"中式"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研究,以研制出适合国人口味的餐用油橄榄果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总结出了海东困难立地油橄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油橄榄成活率在92%以上,保存率在90.5%以上。以期为大理海东地区生态修复及大理州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是世界上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一次栽种,百年受益。介绍海口林场油橄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海口林场发展油橄榄产业有利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对海口林场油橄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引种栽培,其果实含油率高,鲜榨油可以直接食用。目前我国橄榄油主要靠进口。系统地阐述油橄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化学成分、遗传特性、良种选育以及引种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分析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玉龙县对危害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介壳虫种类、发生规律、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玉龙县油橄榄介壳虫种类主要有蚧科的橄榄黑盔蚧(Saissetia oleae)、盾蚧科的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 )和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每年4月、10月为介壳虫的发生高峰期;3种介壳虫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和红点唇瓢虫(C. kuwanae).  相似文献   

14.
油橄榄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总结四川省油橄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及其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整地、造林,栽植后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四川省发展油橄榄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陇南油橄榄种植区发生一种叶部新病害,叶片感病后,产生褐色斑点,病斑不断扩大,后期渐变为纶纹状,叶部有单个病斑,也有多个病斑相连,叶背症状不明显。叶片受害部位周围渐失绿,后期变黄,大面积干枯,继而引起早期落叶。通过组织分离、菌株纯化,显微观察,记录了病原的载孢体为椭圆形,大小为286~504μm×132~375μm,产生2种分生孢子,甲型孢子多为椭圆形,具2个油球,大小为4.3~7.6×1.6~3.4μm,乙型分生孢子线状或端部成钩状,大小为13~24×0.4~1.2μm。对病原物r 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菌株A1(a3、a4、a5、a7)与Diaporthe eres菌株遗传距离最近,与Phomopsis属的多个种及该属的有性型Diaporthe sp.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与同源率最高的Phomopsis amygdali遗传距离相对较远。通过对病原物分子生物学分析及形态学观察,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一新种,初步定为拟茎点霉,经查文献,此病原菌在油橄榄上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16.
从面积、分布、品种、栽培、产量、品质等方面介绍希腊油橄榄产业资源情况,同时,对果实采收、橄榄油制取及副产品生产、历史与文化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重点关注希腊乃至欧盟对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及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于1996~2000年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进行了油橄榄无性繁殖试验,总结出了扦插育苗、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及配置、栽植密度及栽培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预防冻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并分析了油橄榄在该地区的造林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油橄榄引种四十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的油橄榄引种历程、云南引种油橄榄4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在油橄榄引种工作中应吸取的教训等内容上, 全面阐明了云南发展油橄榄40年来的成效与教训。从中找到了油橄榄在云南引种成功科学技术途径, 据此对云南省油橄榄产业化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越来越被人们高度重视。根据赣南的自然条件较适宜油橄榄生长,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2014年分别从甘肃、四川引种油橄榄优良品种进行栽植,通过对油橄榄的栽培试验,总结出引种、栽植及幼林管护的技术要点,为油橄榄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陇南油橄榄栽培区气候特征、油橄榄栽培现状以及生长和结果特征,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油橄榄低产园高接换优技术,规范了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操作技术和注意的事项.提出的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将对指导我省陇南油橄榄品种改良、低产园改造和促进油橄榄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