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和(E,E)-2,4-十二碳二烯醛4个化合物的室内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的兴奋、起飞、定向飞行等反应;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E)-2,4-癸二烯醛的反应最为强烈,是松实小卷蛾信息素的关键组分,其余3个化合物也是其信息素中不可或缺的组分。能够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行为反应的最低刺激量为0.01μg。  相似文献   

2.
在思茅松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以(E,E)-2,4-癸二烯醛、(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对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E,E)-2,4-癸二烯醛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松实小卷蛾6.30头和3.10头;以(Z)-11-十六碳烯乙酸酯为引诱剂,在思茅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平均每个诱捕器分别诱捕到微红梢斑螟3.60头和2.40头;混交林内的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的诱捕量显著少于纯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观察确定,松实小卷蛾的求偶行为开始于进入黑暗期后30 min,求偶高峰出现在黑暗后3~5 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松实小卷蛾雌蛾性腺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气相色谱流出峰与标准样品的质谱离子碎片,确认了4个组分:(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十二碳二烯醛;其相对含量之比为1718578。触角电位试验表明,4个化合物都能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的EAG反应,其中,(E,E)-2,4-癸二烯醛引起的反应(14.3871.953 mV)与腺体粗提物引起的反应(15.7843.693 mV)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6种松毛虫对松林危害严重,包括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松毛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暴发成灾时针叶被全部吃光,严重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其成片死亡;松毛虫危害导致树势衰弱后还容易引起蛀干害虫入侵,造成松树进一步大面积死亡,寻找有效的种群监测手段是对松毛虫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具有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是松毛虫类害虫综合治理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性信息素引诱剂不仅可以用于松毛虫成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的监测,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干扰其交配控制其种群数量和猖獗发生。目前,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主要包括,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两大类。其前体化合物分别为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主要有3种不同的合成路线:1) Wittig反应,即膦盐与醛的反应; 2)碘代烯的偶联反应,即E型碘代烯烃与不饱和烃偶联反应; 3)其他类型反应,即包括烯烃与炔烃类化合物的反马氏加成、乙基烯基炔基硼烷重排以及有机金属试剂偶联等反应。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1) Wittig反应,即α,β-不饱和醛与膦盐反应; 2) E型碘代烯醇与炔烃偶联反应。当前,松毛虫性信息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合成方法进一步设计、优化成为亟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经GC-MS分析,思茅松新鲜针叶和衰弱针叶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具有很大差异.新鲜针叶挥发性物质中α-蒎烯和柠檬烯的含量远大于衰弱针叶,而在衰弱针叶的挥发物中未检测出在新鲜针叶中含量最大的β-水芹烯;另两种挥发性物质α-蒎烯和月桂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含量较低.室内饲养在具备思茅松新鲜针叶条件下,松实小卷蛾雌蛾可顺利产卵;而在衰弱针叶存在或没有针叶的条件下,雌蛾不产卵.新鲜思茅松针叶的存在与否,是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必要条件.据此推测,思茅松针叶中所含的α-蒎烯、柠檬烯和β-水芹烯3种挥发性物质对松实小卷蛾雌蛾的产卵可能具有刺激作用,而α-蒎烯和月桂烯则对此行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进行了落叶松毛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雄虫对含有人工合成性信息素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的不同剂量诱芯的反应不同。随着性信息素剂量的增加诱到雄蛾的数量逐渐显著增加,含有最高剂量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诱芯的诱捕效果最好,但仍然低于含有1头处女雌蛾的诱捕器的诱捕量。建议在落叶松毛虫综合治理中推广使用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或以上剂量的诱芯。  相似文献   

7.
蒙古木蠹蛾,Cossus mongolicus Ersch.雄蛾触角对化合物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反-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和顺-3-癸烯醇乙酸酯电位反应强烈,但在诱捕试验中唯有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具有显著引诱作用。一只诱芯含0.5mg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的诱捕器一夜平均诱蛾12.67头,为一头活雌蛾诱蛾数的5.3倍,400瓦黑光灯诱捕器的2倍。诱捕器类型、设置高度和诱芯载体材料影响引诱效果。样品对蒙古木蠹蛾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8.
两种主要松类蛀梢害虫在湘乡的发生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以松实小卷蛾为主的松类蛀梢害虫在湘乡严重发生,文章介绍了松实小卷蛾、松梢螟在湘乡的发生现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并对导致大暴发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加强对此类害虫预测预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分析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触角电位测定(EAG)技术分析沙蒿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中存在有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Z5-12∶Ac)、顺-5-十四碳烯乙酸酯(Z5-14∶Ac)和顺-5-十二碳烯-1-醇(Z5-12∶OH)3种主要成分.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相应的标准化合物,林间诱蛾试验结果显示:Z5-12∶Ac和Z5-14∶Ac 2种组分的组合具有很高的诱蛾活性,且具有专一性,当加入反-3-顺-5-十二碳二烯乙酸酯(E3,Z5-12∶Ac)时诱蛾活性增加.将3种化合物按10∶6∶0.5配成性诱剂制成诱芯(825 μg·个-1),诱蛾效果最佳,日平均诱蛾7.2头.此性诱剂可用以田间诱捕和虫情监测,为沙蒿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实小卷蛾是对我国松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蛀梢、蛀果害虫。为正确认识松实小卷蛾对林木的危害性,加强对其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对松实小卷蛾在我国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此综合评估,认为松实小卷蛾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