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采用沙床育苗法培育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侧根数、高径比在贝江河林场、西山林场和咸水林场等3个种子园的良种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地下鲜重、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7.3 cm、5.5 mm、13.5条、5.1 g、0.29和94.5%,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出圃率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良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技术利于培育出高质量和高出圃率的良种壮苗,宜在苗木培育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提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的基础上,从生长量、生物量,生长量区间分布,苗木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探究1年生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40.87、0.50 cm,均达到Ⅰ级苗出圃标准;裸根苗平均苗高43.35 cm,达Ⅰ级苗出圃标准,平均地径0.54 cm,仅达到Ⅱ级苗出圃标准。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苗高分别有73.3%、74.2%分布在30~50 cm范围,苗高分布差异较小;轻基质容器苗地径有78.0%分布在0.3~0.6 cm范围,裸根苗仅为62.4%,说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生长更加均匀。轻基质容器苗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裸根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沙床培育,可获得高质量等级和高出圃率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  相似文献   

3.
1年生闽楠容器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3个闽楠苗木生产地,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1年生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长度5cmⅠ级侧根数等生长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闽楠1年生容器苗苗木质量主要取决于苗高、地径、单株鲜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单株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高径比和长度5cm的Ⅰ级侧根数可为辅助指标。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指标的闽楠苗木分级体系,得到闽楠合格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木:苗高31 cm,地径3.0 mm;Ⅱ级苗木:31 cm≥苗高≥20 cm,3.0 mm≥地径≥2.5 mm。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比常规育苗,对比Pt菌剂应用于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um)育苗的效果。通过调查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Ⅰ级侧根长、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二者苗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Pt菌剂培育黄樟苗木,苗木多项质量指标得到提高,苗木高径比未失衡,反而促进了苗高和地径的协调生长。与对照比较,极显著的缩短主根长度,缩短55.39%,苗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提高39.08%;地径、Ⅰ级侧根数、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42.11%、183.33%、32.29%、131.58%;Ⅰ级侧根长差异不显著,但也提高3.59%。  相似文献   

7.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开展了桢楠(Phoebe zhennan)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GGR6富根试验。结果表明:桢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60∶35∶5。桢楠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喷施处理后,其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均有明显差异,宜采用GGR6溶液浓度为100 mg/L进行喷施,比对照,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70%以上。富根壮苗出圃率达75%。  相似文献   

9.
采用云南热区大量的甘蔗渣和锯末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牛粪和鸡粪组合配制成4种不同的轻基质,比较不同基质对西南桦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处理间西南桦的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全株鲜重、主根长、高径比、根冠比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西南桦容器育苗效果最好的轻基质为基质2,即蔗渣(85%)+牛粪(15%),最适宜西南桦容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基质对长蕊甜菜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对1a生长蕊甜菜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冠比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冠比呈极显著影响,以50%森林土+50%火烧土的基质对苗木的生长最好,在生产实践中可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赤皮青冈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赤皮青冈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结果表明:赤皮青冈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50:45:5。赤皮青冈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后,其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成本因素,宜采用100 mg/L GGR6喷施叶面且连喷3次,在此处理下,相比对照,赤皮青冈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70%以上,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富根壮苗出圃率达75%。  相似文献   

12.
不同容器类型及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苗木的平均地径0.80~1.43mm、苗高2.9~8.3cm、冠长1.1~5.7cm、主根长8.1~17.8cm、一级侧根长2.6~7.2cm和一级侧根数9.1~20.3条/株,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复合肥比例(质量比),基质施0.2%的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地径生长;容器类型是影响苗高、冠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色塑料容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的主根和一级侧根伸长(P0.01);一级侧根数则主要受施缓释肥时间的影响。一级侧根发育协调苗高共同生长,根系伸长则与苗高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关系。施复合肥0.4%的基质置入无纺布容器中于苗龄35d时再施缓释肥(1g/容器)的处理组合,有益于苗高和冠长生长,此处理组合可应用于相同气候和基质的云南松苗木培育生产实践中。容器选择结合施肥可消除云南松蹲苗现象,促进其苗木生长,缩短云南松壮苗的培育期。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乌桕绿化大苗培育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育苗的经营效果。采用控根容器培育的山乌桕绿化大苗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比,苗高间差异不显著,地径显著大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高径比生长协调,苗木较粗壮,主根长显著较短,而一级侧根数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后者。控根容器培育的苗木根系多、不缠绕、无畸形,空间分布合理,苗木质量优于后者。不同密度育苗对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根系影响不显著,但2 a苗龄摆放密度9株/m^(2)的苗高、地径总体表现最优。因此,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培育进程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可以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容器规格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苗木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袋和黑色塑料容器袋培育容器苗,测定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等生长指标,筛选出适宜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容器规格。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影响极显著。在19 cm×25 cm的无纺布容器袋中,容器苗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优,苗高23.05 cm,地径6.04 mm,总干重13.04 g,根长1 330 cm,根表面积717 cm2,根体积62.15 cm3;在26 cm×21 cm的黑色塑料容器袋中,容器苗也表现较好。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19 cm×25 cm无纺布容器袋;如考虑成本,可选择26 cm×21 cm黑色塑料容器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培育基质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苗木质量的影响。培育基质设置了6种配方,分别是:森林土(10);草炭土∶猪羊厩肥∶黄土(6∶3∶1);草炭土∶鹿粪∶黄土(7∶2∶1);阔叶腐殖土∶酵母菌生态有机肥(8∶2);草炭土(10);阔叶腐殖质土∶厩肥∶锯末∶黄土(5∶3∶1∶1)。对6种配方中的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及高径比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第6种基质配方的苗木质量最佳。基质配方2、4、6培育的华北落叶松苗木,在苗高、地径、侧根数上,与其他3种基质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而基质为纯草炭土在各项指标上表现效果不是最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泡桐轻基质容器苗的是利用泡桐良种脱毒组培苗移栽至轻基质容器中培育形成的苗木,在其工厂化培育过程中,由于培育水肥和光照微生境的异质性,使同批泡桐组培苗生长形成为生长势不同的轻基质容器苗,为明确不同等级泡桐轻基质容器苗移栽至大田后苗木间生长和质量的差异;【方法】在河南省通许县建立生长对比试验林,对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和弱苗的大田移栽苗木的苗高、地径、根幅、根茎叶器官组织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碳浓度、单位面积产苗数和优质苗产出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1个生长季后,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培育的大田苗苗高、地径、根幅和大田保存率为3.96m、5.77cm、1.34m和92.22%,分别比弱苗提高了40.43%、19.21%、103.03%和18.41%。方差分析表明,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弱苗培育的大田苗;泡桐壮苗培育的大田苗茎组织内各矿质元素浓度均高于弱苗大田苗,组织内全磷、全钾浓度分别为0.49 g·kg-1和2.56 g·kg-1,均极显著高于弱苗培育的大田苗;而壮苗根、叶组织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碳浓度与弱苗差异不显著;壮苗单位面积大苗产出数6403株·hm-2和优质苗产出率达58.24%,分别比弱苗提高了1.17倍和8.73倍。【结论】利用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壮苗培育的大田苗的优质苗产出数、苗木质量均优于利用弱苗培育大田轻基质容器苗,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枫香是在观赏、药用、用材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且颇具潜力的造林绿化树种,为了加快培育优质的枫香苗木,笔者根据枫香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的轻基质组配、不同的栽种密度和是否进行苗期大小苗分级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对枫香苗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Q基质的处理组在种苗保存率、Ⅰ级苗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等方面均高于使用SX基质或LZ基质的处理组。在轻基质组配和分盘处理相同的情况下,采用143株/m^2的密度培育枫香容器苗,较采用195株/m^2、238株/m^2密度培育枫香苗有着更高的保存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出圃率,且平均苗高、地径以及苗木整齐度也更优。而进行大小苗分级培养的处理组与未分级培养的处理组在种苗成活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但进行分级处理后的大苗盘的Ⅰ级苗率远高于未分级组和小苗组。  相似文献   

18.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种育苗基质对油茶芽砧苗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根系等生长指标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4个基质配比中,1 a生芽砧嫁接苗以油茶轻基质容器苗保存率、树高和地径表现为最大,分别为82.2%,32.1 cm和0.31cm;苗木根系以2 a生大田裸根苗主根为最长,为13.3 cm,根茎比最大,为0.50,适宜油茶造林后后期生长。因此培育1 a生油茶苗以油茶轻基质为最佳选择,培育2 a生苗应该选择大田育苗。  相似文献   

20.
设计6种育苗基质进行锦鸡儿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间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和总鲜重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70%耕作土+20%森林土+10%河沙为最佳培育基质,并指出培育灌木容器苗应以侧根数作为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