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年生杉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轻基质培育和裸根培育等两种育苗方式的杉木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培育1年时两种苗木除总鲜重外,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5.51 cm、4.98 mm、6.54 g、30.30 g、32.48条、7.20、0.31和96.80%,裸根苗苗高、地径、根鲜重、总鲜重、侧根数、高径比、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是38.01 cm、5.26 mm、5.33 g、31.35 g、27.59条、7.37、0.20和86.69%,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鲜重、侧根数、根冠比和出圃率显著高于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有53.33%的苗木根冠比处于0.3~0.5区间内,裸根苗仅有5.00%;处于侧根数30~50条区间内的苗木,轻基质容器苗比裸根苗在分布均匀程度上高出28.34%。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沙床育苗法培育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侧根数、高径比在贝江河林场、西山林场和咸水林场等3个种子园的良种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地下鲜重、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7.3 cm、5.5 mm、13.5条、5.1 g、0.29和94.5%,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出圃率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良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技术利于培育出高质量和高出圃率的良种壮苗,宜在苗木培育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南平开展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年底容器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11%,比裸根苗高1.68%,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后6年,容器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是8.71cm、5.43m和93.11%,比裸根苗高17.57%、13.46%和2.0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当年成活率高,造林后6年的保存率和幼林生长量也有较大优势,宜在杉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7.
杉木容器苗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杉木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及提供理论支撑,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年生杉木容器苗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形态因子苗高和地径是影响杉木容器苗质量的决定性指标,生物量因子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整株干质量和根冠比则是影响苗木质量的次要指标,营养因子氮磷含量是影响苗木质量的辅助参考指标;(2)以苗高和地径为苗木质量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杉木容器苗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2.99 cm,地径≥4.83 mm;Ⅱ级苗,31.99 cm≥苗高≥29.94 cm,4.83 mm≥地径≥4.01 mm;Ⅲ级苗,苗高29.94 cm,地径4.01 mm。  相似文献   

8.
杨春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0-82,100
采用苦槠裸根苗、容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桂花、杉木、木荷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连续2 a的观测结果表明:苦槠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裸根苗高;Ⅰ级地苦槠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Ⅱ、Ⅲ级地高。说明营建苦槠人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采用容器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7,(2):139-142
以同批文冠果种子6种不同育苗技术来研究其对1a生苗木造林后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1a生文冠果苗木造林后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影响均为极显著,且三者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PM容器苗成活率(87.00%)显著高于裸根苗(30.00%),而苗高(50.73cm)、地径(7.96mm)显著高于无纺布容器苗和裸根苗;GGR处理裸根苗效果显著,成活率提高110.43%,苗高提高95.56%。  相似文献   

10.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杉木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基质类型、13种配比、4种容器规格,重复3次,20株小区的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泥炭比例在80%的范围内,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苗高逐渐增加;容器直径在14 cm范围内,苗高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增加,容器直径超过14 cm,苗高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苗木高度和容器苗生产成本,2年生杉木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配比为:18%的黄心土+73%黑龙江泥炭土+3%菜枯+3%糠灰+3%珍珠岩,最适容器规格为高20 cm,直径14 cm。容器苗生长不仅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因此,要根据容器苗培育年限相应的调整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杉木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石质山地大规格侧柏苗造林相关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较大的鱼鳞坑整地规格、容器苗和裸根苗蘸保水剂泥浆等技术措施,使用苗高120 cm、地径1.0 cm以上的大规格侧柏苗,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的国家造林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运根 《绿色科技》2021,(7):50-51,54
为探究不同品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型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以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和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以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对照(CK),于2020年12月测定了各品种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值,分析了不同品种杉木容器苗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3.8%、16.6%和70.6%;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15.1%、16.1%和27.5%,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QI值最大,其次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最小为对照(CK),综合分析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年生木荷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不同造林地类型上造林,比较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木荷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木荷容器苗造林树高生长和地径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并且差异显著。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采伐迹地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好,其次为林冠下,再次为生物防火带。  相似文献   

15.
枫香是在观赏、药用、用材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且颇具潜力的造林绿化树种,为了加快培育优质的枫香苗木,笔者根据枫香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的轻基质组配、不同的栽种密度和是否进行苗期大小苗分级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对枫香苗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Q基质的处理组在种苗保存率、Ⅰ级苗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等方面均高于使用SX基质或LZ基质的处理组。在轻基质组配和分盘处理相同的情况下,采用143株/m^2的密度培育枫香容器苗,较采用195株/m^2、238株/m^2密度培育枫香苗有着更高的保存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出圃率,且平均苗高、地径以及苗木整齐度也更优。而进行大小苗分级培养的处理组与未分级培养的处理组在种苗成活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但进行分级处理后的大苗盘的Ⅰ级苗率远高于未分级组和小苗组。  相似文献   

16.
以栓皮栎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采用传统容器苗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两种苗木进行了对比,探索了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在凉山州山区造林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地径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1%。(2)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苗高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8%。(3)基质无纺布容器苗≥5 cmⅠ级侧根数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80%。(4)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相较于传统容器苗具有无污染的特点。为此,提出了建议:在类似山区造林工程中应积极推广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容器(10cm×10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半枫荷不同产地种源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较大,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比容器(营养钵)播种苗高出43.0%、58.5%、34.4%、47.8%;福建宁化县种源的苗木生长量较大,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比江西大余种源高出95.5%、19.3%、52.5%、50.0%、4.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草珊瑚植株剪顶与不剪顶、容器苗和裸根苗种植对其在松树林的生长影响,分别测定种植1年后草珊瑚的分株数、基径、高度、地上部分质量,结果表明:剪顶与不剪顶处理对草珊瑚的分株数、基径、高度和地上部分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裸根苗与容器苗相比,其分株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裸根苗种植的基径、高度、地上质量与容器苗种植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裸根苗种植比容器苗种植的平均基径生长高出17.11%,平均苗高高出26.38%,平均地上质量高出17.50%。因此,草珊瑚种植选取剪顶的裸根苗移栽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的轻基质组配、不同的栽植密度、苗期大小苗分级的方法开展枫香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泥炭—谷壳轻基质比泥炭—珍珠岩轻基质、泥炭—椰糠轻基质培育枫香苗木,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活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率,以及最大的枫香苗木生长量和最高的每平方米合格苗数;采用密度143株·m-2培育的枫香容器苗,比密度195、238株·m-2培育的枫香苗有着更高的存活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出圃率,且平均苗高、地径以及苗木整齐度也更优。分级培养后,枫香苗木的平均地径、平均苗高、Ⅰ级苗率、合格苗率及每平方米合格苗数均表现为大苗组不分级组小苗组,存活率、Ⅱ级苗率均表现大苗组不分级组小苗组,枫香苗木3个处理组间的存活率、合格苗率以及每平方米合格苗数3个指标间差别均不大,但进行分级处理后大苗组的Ⅰ级苗率远高于未分级组和小苗组。  相似文献   

20.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