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立地红心杉生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利用从江西引进的红心杉母树林种苗造林,对6年生林分开展标准地调查分析,研究红心杉在将乐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红心杉表现较好,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5.75 m、7.3 cm和0.013 68m^3。心材率较高,平均值为22.26%,红心杉木特点明显,偏心率和心材偏心率较低。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平均值为0.325 85 g/cm^3。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红心杉生长优良,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红心杉生长较差。偏心率、心材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不受立地条件影响。在红心杉木造林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以有效提高红心杉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 42m3·hm-2,生物量为41 5127t·hm-2,与杉木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74 55%和97 27%,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40个柳杉半同胞子代的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树高及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木材品质和形质性状中的髓心偏心率和木材心材比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树皮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的差异不明显;2年生树高与26年生胸径、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心材比率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树皮率与2年生树高相关性不明显,而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呈显著负相关;髓心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明显。通过综合比较,评选出生长量大、木材品质好的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21%、4.77%和8.02%,木材偏心率的平均值为0.3%,木材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341 g/m3,这些优良家系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红心杉是杉木中的优良变种,被视为杉木中的珍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造林用材树种。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了红心杉人工林的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生长过程,并用模型模拟方法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红心杉在生长过程中,最大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为1.92 cm·a-1,各级木胸径成熟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各级木树高成熟期变化趋势与胸径相似,树高的最大连年生长量达到了1.5 m·a-1。(3)最大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为0.017 6 m3·a-1,材积的成熟期与胸径和树高的成熟期差异较大。优势木材积在第18年达最大连年生长量,成熟期在第25年;平均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4年;被压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5年。(4)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模拟,确定了Richards模型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佳模拟模型,模拟效果好,精度高。(5)红心杉优势木的形数要比其它产区杉木的形数大,25年红心杉优势木形数为0.56。红心杉是一种初期生长快的速生树种,并且达到成熟期后还可进一步培育。研究结果对红心杉的培育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20年生、30年生红心杉和普通杉木中边材及心材乙醇抽提物化学成分组成. 研究表明,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脑和香紫苏醇. 醇提物中柏木脑百分含量范围:29.11%~52.54%,香紫苏醇百分含量范围:3.57%~24.77%. 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高于边材中柏木脑含量. 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柏木脑在木材中的横向分布,随树龄的增加呈同步增长趋势.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高于边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约为边材中含量5倍.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红心杉木和福建沙县第2代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造林密度(2 500、3 086、3 472株.hm-2)试验。结果表明,在幼龄期2个杉木优良品种生长迅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分别达到0.98 m、1.4 cm、0.004584 m3以上,且2个良种的生长量和蓄积量没有差异,均可在生产中作为速生良种应用。3种造林密度对2个良种的蓄积量均没有影响,但生长量与造林密度成负相关,在2 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下平均生长最优,3 086株.hm-2次之;但从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及木材形质角度出发,选择3 086株.hm-2的造林密度(株行距1.8 m×1.8 m),可缩短林分郁闭周期,提早进行间伐,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杉木商品林小、中、大径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柳杉种子园亲本遗传变异规律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2年生柳杉种子园亲本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和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木材品质、形质性状中除树皮率在种源和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性状差异均不明显;生长性状在早期和成熟期间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无性系水平上的相关性更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形状性状间相关性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综合比较,选择出柳杉优良亲本18个,32年生时单株材积平均值为0.898 09 m3,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313 11 g/m3,木材心材比率平均值为58.03%,偏心率平均值为0.02%,结实均为中等偏上。这些优良亲本可用于柳杉杂交亲本或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8.
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比较分析了安福种源(陈山红心杉)同全国公选5个优良杉木种源(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的木材材性,得出:在木材的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三方面,陈山红心杉与其它5个优良种源无差异,材性优良,木材的红心比率在6个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以陈山红心杉心比率最大,红心比率变异系数最小,研究了陈山红心杉材性遗传变异规律,认为安福陈山红心杉引种外地不会导致材性变异,可在杉木主要区推广应用,此外,在陈山红心杉基因资源利用上,开展了应用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和马尾松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在1990年至1995年的“五八”造林绿化工程中,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营造了99公顷的杉木、马毛松混交林。为了充分了解杉松混交林林木生长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笔者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杉松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结合目前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采伐情况,以现木材市场行情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杉松混交林可充分利用林地,提升林地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经济效益。1杉木、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杉木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杉木属,乔木,喜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的丘陵山地,最适宜生长在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10.
做到适地适树,就要了解地和树的客观规律,既要掌握树对环境条件的重求(即生态学特性),又要掌握地对树是否相适应。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杉木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选择好适宜的造林地,常常是造林成败的关键。评价杉木林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劣,目前可以采用编制的立地指数表求得。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需要的是宜林地造杉的适应性及其效果的预测。本文以立地类型调查的五十六块标准地材料为基础,并以此编制的杉木立地指数表为依据,把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结合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试分析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为科学鉴定宜林地造杉的适应性和预测其生长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木材工业》2003,17(6):39-39
北美黄杉(又称花旗松)主要生长于美国西部的天然林地,占地逾l 400万hm2,林木茂盛,胸径在600~1 850 mm,高度平均达45~60 m,为北美所有林木之冠。北美黄杉边材呈白到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通直,木材尺寸稳定性好,干燥缺陷少;在含水率12%时,密度为O.48 g/cm3,硬度为3 160 N;胶合性能在各种针叶树材中居前4位。 美国木材产品的分等设有3个基本等级:①  相似文献   

13.
南靖丘陵竹杉混交造林与裸地种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丘陵生态气候特点,南靖林场在杉木迹地更新二代杉木2年后大套种毛竹与裸地种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杉混交可提高毛竹造林成活率和新竹生长率,新竹数量多、质量好、竹竹鞭生长快,容易蔓延成林。以杉木初值密度1425株/hm^2的低密度套种300株/hm^2母竹,造林效果好。裸地种竹可在山洼下坡水湿条件好的立地条件采用。  相似文献   

14.
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及母本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 桃3’、‘F 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杉木,满足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对不同造林密度杉木幼林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杉木幼林最优的造林密度为3 300株·hm-2,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单株材积分别达9.78 m、10.88 cm、238.22 m3·hm-2、0.070 9 m3。调查结果可为杉木幼苗人工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融水特色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广西融水种源红心杉木优树材质性状指标,以了解该地区红心杉木材性状变异规律。[方法]以广西融水种源60株20年生的红心杉木优树为研究材料,测定单株材积、红心率、基本密度、组织比量、管胞性状、微纤丝角等10个材质性状指标,分析各材性性状指标分布和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红心率、基本密度、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管胞长、管胞宽、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融水两个地区红心杉优树轴向薄壁细胞比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08%和44.97%,变异较大。管胞比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28%和3.56%,变异较小。红心率、木射线比量、管胞长、管胞宽、微纤丝角等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差异显著(P0.05)。10个材质性状间存在12对表型显著相关。[结论]测定的10个性状均是连续性数量性状。早、晚材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等性状数据呈从心材至边材逐渐增加的规律。作为重要经济性状的红心率与木射线比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材积与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单株材积与基本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使红心杉木生长量与材性相结合的遗传改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良种与优良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营造3个杉木良种试验林,并逐年调查和分析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造林6a后,3个良种均生长良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3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1 m。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大小顺序为:第3代种子园良种>红心杉良种>洋020无性系。洋020无性系的树高和高径比显著较大,而胸径显著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心杉连栽对地力和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红心杉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立地条件相同的第1(G1)、2(G2)、3(G3)代红心杉人工幼林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换时间的方法,测定第1、2、3代红心杉幼林地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中的土壤酶活性及主要理化性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估不同代次红心杉幼林林地的土壤肥力,探究与分析连栽红心杉林地肥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指数F值的变化范围为5.993-4.436,23个评价指标通过“降维”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913%,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71.862%,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9.123%,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仅有7.927%;随着连栽代次增加和土层加深,土壤水分和孔隙指标均呈降低趋势;大量元素、有效微量元素、脲酶和磷酸酶活在第1、2、3代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当前的种植方式下,随着红心杉连栽代次的增加,土壤肥力和容蓄能力下降,脲酶、磷酸酶、全P、碱解N、速效K、有效Cu、有效Mn和有效Fe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9.
<正> 营造杉檫混交林是进一步扩大檫树栽培面积,两种木材可以兼得的有效途径。混交林木材产量高,其蓄积量可大大超过檫树纯林;在中等立地条件下,也可以超过杉木纯林,但略低于立地条件好、经营集约度高的杉木纯林。其混交效益远远优干杉木和檫树纯林。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提出了它的营造技术体系。一、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1.能合理利用空间。成功的杉檫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是在整个林分生长周期内,檫树始终居于上层林冠,杉木居于第二层林冠,  相似文献   

20.
对浙江建德新安江林场营造的33年生北美红杉人工林进行了生长适应性研究,同时进行了树干解析、木材密度和心材比例测定。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组织培养苗)在浙江建德的适应性较强,33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逾22m,平均胸径逾36 cm,极显著大于同期种植的杉木砧木嫁接苗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33年生北美红杉组织培养苗人工林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尚未交叉,其尚处在较快生长期,其木材密度平均为0.35 g/m3以上,而心材的比例平均为69.0%。说明北美红杉可在浙江建德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