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6个木薯品种在云南不同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方法,以木薯品种GR911、SC124、SC205、SC8、SC5、GR4为试验材料,在云南6个不同气象条件及海拔的木薯种植区进行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的比较。结果表明:木薯主茎粗受降雨量影响,株高、主茎高度、鲜茎叶重受降雨量及海拔影响较大,鲜薯个数受积温、年均温的影响,单株产量主要受平均温的影响,木薯的收获指数则受平均温、降雨量、海拔的综合影响。各试点适宜推广的品种分别为:勐海县SC124、SC205,沧源县GR4、SC124,元谋县SC124、SC8,畹町镇GR4、GR911,隆阳区SC205、SC5,元阳县GR4、GR911。  相似文献   

2.
4种农药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的苗圃防效试验结果:参试农药对棒孢霉落叶病和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以百菌清最好,防效分别达到80.05%和74.12%,显著高于其它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3.
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云南河口地区发生为害。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  相似文献   

4.
2008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通过对云南河口及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定点观察和分期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在以较快的速度蔓延、发展;同时对病害与橡胶树物候、气候条件、品种、树龄和立地环境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5.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蓝莓Vaccnium uliginosum种植地发生的多种叶部病害,采用ITS保守序列测序和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致病病原微生物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蓝莓黑斑病、叶腐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依次为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大毛霉Mucor mucedo、巨腔茎点霉Phoma macrostoma和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6.
对绿色木霉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生测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棒盘孢、茄链格孢、出芽短梗霉、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以上不同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6%、86.5%、94.8%、91.4%、86.3%,抑菌活性成分在80℃以下较为稳定,pH值在6-7之间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棒孢叶斑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病害发生及分布 橡胶树棒孢叶斑病于1958年在印度的橡胶实生苗圃首次报道,1960年在马来西亚缺铁的芽接苗圃中发生,当时认为是一种次要的叶病。以后在尼日利亚(1969年)、印度尼西亚(1980年)的橡胶苗圃相继报道本病发生。1975年春季,马来西亚一个5年生的RRIM725胶园越冬后的新叶上发生本病,6月又发病造成第2次落叶,引起了植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黑团孢簇(Periconia Tode exFr)能使多种热带作物发生病害;它不仅为害橡胶和木薯,而且为害高梁等禾本科作物。目前广西、云南的橡胶树均有黑团孢属叶斑病发生,轻者引起胶苗和大树冬梢落叶及梢枯;重者发生枝枯或胶苗死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世界各地黑团孢簇病害的研究结果,对认识和防治此病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君子兰炭疽病病原为盘长孢菌。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色胶质黏液。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红紫色或暗紫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并稍有凹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呈现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侵害。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0月,针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凯里基地的多种树木的病虫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进行调研,ITS保守序列测序和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病原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条纹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rgatula、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ni、茶茎点霉Phoma camelliae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所导致的真菌病害分别为八角金盘炭疽病、罗汉松叶尖枯病、鹅掌楸匍柄霉叶斑病和山茶褐斑病。同时发现榆凤蛾Epicopeia mencia和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两种害虫。  相似文献   

12.
洛阳市牡丹病害种类及其症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牡丹园实地调查、室内病菌形态观察等,判别、鉴定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叶部真菌病害9种,以叶霉病Cladosporium paeoniae、黑斑病Alternaria spp.、腔孢叶斑病Hainesia lythri为害严重,偶尔能发现受病毒病感染的叶片;根部真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以根腐病Fusarium solani发病最重;茎部真菌病害6种,以腔孢叶斑病H.lythri和溃疡病Botryosphaeria sp.发病最重。依据病害症状,编制了牡丹叶部、根茎部真菌病害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木薯渣是淀粉厂的下脚料,主要用于生产饲料、植酸酶等,目前还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每年废弃量巨大,严重污染环境。如何利用这些废料,服务于社会,是重要的科研课题。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木薯渣酒精生产新工艺,以克服木薯和木薯渣混合生产过程中酒精能耗高、污染重的缺点,提高木薯渣和酒精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浙江省景宁县上山头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叶斑病Cercospora rhododendri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DJ-1,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试验证明该病原菌为云锦杜鹃叶斑病致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病原菌为芦笋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为适宜,该病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最佳碳源和氮源为甘露醇和甘氨酸;病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果糖,最佳氮源为甘氨酸;当pH为8.0时,病原菌菌丝及分生孢子产生量为最佳;光照12 h+黑暗12 h交替条件下菌丝及产孢量为最佳;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0℃,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本研究为芦笋拟茎点霉在浙江省内引起云锦杜鹃叶斑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采用系统观察方法对红河流域木薯主产区木薯褐斑病发生和流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害在木薯生长前期5月份开始发病,生长中、后期的7月份后病情呈明显上升,9、10月份达到最高峰,危害率达100%,病情指数20.50~30.77;下游区域的病情中游上游,病情的周年消长和区域性差异主要是降雨量和湿度的影响;高海拔区域(350~400 m)病情高于低海拔区域(250~300 m),这与高海拔区域气温相对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喀拉拉(Kerala)大约42%的农场主拥有的土地不到0.2公顷。木薯同许多作物(例如芋属、菠萝和香蕉)混种。在这些小种植园中很少施用商品肥料,80%以上的木薯农场普遍仅施用家畜粪肥和草木灰。为发展适宜的农业技术,对木薯的间作制度进行了试验,所用的间作物有绿豆、花生、玉米、大豆和向日葵。试验结果,花生+木薯获得的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7.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近年来,叶斑病已成为沈阳市银杏树的常发病害,严重影响了银杏的观赏价值,甚至引起银杏死亡。为了明确沈阳市内银杏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集了市内银杏发病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沈阳市银杏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生物质人造板的制备工艺路线,以木薯秆(芯层)/木薯渣(表层)质量比、板材密度以及施胶量为试验因素,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各工艺因素和生物质人造板相关理化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木薯秆与木薯渣质量比为3:l、板材密度为0.7g/cm~3、施胶量为18%,制备的生物质人造板类似于普通刨花板,其性能技术指标达到了GB/T4897—2003《刨花板》中规定的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用板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橡胶黑团孢属叶斑病在197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George F·weber曾进行过调查和报导。在1975年冬印度小苗发生过流行。 橡胶黑团孢属叶斑病在我垦区78年初观察橡胶炭疽病时,病叶上同时肉眼可见此病的孢梗,曾误认为是炭疽病的后期伴  相似文献   

20.
魔芋为西双版纳橡胶林下选种的经济作物之一,2017年8月,东风农场和橄榄坝农场橡胶林下种植的魔芋出现病害死亡,经田间调查和对魔芋叶片、茎感病组织采样作病原鉴定结果,认为致使魔芋发生软腐病的病原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发生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