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人工红松林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为珍贵造林树种之一。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东北地区人工栽植了许多红松。但出于树种单一,造林及经营措施不宜等弊病,随着大面积人工红松林相继成林,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亦日益加重。草河口林区是我国研究人工红松林的重要基地之一,境内生长有国内林龄最大的人工红松林。几年来,我们以草河口林区为中心,对辽宁东部山区的人工红松林病害做了一些调查和采集工作。为了系统地了解辽宁人工红松林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也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蓄积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吉林省长白山区1 078块人工红松林小班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选用12种3参数的生长模型对蓄积生长进行模拟,并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最后以模型外推检验其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人工红松林经历"缓慢—旺盛—缓慢"的生长阶段;理论生长方程Richards模型和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这个过程,拟合精度较高,生物学意义较好;拟合的生长曲线呈现慢生树种典型的"S"形。对蓄积生长模型求导计算出连年生长量模型,表明人工红松林分在29a附近时蓄积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蓄积生长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的生长过程,可为森林生长预测和经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草河口"红松林"是享誉国内外优质高产的人工红松林,也是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林业工作者经过50年艰苦卓越的努力而建立的面积与蓄积均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红松林。这片红松林总面积287.7hm2,地理位置独特,是研究人工红松生长规律及其各项效益理想的实验基地。文章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以便更好地经营管理和保护好草河口"红松林",发挥它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艾婷婷  姚博 《防护林科技》2013,(1):44-45,49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基本上可分为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和人工营造的同龄阔叶红松林等3种类型。文章对这3种人工阔叶红松林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 ,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 ,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 ,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 ,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人工红松林,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人工红松林杈干与经营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工红松林杈干形成机理,提出人工红松林杈干综合控制技术,对已发生杈干的人工红松林,可根据不同培育目的,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及控制技术,提高人工红松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开展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套种红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红锥其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成活率达90%~94%,而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套种红锥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中度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0.6对套种的红锥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红松是天然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人工更新的主要树种。截止1987年底,朗乡林业局营造人工林110.7万亩,其中,红松林占总造林面积的54.29%,为了探讨人工红松林的生长过程,我们对天然红松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进而探讨人工林的培育前景。一、资料来源朗乡林业局于1987年在小白、胜利、六道沟、三道沟、英山、东风6个林场进行了林木生长量调查,设置样地427块,其中固定样地81块(每块0.1公顷),解析木148株,  相似文献   

10.
毕湘虹  魏霞  邓勋 《林业科技》2006,31(6):18-21
对天然红松林与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及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天然红松林内大型真菌为211种,林木病害主要以立木腐朽菌危害最为严重;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种类为47种,林木病害主要以枝干和叶类病害危害最为严重。单一树种的人工红松林直接影响到大型真菌种类的减少,又形成了适合病原真菌流行的高密度和大面积的适宜寄主,从而造成侵染性病害的严重发生。这说明,真菌生物多样性是随着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影响人工红松林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人工红松林改造成母树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实践证明,采取这一技术既可提高红松种子的产量,又可使人工红松林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红松是我局“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培育后备资源,提高红松林的生长量,我们对皆伐迹地、柞木林下和疏林下营造的人工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由于立地类型、造林方式及郁闭度的不同,红松幼树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异(见表)。  相似文献   

13.
林口林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大。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与严重破坏 ,形成了大面积低、中密度的杨、桦、柞、杂木天然次生林 ,趋向中性和耐荫的硬阔叶林阶段 ,并顽强的、缓慢地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目前仍处在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弹性极限之内。在天然次生林下和林间空隙小生境 ,最适宜红松的更新与生长。当前次生林中缺少红松种源 ,只要在空白生态位上人工栽植红松壮苗 ,保留天然阔叶树 ,并适时适法进行抚育 ,为红松生长创造上方适光和侧方庇荫的环境条件 ,就能尽快恢复接近自然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14.
黧蒴等树种在3种人工松林中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中黧蒴、红桂木、灰木莲和竹节树4个树种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4个树种生长量在不同林分有很大差异:其中,黧蒴在3种林分中的生长量排序为湿地松林 > 加勒比松林1 > 加勒比松2;红桂木在加勒比松林2和湿地松林中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加勒比松林1;灰木莲和竹节树在湿地松林中最高,2个加勒比松林无明显差异。生物量排序与生长量排序相同。同一林分不同树种的生长量存在明显差异,树高和冠幅生长排序为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 竹节树,地径为灰木莲 > 竹节树 > 红桂木 > 黧蒴;总生物量年均增长量排序为竹节树 > 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疱锈病的发生和危害,不仅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枯死。该病最早(1957年)发生在辽宁省草河口地区的人工红松林内。1975年调查了抚顺、丹东、本溪等地的13万亩人工红松林,其中有6万亩发生疱锈病,占总面积的46.1%,  相似文献   

16.
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针对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胸径生长和蓄积增长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但对树高的影响较小;间伐强度的增大会明显促进红松胸径和树高的生长,但是首次抚育间伐会使当年的树高生长量显著降低,以后随林龄的增加树高生长量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中度间伐措施对阔叶树和红松的生长均比较有利,10a生的阔叶红松林实施上层抚育的适宜间伐强度为45%左右;中度间伐的林分由于资源水平适中(主要是光资源),因而有利于林下植被均匀度和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凉水自然保护区4种红松林型下土壤性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始红松林,天然白桦红松混交林,天然白桦人要红松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下土持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土壤理化性质,还是从土壤物质和养分方面考察,白桦红松混交林都较红松人工纯林优越,维护林分土壤地力的功能优于原始红松林;而红松人工纯林较原始松林地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是全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森林开发利用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锐减,如何加速森林恢复的进程,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本文根据多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了红松早期生长特点和各类型采伐迹地更新的过程,并根据森林演替发展趋向,探讨阔叶红松林恢复的措施。全文强调既积极进行人工更新,又要充分利用红松天然更新的潜在力量,并与森林抚育和合理采伐相结合,以期全面加快阔叶红松林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大石头林业局红松林资源丰富,经调查统计,截止2008年末红松林面积共计9590公顷,其中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有565公顷。目前,林冠下人工红松幼林树龄在25年以上的.尚有418.8公顷没有结实。为了推动人工红松幼林管护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就天然次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的生长及单株树干、枝、叶、根生物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为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调整及低产、低质林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诱导阔叶红松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