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2015年8月调查了川西北壤塘县典型草地沙化土地上的植物种类及生物量。调查结果发现,对照草地物种有10科24种,沙化耕地有12科23种,露沙地有草本12科15种、灌木4科5种,固定沙地有14科19种;随沙化程度的加重,物种数量减少、科数量增多,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先变大,再减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对照地沙化耕地固定沙地露沙地(草本)露沙地(灌木),Pielou均匀度指数为露沙地(草本)对照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灌木)沙化耕地。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阜蒙县沙化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阜蒙县沙化土地环境,遏制沙化土地蔓延,该文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阜蒙县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进行监测,发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和沙化耕地均减少,沙化程度减轻,流动沙地在2014年全部消失;沙化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沙化面积均下降,未利用地在2014年全部消失,沙化草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遏制若尔盖草原沙化进一步蔓延,急需开展草地沙化治理模式研究.试验选取若尔盖草原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毯覆盖对两种沙地类型土壤环境、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毯覆盖1 a后,有效提高了沙地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流动沙地中生态毯覆盖的群落盖度和生物量较对照处理的增量高于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生态毯覆盖的群落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20倍和1.19倍,而流动沙地则分别为对照的4.74倍和2.83倍;生态毯覆盖均降低了两种类型沙地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水分,提高了土壤最大持水量;生态毯覆盖对两种类型沙地土壤电导率的改善效果一致,均比对照高0.01 ms·cm-1;半固定沙地中生态毯覆盖和对照处理的土壤容重相同,流动沙地中生态毯覆盖的土壤容重较对照处理低0.02 g·cm-3;生态毯覆盖初期对流动沙地的恢复效果优于半固定沙地.生态毯覆盖对土壤环境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能是由于试验年限较短所致.  相似文献   

5.
一、严重风蚀沙地窄林带小网格式灌木防护林模式 1、立地条件 地形地貌: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或有明显沙化趋势的风蚀沙地。 海拔高度:1000-1400米。 气候:干旱、半干旱。 年均降水量:300毫米以下。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沙化土地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湖南省沙化土地的成因、状况、程度、危害和发展动态,本文采用GPS、RS、GIS等技术调查分析了湖南省2014年的沙化土地现状和治理情况,并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对,分析了监测间隔期内沙化土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湖南省沙化土地总面积58 716.32 hm~2,沙化类型以固定沙地为主,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林地为主。通过有效治理,五年来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9.88 hm~2,固定沙地、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以及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局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仍在扩展,防沙治沙工作还须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康保县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2009和2014年2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对其进行解译,获得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数据,以动态度、沙漠化指数、土地重心迁移、转移矩阵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 083.28 hm~2,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面积均减少,沙漠化指数降低0.003。极重度沙化土地重心向东北迁移19.19 km,重度沙化土地重心仅向东迁移0.57 km。康保县土地沙漠化得到改善,沙漠化程度整体好转。康保县以沙化耕地和固定沙地为主,半固定沙地和未沙化土地多转变为沙化耕地和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动态度为0.47和1.33,面积分别增加2 791.51 hm~2和1 754.73 hm~2。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壤塘县对照地、露沙地、沙化耕地、固定沙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结果发现:1)0~20 cm和20 cm~40 cm土层中,p H值均随沙化程度的加重逐步升高,而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含量则逐步降低;2)不同土层之间同种类型沙化土壤p H值差异不明显;除对照土壤水解N外,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含量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等于(近似等于)或大于20 cm~40 cm土层的特点。3)各种沙化类型中,土壤上层和下层全K含量变化不大,速效K和有效P含量均表现出对照沙化耕地露沙地、固定沙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广东省沙化土地分布特点。从治理的技术可治性以及治理经验、建设基础、经济条件、社会认识程度、自然条件等治理条件对沙化土地的可治性进行分析。藉此,分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化耕地等不同沙化土地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建立沙化土地监测体系进行治理效果、效益等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一、沙化土地现状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前沿地带,区域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化土地总面积27.58万公顷。其中,植被盖度小于30%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风蚀残丘(劣地)、戈壁面积共计20.35万公顷,固定沙地面积为9.28万公顷。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定位监测试验,对干旱荒漠区灌草植被防风固沙、阻沙效应、风蚀和风沙沉降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草植被能显著增加地表粗糙度,是其具有防蚀、阻沙功能的内在机理;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输沙量、风(积)蚀量、沙尘沉降量均大大下降,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其输沙量较新垦沙地输沙量分别下降93.6%和59.8%,绝对风蚀量最大月份,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绝对风蚀量仅为新垦沙地的32.6%和73.4%;沙尘沉降量的分布表现出共同的规律性,降尘均集中在4—6三个月,4月份最大,为总降尘量的1/4~1/2强,在水平和垂直梯度上各月降尘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流动沙丘沙柳分区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荒漠区选取白刺人工造林1~3年的幼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人工造林幼树生长特性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栽植年限的增长,白刺人工造林1~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呈增长趋势;白刺人工造林当年幼树生长较为缓慢,且容易出现干枝现象;2~3年后幼树随着年限的增长,其各项生长指标逐年增大。2)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排序为:半固定沙丘草沙障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丘间地。3)半固定沙地和草沙障地适宜白刺人工造林,丘间地和固定沙地不适宜白刺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科尔沁沙地南缘阿尔乡沙地围封前后植被特征因子和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得出:围封对植被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沙丘顶部影响最大;围封后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的指示植物逐渐衰退,而固定沙地的指示植物逐渐增多;围封可显著提高0~10 cm土壤养分含量,但对11~30 cm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样分析对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沙粒径进行测定,对两类沙丘的沙物质粒径进行对比,分析沙粒的粒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区沙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25~0.05mm范围内,约占总含量的95%左右;固定沙丘地表和流动沙丘0.25mm沙...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沙化土地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变化都有指示意义,为了定期掌握本省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本省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在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监测方法。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连续四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从最近20年5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看,在1999年之前的5年沙化土地是发展的,年均速率达到了2.7%,是有监测数据以来沙化土地发展速度最快的。在其之后的15年保持持续逆转的态势,逆转速率在0.25%~2.3%之间,逆转速度逐步减缓,小有起伏。同时尽管沙化土地总体在逆转,但局部地段仍在扩大,而且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区域陆地面积21.4%,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2.6%,而露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较大,比例较高,沙化土地的逆转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可逆性高。  相似文献   

17.
苏联的流沙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治沙工作始于1880年,但直至十月革命后才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经验:机械沙障和植灌种革措施阻止铁路沿线流沙的侵袭;林牧结合的植物治沙,固定了流沙,繁荣了畜牧业,实现沙地植被的永续利用。不同的生物气候带采取不同的措施:草原区设置防护林带,实行草田轮作制,既防风固沙,又改良沙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在半荒漠区采用植物固沙,固沙初期设置机械沙障保护植物;荒漠区利用飞机或汽车混播乡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并与放牧、种植业相结合。文中还对苏联治沙的历史和科研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ongting Lake Area Using GIS  相似文献   

19.
用WP4露点水势仪观测不同固定程度沙地上油蒿叶水势日动态,同时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油蒿叶水势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样地油蒿的叶水势均在5砄00最高,之后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强,叶水势逐渐降低,直到中午13砄00左右达到最低值,此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叶水势又逐渐开始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油蒿叶水势变化主要受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影响,大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水分对油蒿叶水势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午13砄00以前3种沙地油蒿叶水势的基本情况是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而15砄00~17砄00这段时间3种沙地油蒿叶水势与中午相反,这主要是由不同固定程度沙地上油蒿植株的年龄差异及浅层土壤水分自身的差异导致的。在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较高的情况下,流动沙地上油蒿植株吸收水分的能力最强,而固定沙地上油蒿植株的吸水能力最弱,加之固定沙地自身匮乏的土壤水分条件,必将导致固定沙地上油蒿群落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