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际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及纯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了四种方法对红松和长白赤松土壤根际土壤微生物DNA进行了提取,同时分别采用了三种方法对所提取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粗DNA进行了纯化,并且对不同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以SDS为基础的含有1.0%(w/v)的高浓度NaCl的蛋白酶K法。这个方法可有效地去除腐殖酸和其它杂质。由于透析法能够积极有效地去除粗DNA中的棕色物质和腐殖酸,所以非常适合纯化根际土壤微生物DNA,而且纯化产物进行PCR扩增时效果很好。此外,挤胶法由于其经济有效的优点,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纯化根际土壤微生物粗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及其 PCR 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方法对广东省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的样地土壤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通过 PCR 扩增,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对整个 PCR 扩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更加方便有效,当土壤样品量比较大时,直接提取法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在土壤微生物的 PCR 扩增实验中,加入2μl 的 BSA,可以有效地抑制腐殖酸等对后续 PCR 扩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分离培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只能反映极少数微生物的信息,种类只占土壤微生物种类总数的0.1%~1%,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的鉴定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着重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意义及目前的采用分子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尤其以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分析方法更为精确和快速,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养分变化分析*肖育贵胡震宇(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前言本文通过对四川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及养分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林型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年动态变化及养分含量均表现出差异性。在紫色土中...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宏基因组技术可以从海洋极端环境中直接提取基因组DNA,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实验室培养,可以更好地研究海洋微生物。首先,概述了海洋微生物和宏基因组学。其次,重点阐述了宏基因组学在海洋微生物新型酶、代谢产物、功能筛选和测序筛选化合物以及在海洋微生物石油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海洋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子技术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土壤功能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过去研究其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成为一个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现在可以同时对可培养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研究,解决了传统培养方法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成龄转JERF36基因银中杨——抗逆1号杨试验林进行连年生物安全性监测,评价抗逆1号杨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为评估转基因杨树及转基因植物土壤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以11年生抗逆1号杨、非转基因银中杨对照、林下杂草、林下土壤、试验林旁行道树下杨树实生苗叶片、土壤中筛选出的卡那霉素抗性菌株为材料,采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外源基因JERF36稳定性及水平转移潜在性,利用稀释平板法对9~11年生抗逆1号杨与非转基因杨对照林地的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外源基因JERF36在抗逆1号杨中稳定存在,林下杂草、林下土壤、试验林旁行道树下杨树实生苗叶片、土壤中筛选出的卡那霉素抗性菌株的DNA样品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9~11年生抗逆1号杨与非转基因对照间林下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间的抗逆1号杨和非转基因对照的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均略有差异且趋势一致,其中6—8月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为9年生>10年生>11年生;9~11年生抗逆1号杨和非转基因对照林地土壤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各年变化趋势一致,在树木...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桥  王龙龙 《绿色科技》2013,(8):203-205
指出了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养分释放、能量转移等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一直在研究中。从最初的平板培养法到现在的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在一点一点改进,结果越来越准确。高通量测序现在能一次对成千上万条DNA进行测序,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时间和技术成本。在简要阐述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培养到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对开展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历来栽培面积和产销量占世界第一,四川省的栽种面积和产销量在全国居第一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油桐栽培区域已由平地向丘陵、山地发展。山地桐林面积日益扩大,进行海拔高度对油桐生长和结实影响的研究,可以为油桐主产区进行山地经济开发规划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我们于1982~1986年在四川省万县设点观测,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枝子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胡枝子是一种起源于东亚的多年生豆科植物.耐旱、耐酸、耐瘠薄、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饲用灌木树种。本文介绍了胡枝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抗性强的特点.综述了胡枝子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国内外对胡枝子在优良品种选育、发芽和种植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建议对胡枝子的刈割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饲用型胡枝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松树和杨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3号降解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国涵 《林业科学》1991,27(4):452-456
三北防护林地带,食叶性害虫经常暴发,使用灭幼脲3号(简称灭幼脲)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应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油松林和杨树(小美旱、黑杨)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的降解转化的研究。一、实验方法 (一)灭幼脲在不同树种林下土壤中消失动态 1987年6月2日于北京西郊人工杨树(小美旱、黑杨)林内,每亩喷25%灭幼脲胶悬剂40g杀灭杨毒蛾等,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多点采集土样,到8月1日止。1988年5月4日于陕西韩城雷寺庄林场,在喷杀松毛虫的10年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主要在山东省冠县毛白杨林场进行,研究了毛白杨片林的林分生长规律、生物量积累及它们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生长量在不同土壤上差异甚大,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壤质褐潮土>夹淤沙壤质潮土>通体沙质潮土>粘质褐潮土>风沙土;毛白杨片林数量成熟龄在壤质褐潮土为13a以后,其它几种肥力差的土壤为7-9 a;壤质褐潮土上毛白杨林速生期持续12 a以上,其它几种土壤为4-9 a。据观测毛白杨片林粗生长高峰期显著,5月份粗生长占全年总量40-60%。高生长高峰期持续期较长,为6-7月。毛白杨片林生物量积累随林龄增大而增加,尤其2-10 a增长速度最大,10-14 a以后生物量积累也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15.
Kauri Agathis australis, an iconic tree of New Zealand, is under threat from an introduced disease‐causing pathogen provisionally named Phytophthora ‘taxon Agathis’ (referred to as PTA). This soilborne, Pythiaceous species belongs to the Chromista and causes a collar rot resulting in yellowing of the foliage and thinning of the canopy, which eventually causes death of the infected tree. The management and containment of this pathogen requires rapid and reliable detection in the soil. The current method for soil detection utilizes a soil bioassay involving lupin baits and soil flooding in a process that takes between ten and twenty days. We describe a real‐time PCR assay based on TaqMan chemistry for the specific detection of PTA, which targets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 of the nuclear ribosomal DNA. This TaqMan real‐time PCR assay could be used with DNA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bulk soil samples to enable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PTA within soil.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2 fg of PTA DNA from pure culture, or 20 fg in the presence of DNA extracted from soil. The assay was validated using soil samples taken from a PTA‐infested site and soil spiked with a known concentration of oospores. We conclude that the TaqMan real‐time PCR assay offers a more time‐efficient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PTA in soil than exis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培育措施能显著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够改变土壤特性,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竹林生产力。文章综述了传统培育措施、林分及群落结构调整、土壤改良调控等一系列竹林培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影响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果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对鲜食水果裂果的研究进展,从果实的形态解剖特性、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矿质营养元素与平衡等方面阐述了裂果发生的机理。认为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可造成裂果;缺钙、钾等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提出了预防裂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桉树生态化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水 《桉树科技》2005,22(2):41-45
天马国有林场采用不炼山劈草带造植桉树试验,结果表明:它既可解决传统炼山造林中存在的火灾隐患,水土流失,养分降低等问题,又能节约造林成本,提高土壤肥力,保存物种多样性,维护林地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是“保护性耕种技术”在林业中的实践,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