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盐碱地影响林木生长及抽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试验得知,河北省盐碱地区,除有害盐分障碍林木生长以外,土壤粘重、透气性差等,也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原因,有的导致抽干,通过整地等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加速林木生长,减少抽干;另外,盐碱土脱盐之后土壤产生碱化现象,碱化土对林木破坏性很大,可以选择抗碱性强的树种、地面盖沙和用紫穗槐与乔木混交造林等措施,减轻碱化,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地区受地势低平、海水易内侵、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大量盐碱地,对该地区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意义。文章综述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成因、盐分主要构成、盐胁迫对植物尤其竹类植物的影响,以及竹类植物在滨海盐碱地应用种植情况,认为竹类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生态及经济价值,在滨海盐碱地有种植先例和研究报告,种植技术成熟,可以通过筛选、引种、驯化耐盐碱竹类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乌盟后山地区营造的大量林木,对防风固沙,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该地区土壤干旱缺水,再加上抚育工作跟不上,人们对天然降水利用不够,重造轻管,造成现有林木生长不良,提前衰退或枯梢死亡。为确保其造林成活后林木稳定生长,加强综合抚育管理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中耕松土除草 1.中耕抚育季节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进行中耕抚育,既能做到去除杂草,又能提高土壤在雨季接纳天然降水能力,促进林木生长 。 2.中耕抚育方式及深度 中耕松土除草方法根据造林前整地方法而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持水量等指标皆高于杂木林。择伐上层林木栽植的红松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皆伐造林和直接林冠下造林者好。中度抚育间伐的森林经营措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林木耐盐力测定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的耐盐力多由实栽方法测出,它虽客观实际,但它只能代表立地土壤的耐盐能力,并不适于其他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和组成,是随气候、土壤水、气、热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很难测出某一特定数字做为某林木的耐盐力,必须正确锁定土样的采集地段、采集时间、采集部位和次数.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抑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一系列造林抑制土壤返盐的试验表明:林分郁闭度与抑盐作用正相关;林木对其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有抑盐作用;农田林网对抑制土壤返盐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木抑制土壤返盐的原因.提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造林,同时配合良好的水利建设,是抑制土壤返盐,延长土地利用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杉木通过间伐 ,可以改善杉木林的生长环境 ,促进保留下来的林木速生、优质、高产 ;同时 ,还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小、中径材和薪柴 ,使生长周期较长的杉木林较早地获得经济效益。杉木林抚育间伐 ,要注意掌握“三适”要点 ,即 :适时、适法、适量。适时 杉木林在一个轮伐期内 ,需抚育间伐 2~ 3次。适时掌握首次间伐 ,对于林木的生长影响极大。间伐过早 ,不仅不能促进生长 ,反而受到影响 ;间伐过迟 ,则林子衰退 ,难以恢复生机。确定杉木林首次间伐的时间 ,可以据林子三个方面的外貌特征来判断 :( 1)幼林郁闭 2~ 3年后 ,树冠投影面积占林地总面…  相似文献   

9.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包括林地和林地抚育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是水分、养分供给的基质。通过林地管理,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质疏松、通气透水性改善,使土壤生物活跃,土壤肥力提高,从而有利于林木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地促进林木生长。林木的抚育管理原本是指对林木进行修枝、摘芽和除孽等,在河北坝上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水分蒸发量大,因此,对尚未郁闭的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最重要的措施是进行埋土防风,预防冬季冻拔危害和春季生理干旱。  相似文献   

10.
<正>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情况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地下水位浅并且为成水,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差,只有少数耐盐碱树种能够存活,严重制约了林浆纸一体化进程。开展杨树引种及配套技术研究,既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丰富黄河三角洲地区树种资源,促进三网绿化工程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used the Yellow River Delta (Dongying section) as our study area to address the project of “Thre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3.
在福清市龙高半岛667hm2的围垦6一18年的重盐碱地上采用造林前(3一5个月)整地,选择抗盐碱害的粗枝木麻黄容器苗造林,并采用浅植高培土造林和保护幼林地杂草植被的抚育等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50%一68.7%,造林成活率由8%提高到85%一88.5%。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树种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台田上,布置小胡杨纯林、白蜡纯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4种树种配置模式,对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树木生长和土壤水、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白蜡、刺槐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上造林均能成活,成活率达92%~98%。混交配置模式对树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于纯林,其中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好于白蜡×刺槐模式。与CK相比,4种模式均能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土壤盐分,调控土壤温度,防止盐分表聚,4种模式间比较顺序是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白蜡纯林>小胡杨纯林。可见,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可作为该地区防护林营建的首选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晋西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提出土石山次生林区应实行“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植被恢复策略。在土层浅薄、坡度较陡的生态脆弱地段,需要进行长期的植被封育;在土层深厚而且坡度平缓地段,可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包括人工抚育,以及补植或补造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等。当前土石山区次生林经营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林分质量,加强管护力度;黄土丘陵区应该实行封山禁牧或轮牧、围栏圈养以及陡坡地退耕等措施,这是植被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黄土丘陵区恢复和建设森林植被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只有转变农村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长期坚持植被封育和保护为主的策略,结合人工营造乡土树种为主的森林群落,晋西黄土高原地区才有可能恢复原来的森林植被景观,真正实现该地区的植被重建和水土流失的根治。  相似文献   

16.
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土壤盐碱化极其严重,因此对于该工业基地的四号路绿化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景观设计,而是如何做好盐碱地土壤改良、采取何种排盐措施、选择哪些耐盐碱植物以及如何栽植养护管理的问题。文章在借鉴一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四号路绿化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实际经验,详细阐述了四号路的立地条件以及排盐技术措施,以期与业内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7.
以现有人工纯林地力普遍衰退,林分总体质量下降为背景,从分析宁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入手,分析总结较优的混交造林模式和选择适宜造林树种,以优化造林模式,增加阔叶树造林面积,利用阔叶树在林地养护、地力保持、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诸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和优化宁化国有林场树种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河南黄河下游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入手,在深入分析研究林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树种、湿地资源潜力和木材、经济林产品和森林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综合开发应采取的对策,同时对河南黄河下游林业综合开发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