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猴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一年生猴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00mmoL/L、300mmoL/L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幼苗叶片的SPAD值、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香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和香樟幼苗叶片的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MDA值显著提高(P0.05);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猴樟和香樟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猴樟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香樟的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的综合评价值D均高于香樟。实验结果表明,猴樟和香樟幼苗均能耐低浓度盐碱胁迫,猴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核桃抗寒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晋RS-1系核桃砧木、中林1号、鲁光、晋香1年生枝条为试材,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处理,分析低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系)核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核桃品种SOD活性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晋香和鲁光的SOD活性呈现出"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晋RS-1系和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单峰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晋RS-1系呈现出"降—升"的双峰曲线趋势,鲁光及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3种高山杜鹃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5);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则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白杜鹃与其他2种杜鹃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5);3种高山杜鹃叶片MDA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强,大白杜鹃叶片MDA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白杜鹃与迷...  相似文献   

4.
土壤铅污染对小白菜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材料,探讨了土壤铅污染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SOD、CAT和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东京野茉莉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铜、镉对其生长发育、抗氧化酶系统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京野茉莉幼苗在铜、镉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苗高、地径月生长量逐渐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随着铜处理浓度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而在镉胁迫下,随镉处理浓度增加,POD、MDA先降后升,CAT、SOD先升后降.重金属铜、镉对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研究其生理机制,为筛选和利用具有优良耐盐性状的园林植物提供依据。设置对照(0)、0.3%和0.6%3个土壤Na Cl浓度水平,测定植物的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植物的耐盐性,并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在0.3%盐浓度的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呈现递增的趋势;龙船花的脯氨酸含量上升,红背桂下降,朱蕉则先降后升;红背桂与龙船花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递增,朱蕉先升后降;龙船花和朱蕉的MDA递增,红背桂先降后升。(2)在0.6%盐浓度的胁迫下,红背桂的叶绿素含量上升,其它2种植物先升后降;3种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先升后降;龙船花和红背桂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朱蕉先升后降;龙船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其他植物上升;龙船花的MDA持续递增,红背桂则先降后升,朱蕉先升后降。(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表明:0.3%和0.6%盐浓度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生理指标得分均为红背桂朱蕉龙船花,植株苗期的生理指标对盐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灵敏,可以用于鉴定植物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将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白花牛角瓜(Calotropis procera)成年植株的离体叶片置于不同的低温(15、10、5、0、-5、-10℃)条件下处理,以室温(20℃)为对照,测定分析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波浪形变化,且在-5℃时达到高峰;MDA含量总体先升后降,在15~5℃温度范围内,积累量最大;SOD表现为先降、后升、然后再降的曲线变化,而POD变化更复杂,但两种酶的活性基本都是在5℃上升至最高点。初步认为牛角瓜对低温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其耐受力相对较差,一般5℃左右损伤已较大。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巨桉12个种源8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细胞膜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巨桉茎叶中膜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是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能较好地反映巨桉家系抗寒性的相对强弱.生长性状和IUFA值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IUFA值与纬度相关性显著,与其它因素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杉木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生理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各种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探讨抗氧化酶活性与杉木耐低磷能力的关系,揭示低磷胁迫下杉木养分吸收的适应机制,阐明杉木体内生物大分子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磷浓度(0、0.25、0.50、1.00 mmol·L~(-1))Hoagland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试验,测定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以及测定杉木幼苗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结果]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杉木幼苗中SOD活性、CAT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先升后降,根系中POD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先降再升后降,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先降后升。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吸收利用营养元素有显著影响。杉木苗根系所含的Mn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Al和Cu先降后升,Fe和K则有所下降,Ca先升后降。此外,杉木叶片中Fe和Mn的积累量呈降低的趋势,Cu和K先升后降。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组织在3 367、2 924、1 736、1 630、1 380、1 150 1 000 cm~(-1)处特征峰吸光值影响不同。[结论]低磷胁迫下,杉木幼苗的根系和叶片会通过改变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抑制MDA形成,降低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破坏,通过增加对其他养分元素的吸收来规避损伤以及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来适应低磷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自然臭氧熏气环境,在OTC内设置了4个臭氧水平(E20:过滤大气,臭氧体积分数约为2×10-8;E40:自然大气,臭氧体积分数约为4×10-8;E80:臭氧体积分数约为8×10-8;E160:臭氧体积分数约为16×10-8),测定了山杜英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山杜英幼苗在大多数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且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降幅增大;E20和E40处理的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而在E80、E160臭氧处理下,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MDA含量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12年生樟树不同处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6~7年生樟树,采用一年内春秋2次截根+ABT生根粉处理,移栽成活率可达91%;10~12年生樟树,隔年截根+ABT生根粉处理,移栽成活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12.
樟树叶及天竺桂叶的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樟树叶、落叶、花及天竺桂叶的精油,用杯碟法测定了2种植物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2种精油对应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樟树的落叶含精油最高,可达0.52%,天竺桂鲜叶含精油量达0.53%;樟树叶精油对4种供试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天竺桂精油对青霉无抑制作用;樟树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0 μL/mL,2.500 μL/mL,0.625 μL/mL,1.250 μL/mL;天竺桂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 μLm/L,2.50 μL/mL,5.00 μL/mL.  相似文献   

13.
猴樟与香樟苗期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样调查猴樟和香樟1年生实生苗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5 cm的Ⅰ级侧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并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猴樟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14.
15.
肉桂藻斑病是一种在福建省华安县肉桂林中发生十分严重的病害,是由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 virescens引起。从3月上旬至10月上旬病原以游动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以孢子囊在病叶上越冬。该病属于单循环病害。在病原侵染初期分别用1%波尔多液、50%托布津和50%多菌灵做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66.2%、45,9%和33.8%。  相似文献   

16.
银木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银木的播种繁殖技术,对实现银木的引种、繁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芳樟离体繁殖体系。采用0.1%HgCl_2溶液对芳樟新生嫩茎进行消毒,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0min。1mm茎尖的成苗率达到85.3%,在附加BA0.5mg/L、GA_30.2mg/L、IBA0.2mg/L的MS培养基上,芳樟的增殖系数可达15,试管苗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香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较高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利用香桂种子繁殖育苗发芽率低,且对香桂种子繁殖技术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本文对播种繁殖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通过对比实践操作,发现播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大,当年8月~9月播种和次年1月播种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香樟新品种'涌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涌金'系香樟种子变异种,叶、花呈金黄色;初生新枝为嫩黄色,半木质化后为浅红色,后转鲜红色;幼果果皮呈淡黄色,果柄果梗呈黄色.由于该品种叶、花艳丽,枝干夺目,并有季相的色彩变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前景,适宜作园林景观树、庭院树、行道树和四旁树种.  相似文献   

20.
在雷州半岛建立固定样地进行对樟树物候观测,研究樟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规律,为樟树人工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