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6年5~8月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两次系统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560头,隶属6纲22目。其中弹尾目、蜱螨目、膜翅目和啮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为常见类群。通过4块样地对比可得出:天然次生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类群数和个体数也随之减少;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有比较高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两类林分在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分布上有较大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2.
以4块5000m2的植物群落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优势树种胸径结构及群落时间格局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目前处于恢复期。季节雨林的两块样地年龄比较接近,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1略高于样地2,这是由二者所处的小地形差异引起的。而山地雨林目前处于近成熟阶段,其两块样地的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4明显低于样地3,这是由其群落本身处于恢复期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2006~2007年,对济南市龙洞地区进行了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在调查地区4个样地共获得各类土壤动物样本5178头,隶属于4门8纲,共16个类群。通过分析该地区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水平分布和季节动态特点,结果表明: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纲属于该地区的优势类群;倍足纲为常见类群;鳞翅目、鞘翅目、双尾目等12个类群为稀有类群。不同样地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地温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影响较大。同时也对各样地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和均匀度指数E进行了分析。各样地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在0.44~0.79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萌生植物的物种组成、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及样地内具有萌生现象的木本植物(胸径≥1 cm)为研究对象,统计样地萌生植物的萌生数和萌生率,并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将植物的萌生现象分为两类:萌条和分支。[结果]表明:样地具有萌生现象的木本植物共有260种,隶属58个科142个属,科、属、种数量分别占样地植物总数的93.5%、91.6%与89.7%;萌生个体数最多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九节、厚壳桂、卵叶新木姜、钟萼粗叶木、钮子果;除厚壳桂、尖峰岭锥外的其他植物,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均不超过0.05%。植物的萌生现象与海拔极显著相关(P0.001)。[结论]作为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占优势的更新模式之一,萌生更新不仅是树种对生态位占据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对群落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后期还可以对样地萌生现象受台风干扰后的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择伐强度经营试验初期土壤 C、N含量及其储量 ,结果表明 :原始热带山地雨林土壤 C、N背景值分别为 10 8.91t· hm-2 、9.58t· hm-2 ,表层 50 cm土壤 C储量占深 10 0 cm土层 C储量的 77.6 % ,相应的 N储量占 73.8% ;30 %、50 %择伐强度经营 5个月后林地土壤 C储量分别比原始林降低 4 .5%和 5.3% ,但 30 %强度经营林地土壤 C/N接近未采伐的原始林。结果可作为对热带山地雨林选取持续经营模式的动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幼苗库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同年龄林隙内幼树和成树的个体密度变化也不大。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在大林隙和成熟林隙内明显高于小林隙和幼龄林隙。依据林隙树木幼苗数量变化的差异 ,可将林隙填充者分为 4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7.
勐腊县傣族“龙山”森林植被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2月对勐腊县傣族"龙山"林进行了样方调查.分析了其森林群落结构的现状及组成,认定其为残存的半原始片断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以热带季节雨林为主.傣族"龙山"林仍保持了热带季节雨林的外貌结构特征和基本种类组成.但随着人为干扰的加剧,"龙山"热带季节雨林的群落结构已变得不完整,植物丰富程度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片段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雨林成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先锋植被类型替代.  相似文献   

8.
山地雨林是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森林类型。通过样地调查 ,从群落的外貌、植物组成、层次结构、生态学等方面分析了普文山地雨林的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 ;还研究了由于受不同海拔高度和地形条件导致的水、热变化以及群落的生态异质状况 ,进一步说明了山地雨林的地带性特点 ,为本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潜力发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地震次生灾害对土壤动物的影响,2008年11月在四川彭州银厂沟内分别选取泥石流、滑坡2个次生灾害区样地和2个柳杉林对照样地,对4个样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个次生灾害区均未发现大型土壤动物,对照区共有大型土壤动物196只,隶属3门7纲17目36类(科),平均密度为65.34个·m-2;次生灾害区共调查到中小型土壤动物232只,隶属3门4纲6目26类(科),平均密度为3 222.22个·m-2;对照区共有中小型土壤动物2 747只,隶属3门7纲9目64类(科),平均密度38 152.78个·m-2;次生灾害区中小型土壤动的类群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均匀度指数E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主要是因部分稀有类群的消失和群落密度的下降;与对照区相比,次生灾害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湿生性种类的个体百分比下降,旱生及中生性种类的个体百分比增加;次生灾害区与对照区间的群落相似性低于2组样地内部不同样地间的相似性.地震次生灾害对土壤动物,尤其是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强烈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们积极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及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菌则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因此,了解土壤中细菌的生态分布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工作属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本底调查的一部分,目的是了解尖峰岭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中细菌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土壤物理性质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各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明显,其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变化范围为10.810 48.650 m,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范围为10.2%87.8%,表明各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孔隙度和持水特性有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存在小尺度(<10 m)的空间异质性;(2)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物理性质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土壤各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斑块性,各物理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一致性,地形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因2012年左右台风干扰形成的林窗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甲烷通量的原位观测试验,测定林窗和林下凋落物质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酶活性及其他土壤理化指标,运用最佳结构模型研究土壤甲烷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林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林下的差异。结果表明: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表现为甲烷吸收,林窗和林下的年平均甲烷通量分别为(-0.37±0.26)和(-0.36±0.24)nmol·m^-2·s^-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呈现旱季高雨季低的特征。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结构模型表明,全年和旱季的林窗与林下土壤甲烷的主要调控因子均为土壤含水量,但雨季土壤甲烷调控作用最强的因子是土壤温度。结果表明,因台风形成的6个林窗短期对土壤甲烷通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具有旱季大于雨季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砂仁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国内现有的砂仁种植模式,并对主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热带雨林+砂仁模式对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各类杂木次生林+砂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砂仁产量; 杉木+砂仁、橡胶+砂仁种植模式具有改善土壤肥力、促进间种树种生长等优势。西双版纳有着相当数量的次生林、橡胶林、竹林等,把砂仁种植从热带雨林中转移到雨林外种植同样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滇西南地区蚂蚁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研究了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在16块样地中采获蚁科昆虫11亚科57属188种,不同样地蚂蚁群落的物种数5-72种,个体密度12.5-1234.0头/m2,优势度指数0.0887-0.7024,多样性指数0.7978-2.9355,均匀度指数0.2514-0.7170。沟谷雨林蚂蚁物种最丰富,苔藓常绿阔叶林物种最贫乏;橡胶林蚂蚁个体密度最高,苔藓常绿阔叶林个体密度最低;山地雨林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柚木林蚂蚁群落优势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拥有最丰富的稀有种,最有保护价值;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苔藓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也有一定数目的稀有种,保护价值较大。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伐方式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3种采伐方式(重复采伐、径级择伐和采育择伐)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采伐后(20~25年)的山地雨林恢复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小径级(胸径<10cm)的长寿命先锋种增加;与老龄林相比,径级采伐和采育择伐没有增加伐后林中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3种采伐恢复林中幼树和小树的物种累积速度低于老龄林;森林采伐后恢复群落中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胸高截面积显著低于老龄林;伐后林群落中胸高截面积减少最多的为采育择伐,其次为径级择伐和重复采伐;森林采伐恢复群落内长寿命先锋种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胸高截面积均增加,而后期耐荫种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小;采育择伐在短期降低了森林木材蓄积量,但没有显著改变群落中功能群组成,因而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多样性分析发现,各样地中的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0 42种,个体密度0.0 1 805.6头·m-2,多样性指数02.285 5,均匀度指数0.251 0 0.873 6,优势度指数0.147 0 1.000 0。其中海拔1 200 m沟谷雨林的蚂蚁物种丰富度最高(42种);海拔1 450 m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2.285 5),优势度最低(0.147 0);海拔2 960m高山松林均匀度指数最高(0.873 6);高海拔的针叶林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优势度最高。北坡分布的物种稀少,南坡物种丰富;群落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海拔和植被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结论]嘎隆拉和墨脱河谷生境存在明显差异,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和植被的更替而降低的规律,但在南坡下部和中部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热带和温带物种的聚集群,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Multi-Domain Effect)。植被、海拔和坡向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7.
Forest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 south Chi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Introduction The tropical area of southern China is climatically and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Asia, including southeastern Xizang (Tibet, lower valleys of the southern Himalayas), southern Yunnan, southwestern Guangxi, southern Taiwan and Hainan Island. The largest tropical area still covered by forests is in southern Yunna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ern Yunnan were little known until the late 1950s because of poor access except for some brief descrip-…  相似文献   

18.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对降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3a对同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COD、NH4^+-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Ⅰ类标准;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其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Zn、Mn、Pb含量相对较高,水质迁移中以溶解、水解及氧化为特征;在降雨一径流水循环中,山地雨林冠层减少降雨中COD、NH4^+-N、酚、Zn、Cd、As、Ni、Fe浓度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