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标本查阅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共14属57种9变种,其中具观赏价值的有43种3变种;在水平分布上以粤北最多,垂直分布以海拔800 ~ 1000 m之间最多;属、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同时探讨了野牡丹科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对其保护及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评价野牡丹科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东莞市林业科学园内栽培的 16种野牡丹科植物的适应性、观赏性和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适应性、典型观赏价值、特殊观赏价值、抗逆性4个方面相关的16个评价因子构成。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Melastoma penicillatum、角茎野牡丹Tibouchina candidum‘Cornutum’、蒂牡花Tibouchina urvilleana、大花荣耀木Tibouchina granulosa、细叶野牡丹Melastoma intermedium、毛稔 Melastoma sanguineum、粉花印度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白花印度野牡丹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var. alba 综合得分2.6分以上的8种植物易于驯化,生长表现佳、观赏价值高,可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台湾酸脚杆Medinilla formosana、野牡丹“天骄”Melastoma candidum ‘Tianjiao’、野牡丹“心愿”Melastoma candidum ‘Xinyuan’综合得分2.3—2.5分可适度开发利用,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锦香草Phyllagathis cavaleriei、蔓茎四瓣果Heterocentron elegans综合得分低于2.0分,暂时不推荐开发利用,或经合理驯化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花卉。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然而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对湖南省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株型、花色、花期、叶形和果形等审美要素对其观赏价值的应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野牡丹科植物可作为观赏栽培,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3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形态生长、根系形态结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3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形态生长,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紫毛野牡丹和附生美丁花除根系平均直径变化趋势不同外,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均是先增加后减少,而藤牡丹的根系体积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其他的根系指标则是持续降低的趋势;(2)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持续下降,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增加,SOD和POD活性则是先增加后降低;(3)主成分分析表明:从15个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利用3个主成分对3种野牡丹科植物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附生美丁花的耐旱能力最强,紫毛野牡丹次之,而藤牡丹对水分缺失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东方肉穗草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方肉穗草(Sarcopyramis bodinieri),又名肉穗草、楮头红、风鼓斗草(闽南地区),属野牡丹科肉穗草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江西、台湾、福建等地。东方肉穗草全草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泻火之效,是治疗急性肝炎、肺热咳嗽、蛇头疔、无名肿毒、胃肠炎等疾病的珍稀名贵中草药。由于多年来对野生东方肉穗草的大肆掠夺,连年采挖,只采不育,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东方肉穗草资源日益枯竭。笔者从1998年起对东方肉穗草进行了林下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净收益2.7万~4.2万元/hm^2。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野牡丹属在不同栽培基质上生长的差异,促进野牡丹属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应用 , 以 3 种野牡丹属植物(白花印度野牡丹 Melastoma candidum var. albiflorum、野牡丹 M. candidum 和毛稔 M. sanguineum)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4 种不同比例泥炭土、蛭石和椰糠混合物 / 料和黄泥栽培基质处理, 比较 3 种植物的净生长量和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3 种野牡丹属植物苗高、冠幅、叶面积净生长量均以 黄泥栽培基质处理组较高,生长促进效应优于泥炭土、蛭石和椰糠的混合比例处理组;其地上部、地下 部生物量积累也均以黄泥栽培基质组最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促进 3 种野牡丹植物生长效应的栽 培基质均为黄泥。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的开花进程,访花昆虫、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了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繁育系统,并分析其致濒机制。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是典型的异型雄蕊植物,5:30—8:30逐步开放,8:30—9:00完全开放,19:0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14 h,群体花期36±2 d,无花蜜。访花昆虫主要有木蜂科、条蜂科、蚁科、食蚜蝇科的昆虫,最有效传粉昆虫为木蜂科昆虫。自然与人工授粉、套袋等试验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不存在主动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的生殖保障现象,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枝毛野牡丹繁育系统是兼性自交。枝毛野牡丹相对生殖成功率低仅为0.035,主要限制因子为花粉限制和传粉者限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有种枝毛野牡丹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的开花进程,访花昆虫、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了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繁育系统,并分析其致濒机制。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是典型的异型雄蕊植物,5:30—8:30逐步开放,8:30—9:00完全开放,19:0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14 h,群体花期36±2 d,无花蜜。访花昆虫主要有木蜂科、条蜂科、蚁科、食蚜蝇科的昆虫,最有效传粉昆虫为木蜂科昆虫。自然与人工授粉、套袋等试验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不存在主动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的生殖保障现象,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枝毛野牡丹繁育系统是兼性自交。枝毛野牡丹相对生殖成功率低仅为0.035,主要限制因子为花粉限制和传粉者限制。  相似文献   

9.
普洱地区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桉树因其生长快、抗逆性强、用途广而被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但随着规模化的种植,桉树人工林结构过于简单,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普洱市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种类的调查,发现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的结构为灌木—草本类型和纯草本类型:灌木层主要以紫金牛科、野牡丹科、锦葵科、蝶形花科等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则是以菊科、禾本科、蕨科等植物为主要优势种。这些植物多属当地先锋植物或耐旱种类,而非地带性森林植被下的常见组成种类。  相似文献   

10.
李霞 《绿色科技》2020,(3):75-76
对沧州市常用绿化素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常用绿化素材共计:69科170属265种,优势科为蔷薇科(45种)、禾本科(23种)、菊科(18种)、蝶形花科(15种)和木犀科(12种)等。较大科、大科和中型科所含的种类是沧州市绿地植物的基本组成。沧州市常用绿化植物中乔木占39.24%,草本品种占24.72%,灌木占19.25%,藤本、竹类、草坪、水生植物和观赏草少量。木本植物(乔、灌木)共计155种,其中:落叶植物131种,常绿植物24种,两者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1.
叶底红生根培养因子优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本培养基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IBA、NAA、活性炭等物质的不同配比对叶底红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底红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花宝1号3 g·L-1+IBA 0.5 mg·L-1+活性炭1 g·L-1。  相似文献   

12.
湖南南岭地区毛栲群落结构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湖南南岭地区毛栲群落的样地调查,分别对野生毛栲群落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种群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南岭地区毛栲群落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由于人为破坏,其种群结构已日趋简单化,自我更新弱。最后,提出了毛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市南方红豆杉的经营策略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豆杉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景德镇市南方红豆杉数量多,分布广,优树紫杉醇含量高达0.616‰。景德镇具有发展南方红豆杉的有利条件,介绍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油桐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但因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制约了油桐产业的发展,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形势,笔者选择湖北省油桐生产地罗田县开展了油桐选优工作。分选出丰产、稳产、抗性强的12株,为进一步开展油桐选育打下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细叶鸢尾是黑龙江省分布普遍的多年生宿根植物,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野生观赏花卉。介绍了细叶鸢尾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其在园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纤维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纤维植物共有53科111属180种。可优先考虑开发利用的种类主要有马尾松、毛竹、五节芒、杉木、闽粤栲、琴叶榕、苦楝、白背叶、东南野桐、毛瑞香、了哥王、北江荛花、灯心草、白茅、南蛇藤、山乌桕、枫杨、野葛、肖梵天花、扁担杆、苎麻、小构树、葡蟠等。对该区纤维植物的种类、生活型、数量、利用部位及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杉木适宜多用途伴生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对21种潜在的多用途杉木伴生树种从经济、生态及可行性3方面出发,采用22个因素评价,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前7名的适宜多用途什生树种有马尾松、丝栗栲、毛竹、木荷、苦槠、上杭锥、三年桐,为筛选多用途伴生树种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茛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化龙山保护区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毛茛科花卉共计15属61种,其中以铁线莲属和乌头属为主,占总种数的49%;其他属中川鄂獐耳细辛、大花还亮草、紫斑牡丹、蜀侧金盏花、铁筷子、草芍药等具有重要价值。毛茛科野生花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丰富园林花卉品种、繁荣花卉市场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柚木(Tectona grandis)混交林、格木纯林以及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总蓄积量能提混高13.66-49.14 m^3/hm^2,不同树种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之间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及其年均生长量等指标差异显著。多树种混交模式中格木、降香黄檀的平均树高分别比相应纯林提高2.33%-30.23%和10.71%-19.64%,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5.15%-27.27%和12.50%-20.83%。与格木+柚木混交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8.70%-21.74%和8.70%,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59%-37.70%和33.33%-36.46%。综合分析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格木、降香黄檀、柚木等的高径生长,促进干形发育,且在促进林木胸径生长上有显著作用,该模式对于珍贵树种长周期大径材的培育切实有效,但不同树种配置及其比例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