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连平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结果,对全县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9419031 m3,森林覆盖率74.46%;较上期数据年递增3.24%、0.05%。全县林地单位蓄积量为49.05 m3/hm2,较前期的32.25 m3/hm2增长了21.3 m3/hm2,但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较全省平均值60.57 m3/hm2少了11.52 m3/hm2,森林质量较低。结合分析结果及两期(第三次和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将如何提高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河北省柞树分布规律,以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ArcGis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不同林种、龄组、土壤类型的柞树面积和蓄积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北省柞树总面积82.706 1万hm2,总蓄积量2 349.103 7万m3,单位蓄积量28.403 0 m3·hm-2,主要分布于承德地区(面积占比66.78%)。(2)棕壤土上分布面积比例最大(59.73%),其次是褐土(34.09%)。(3)幼龄林面积比例最大(94.45%),其次是中龄林(5.07%),表明柞树整体年龄偏小。(4)柞树主要分布在坡度26°~35°、海拔400~1 200 m的阴坡和半阴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资源现状,本研究利用往期地形图(常规测量法)、航片(航空遥感法)、卫星遥感图片(卫星遥感调查)和3S综合调查法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调查,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及历年森林资源变档数据对区域内林分进行区划。结果表明:保护区总面积4 550.61 hm2,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4 408.17 hm2,总蓄积量为646 354.00 m3。有林地林龄结构齐全,其中以中龄林为主,其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39.81%和40.83%。保护区内森林的建群树种比较简单,针叶优势树种为落叶松,落叶阔叶优势树种为栎树。该结果可为更好地保护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通山县大幕山林场国家储备林为研究对象,按蓄积采伐强度设置对照(0%)、低强度(15.7%)、中强度(27.0%)、高强度(36.0%)、超高强度(45.6%)5个处理建立20块固定样地,对杉檫混交林目标树经营成效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作业样地2020年与2019年相比,目标树平均胸径生长量增加0.52 cm/年,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增加4.38 m3/(hm2·年);同时,2020年4种采伐强度作业样地平均每100 m2天然更新树种数6.25个,新增天然更新株数21株,而对照样地每100 m2天然更新树种数仅3个,新增天然更新株数仅12株。由此可见,目标树经营既促进了林木胸径生长,增加了林分蓄积量,同时又改善了林下天然更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可为国家储备林项目营林措施的选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刘秀媚 《绿色科技》2021,(7):145-148
在高峰林场长客分场营造了22 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试验林,对照林分为大叶栎纯林,面积7.7 hm2。9年林分的监测数据显示:试验林分中,桉树平均胸径17.6 cm,平均高21.8 m,蓄积量159.649 m3/hm2;大叶栎平均胸径21 cm,平均高17.1 m,蓄积量133.330 m3/hm2。对照林分大叶栎平均胸径15.5 cm,平均高18.6 m,蓄积量198.871 m3/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在林地空间利用、林木质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均表现良好。探索总结了桉树+大叶栎混交林营造的技术要点,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自然森林经营发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森林经营方法。以德国巴伐利亚州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为依据,从森林结构、枯木状况、森林近自然度、森林蓄积量4个方面对近自然森林经营成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971—2012年的41年间,巴伐利亚州阔叶树种占比由22%提高到35.7%,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64.1%,复层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77.4%,森林年龄结构基本实现了均衡分布;林内枯木数量达22 m3/hm2,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营养来源;自然林和近自然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42.6%,比德国全境高6.8个百分点;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396 m3/hm2,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建议我国在营造林工程项目中加大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推广应用力度,建好示范样板,并进一步探索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研究2060年前我国的森林生物量碳库及碳汇潜力,以期为制定减排增汇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为我国获取必要的CO2排放空间和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利用Richards生长方程拟合方法,将全国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建立8~9组主要优势树种(组)的样地公顷蓄积量与林龄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我国森林经营规划推算各时期的森林面积,预测2060年前我国的森林(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蓄积量、生物量碳库和碳汇潜力。【结果】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达到204.73亿m3,比2005年增加74.73亿m3; 2060年将达到286.45亿m3。从各区域动态变化来看,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是我国未来森林蓄积增长量最快的地方,也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潜力最大的地区,分别占2060年全国森林蓄积量的37.68%和21.37%。到2060年,现有森林碳储量将达到12.12 Pg C(Pg=1×1015g),新造林将再增加碳储量0.92 Pg C,森林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对全省森林面积、蓄积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论证,到2020年全省可增加森林面积273.70万hm2、活立木蓄积15 208.32万m3,分别占全国新增森林面积4 000万hm2的6.8%和新增森林蓄积量13亿m3的11.70%。并提出了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增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的嵩县测区森林资源数据,结合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分析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在森林蓄积量模型反演方面的精度分析,为河南省森林蓄积量的测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山区栎类蓄积量调整决定系数AdjR2=0.890m3·hm-2,平均相对误差MSE=0.237 m3·hm-2,均方根误差RMSE=0.478 m3·hm-2,结合分层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对山区栎类蓄积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模型精度为96.01%。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能够自动获取大面积栎类标准地的激光点云数据,可以提取森林的垂直结构信息(高度参数)和水平结构信息(郁闭度)具备三维结构参数提取能力,通过全覆盖的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结果以及地面验证两个部分的数据验证,得到的精度测算结果较好,为计算森林蓄积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东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特点,对主要结果及数据变化进行了分析。与广东省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相比,广东省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0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8727.49万m3,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 37.09万hm2,森林面积增加了 73.49万hm2,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变化较大,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总体质量仍较低,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仅为60.57 m3/hm2,森林质量的提升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要求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应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2006~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对其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相比,林地面积增幅为0.13%,活力木增幅113.95%,森林蓄积量增幅为108.36%,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幅为34.6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18%。树种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面积较上期调查数据增幅为205.72%,蓄积增幅为512.39%;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面积增幅为3.29%,蓄积量增幅为54.29%;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面积减少了50.17hm2,减幅为39.84%,蓄积比上期减幅为95.74%;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面积增幅为113.92%,蓄积增幅为147.20%。从龄级结构的变化看,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60.89∶104.80∶92.40∶132.07∶130.38。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仅0.25%自然度为Ⅱ级的森林。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保护区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统计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 40 年来 甘肃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 1975 年到 2016 年,全省林地面积由 630.87 万 hm2 增加到 1 046.35 万 hm2 ,增长 65.9%;有林地面积由 186.83 万 hm2 增加到 263.89 万 hm2 ,增长 41.2%;森林面积(含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由 2006 年的 470.67 万 hm2 增加到 2016 年的 509.73 万 hm2, 增长 8.3%;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由 1.96 亿 m3 增长到 2.84 亿 m3 ,增长 45.1%。森林面积蓄积“双增”幅 度较大。全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由 1975 年的 99.31m3 / hm2 微降到 2016 年的 95.45 m3 /hm2 ,下降 4.1%, 森林质量较低。同时乔木林树种、林龄结构不够合理。采用回归分析预估,到 2035 年和 2050 年,森林 面积分别达到 639.15 万 hm2 和 742.68 万 hm2 ,森林覆盖率达到 14.21% 和 16.52%,乔木林蓄积量达到 3.2 亿 m3 和 4.1 亿 m3 ,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3.6 亿 m3 和 4.5 亿 m3。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碳汇能力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森林蓄积量从2005年的1.72亿m~3提高到2019年的3.61亿m~3,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2.8亿t;2006-201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更新41.2万hm2,共实施中幼林抚育面积约181.47万hm2;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碳汇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大力实施公益性林业碳汇项目,共营造碳汇林9786.67hm2。同时,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存在宜造林地严重不足、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松材线虫病形势严峻、对林业碳汇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切实提高森林增汇能力、努力减少森林碳排放量、加强林业碳汇建设与交易、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和强化组织领导和科普宣传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给林草湿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接融合背景下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横州市为例,通过GIS空间叠加技术和地类转移矩阵,对各类林地资源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横州市林地面积净增加14 227.61 hm2;乔木林地面积增加15 370.60 hm2;有1 709.23 hm2其他无立木林地转化为非林地;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减少1 485.01 hm2;国有林地面积减少417.06 hm2。在探讨因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林地范围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技术标准、统筹资源调查和划定管理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起源、森林类别、林种结构、树种类型、龄组、群落结构、健康等级等方面对大凤川林场森林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凤川林场有林地面积占总经营面积的95.8%,活立木蓄积为127560.32 m3,森林面积中96%是天然林,总经营面积的97.4%是自然保护林,混交林在林区占绝对优势,中龄林占比较大,幼龄林和成熟林占比较小,林区森林群落结构51%处于完整状态,森林整体表现健康。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近30年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研究内容。使用中国1989-2013年近5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系统分析江西省近30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江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种结构趋于合理,但存在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森林龄组结构及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江西省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1.7m~3/hm~2,针阔比约为7︰3,森林结构低龄化,中幼龄林面积与蓄积比重分别约为90%和80%,其可采森林资源减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两种监测体系因调查目的及方法不同,因此监测获取的森林资源数据存在不一致。鉴于此,以保定市为例,开展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树种组构建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模型反演更新调整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获取保定市各县(市、区)森林蓄积量信息;采取平差调整法实现保定市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接。研究结果显示:1)分树种组研建的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2)相比二类调查而言,采用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获取的保定市森林单位蓄积量(34.98 m3/hm2)与一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比,其精度为91.06%,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对误差,表明了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值的可靠性;3)对模型预估值进一步进行平差调整后,最终实现了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成果对接,表明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可见,研究的技术方案可为各省级行政区历年小班蓄积量监测数据对接更新及今后实现“一套数,一张图”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88.37亿m3和344.766 0亿t,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可增加我国森林碳贮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中国竹资源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8,他引:6  
中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竹林面积为641.16万hm2,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78万hm2、占竹林面积的72.96%。文章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其中竹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了竹资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以2019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状况。通过简要介绍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的基本情况,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和动态变化,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的防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 737.1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为16 878.23万hm2。与2014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8.80万hm2,年均减少75.76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52万hm2,年均减少66.7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