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一直是森林培育过程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典型样地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树木园不同针阔叶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后土壤养分的表聚性明显,且树种不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同;栽植针叶树种主要是改善浅层土壤全氮含量,并明显提高0~4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而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影响不明显,甚至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而栽植阔叶树种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且对改善土壤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明显好于针叶树种。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不同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增加表层0~5 cm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而阔叶树种对增加全磷、速效磷含量好于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2.
以栽植的固氮树种刺槐及土著树种柽柳为研究对象,对苏北东台围垦区柽柳、刺槐林下根区(冠幅内)与非根区(冠幅外)土壤养分及含盐量和pH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柽柳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区土壤(柽柳有机质和全磷含量除外),刺槐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显著高于柽柳根区土壤,但两种林地根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柽柳和刺槐根区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区土壤,但两种林地土壤pH值并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演替植被还是人工恢复植被均有助于围垦区土壤质量的改善,但相对于土著树种而言,人工栽植的刺槐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氮的积累。植被恢复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同时可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但土壤质量变化与树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固氮树种刺槐比土著树种柽柳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主要行道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养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槐和雪松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较高;国槐和法桐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和缺乏,其他树种较为丰富;水解氮含量除银杏处于中等水平外,其他树种均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况;土壤pH较高,为碱性土壤。兰州市城关区主要行道树缺乏养分,需在不同季节合理施肥,保证其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4.
6种速生树种人工林造林6年后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速生树种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情况及土壤的改善状况,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 auriculiformis)、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 ‘GLGU9’)6种速生树种人工林造林6年后土壤理化性质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土壤中物理性质容重、土壤孔隙性(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盐(pH值、氯离子)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交相思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黑木相思土壤的全氮含量最高;杂交相思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巨尾桉广林9号土壤氯离子含量最高,黑木相思含量最小;6种树种的土壤pH值均为弱酸性(3.81~4.40);杂交相思和黑木相思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和养分状况较好,更能提高土壤的疏松性,可作为优良的速生阔叶树种在林业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七坡林场红锥、大叶栎和顶果木幼林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对照造林前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营造3种乡土阔叶树种能大幅提高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树种间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有效B含量、有效Mn含量、有效Fe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2)土壤有效Mn含量变异系数最大(115.60%)、pH值变异系数最小(4.34%);(3)土壤养分之间既有相互协同促进作用也有相互抗拮作用;(4)幼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N含量达到丰富水平,速效P含量和速效K含量则较为贫乏,有效Cu含量和有效Mn含量均处于贫乏或极贫的程度,有效Zn含量和有效B含量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有效Fe含量处于过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林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柞树林内土壤结构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其次为红松林,杂木林内最差,10~20 cm土层深度渗透速率仅为0.57 mm.min-1。从化学性质来看,阔叶树种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针叶林高,比较而言,柞树林内土壤各养分含量比杂木林内高。作为针叶树种的红松林土壤内,其速效养分含量较其他林型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林分空间结构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主导空间结构因子,为以改善森林土壤养分含量为目标的森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亚热带人工针叶纯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天然次生林和竹林6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在比较其空间结构与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的基础上,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在整体上最优,其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也最高,其他5种人工林分的空间结构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优劣排序随着指标的改变而改变,没有呈现出规律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林分混交度、角尺度和林层指数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 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混交度和林层指数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主导因子,而影响土壤全氮含量的林分空间结构主导因子只有混交度;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第一组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 951,属于强相关(P0. 01),说明林分空间结构与土壤养分整体上相关程度极显著;典型载荷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对土壤养分的整体影响力上,混交度和林层指数起着决定作用。【结论】从数量有限的样地调查结果来看,研究地点的林分空间结构显著地影响着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及土壤养分整体水平起决定作用的均是混交度和林层指数,而对土壤全氮含量水平起决定作用的只有混交度。因此,欲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水平或土壤养分含量整体水平,应采用调整林分树种结构和林层结构的综合经营措施;而要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只需选择调整树种结构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黑松阔叶林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3树种的树干径流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大气降水,3树种的树干径流p H值均有所下降,化学元素浓度则有所提高,导致树干基部土壤p H值较低,但其影响主要局限在离树干90 cm范围之内;树干径流的养分输入增加了树干基部土壤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从树种看,黑松树干径流的p H值最低,化学元素浓度最高,但离树干不同距离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枫香树和樟,其原因是黑松的枯枝落叶比枫香树、樟不易分解,说明土壤养分更多地受枯枝落叶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楂是山区丘陵区农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林树种。土壤养分含量是山楂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前提。从耕翻土壤、园地施肥、园地浇水等方面介绍了山楂果园改土培肥、改善养分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厦门大学校园内石栗生长不良原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石栗 (Aleuritesmolucana)个体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土壤养分和盐分含量及叶片元素含量的分析 ,初步认定厦门大学校园内的石栗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盐害 ,而不是由于土壤养分缺乏。石栗是一种比较耐盐的园林绿化树种 ,在盐度不高于 3 5mg·g-1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人工促进粤北石灰岩退化森林植被的恢复提供树种选择依据。通过生长调查和土壤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广东清新县白湾石灰岩试验地7个阔叶树的早期生长表现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1)任豆和喜树生长快速,其树高和冠幅年净生长量均达1m以上;枫香、铁冬青、楝叶吴茱萸、杨梅和光皮树的树高年生长量在0.5-0.9m之间,冠幅净生长量在0.3-0.5m之间。(2)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表明,造林树种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非根区土,反映了造林树种可改良土壤肥力,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存在差异。铁冬青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较高;生长较快的任豆和喜树的土壤肥力较低,任豆根区的交换性钙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树种。反映了树木生长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存在差异。(3)基本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影响石灰岩造林的主要因素,为石灰岩造林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13.
选择4种人工林,包括3个乡土树种(阔叶合欢(Albizia lebbeck)、黄豆树(A.procera)、柚木(Tectona grandis))和一个乡土草种(印度实竹(Dendrocalamus strictus))的高密度人工幼林,研究了人工林发育早期阶段对印度Singrauli煤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在4种人工林4年生和5年生阶段,采集0-10、10-20cm层土壤,分析其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结果表明,林龄、树种和土层对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各林分10-20cm土层中的全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较低;4个不同林分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表现为:阔叶合欢>印度实竹>黄豆树>柚木。说明人工林对煤矿废弃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因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14.
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示范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示范区人工林(大叶相思、柠檬桉)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中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研究示范区内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主要为弱酸性、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匮乏;全N含量和速效N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P含量处于较丰水平,速效K处于较丰水平,速效P处于很丰水平,部分样地土壤磷素过高;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显著。结合试验区土壤养分状况,应对示范区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少施磷肥,有针对性地配施钾肥,从而提高经济树种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5.
对长沙市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5.55~595.70 g/kg,10.52~25.77 g/kg和0.36~0.83 g/kg之间,常绿阔叶树叶具有高C含量,较低N和P含量和具有更高的C∶P和C∶N比值,不同树种对P的需求差异大于其对N的需求差异;10种树种生长的土壤层养分极其贫瘠,各树种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树种鲜叶与土壤C∶N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树种鲜叶与土壤N、P之间,鲜叶C∶P、N∶P比值与土壤N、P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N、P显著影响各树种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6.
降香黄檀是海南岛名贵的乡土树种之一,明确其土壤肥力特征对降香黄檀养分管理及指导经营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以海口市龙桥镇3块降香黄檀样地为研究对象,对3块造林样地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 H均值为6.8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均为1.2%,全氮含量为0.056%、全磷含量为0.182%、全钾含量均为1.58%;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8.5mg/kg、土壤速效钾为46.5mg/kg;土壤微量元素中铜、锰、铁含量丰富,硼含量处于低水平。从土壤养分分级水平来看,该区降香黄檀林下土壤属于中等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广生  曾德慧  陈伏生 《林业研究》2004,15(1):11-18,J001
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的几种主要针叶树种的针叶养分及其林分表层(0-15cm)土壤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樟子松(45、29和20年)(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并无显著差别,而29年樟子松林分表层土壤全N、全P和N:P比显著高于相近年龄的赤松(P.densiflora)(29年)和油松林(P.tabulaeformis)(31年)。随着樟子松年龄的增加,叶片P含量逐渐减少,而叶片N和K含量则未表现出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对于年龄相近的三个树种,叶片N和P含量表现为:樟子松>赤松>油松,而叶片K含量在三个树种中并无显著差别。表层土壤的全N和全P,有机质和全P以及叶片N和P含量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相关性,但是,林分表层土壤养分和树木针叶养分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当地对凋落物的过度收集,过度放牧以及土壤水分含量低有关。最后,根据国外研究结果引入N:P比阈值来分析研究区域的N,P养分状况,基于章古台地区这几种针叶树种针叶N:P比,我们认为研究区域的樟子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N限制的可能性降低,29年的赤松林整体表现出不受N和P养分限制,而31年的油松林则表现为系统N和P都供应不足。图3表3参45。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3个项目省(区)内10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地上的34个土壤肥力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逐年变化程度不一,相比之下,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变幅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变幅较小。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中的速效N、P、K含量提高较显著,提高幅度对于速效P相对较大,对于速效N相对较小。建议通过土壤肥力观测确定施肥方案,侧重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状况,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通过收集已经发表的研究区涉及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研究性论文,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SOC、TN、TP、TK含量分别在8.67~72.09、0.75~7.96、0.18~3.02、0.59~42.51g/kg之间;灌木林地土壤SOC和TK含量均值最高,草地和林地分别TN和TP含量均值最大,果园土壤SOC和TN含量最小,草地和其他用地土壤TP和TK含量最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草地C∶P、N∶P、N∶K计量比最高,林地C∶N、C∶K计量比最高,而果园C∶K、N∶P、N∶K计量比均比较低。从地区看遵义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毕节地区相对较低;土壤类型中黑色石灰土SOC和TN含量是3种最高的,棕黄色石灰土TP和TK含量最高,地带性黄壤养分整体偏低。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存在差异,在开展植被恢复时应根据养分差异选择适宜树种或者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