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 自1960年Cocking发明酶法游离高等植物原生质体以来,植物原生质体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有61种植物能从原生质体再生成植株,通过融合还得到了一些种内、种间乃至属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为植物引入外源DNA、染色体以及细胞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体系,无疑它将为实现植物的遗传改造(遗传工程)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印度孟买的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从原生质体培养檀香植株获得成功,这是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一人跃进。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的拉奥博士说,从原生质体培养植株的技术,将在培育许多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的改良品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科学家还在研究使两种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产生一种杂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自从1960年采用酶法制备大量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以来,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多种植物原生质体试验证明,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离体培养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以植物原生质体为材料所进行的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及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方面推进了细胞生物学、植物  相似文献   

4.
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历史,并对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培养、植株再生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绪 言 经过适当条件下的培养,原生质体能产生细胞壁,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以至最后再生出小植株。目前,已有61种植物能从原生质体再生出小植株,但对木本植物来说,这项工作仍然十分困难。有一些木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能分离出原生质体,但培养成功的不多,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对影响木本植物原生质体生长及分化的因素缺乏了解,另一原因则是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的生活周期较长,离体条件下细胞的  相似文献   

6.
晚松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的分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它是生物技术中进行原生质体培养、杂交、基因转移、突变系筛选等项研究的较理想手段[1] 。针叶树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 ,但至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2 ] 。晚松  相似文献   

7.
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术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影响因素及原生质体再生方法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原生质体在林木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锦与五叶地锦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醇的混合酶液提取地锦和五叶地锦无菌苗幼叶、五叶地锦胚乳愈伤组织及地锦幼胚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及活力因素进行分析,对不同材料原生质体得率进行比较,对提取的原生质体进行液体浅层、固液结合及固体等方式培养,对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以MS和改良B5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A、6-BA、2,4-D、PEG、KT、ZT等进行分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原生质体提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地锦幼叶原生质体提取的酶液组合为纤维素酶O.5%、果胶酶0.3%、甘露醇0.6 mol·L-1、酶解8 h;不同材料原生质体提取得率有显著差异;仅五叶地锦胚乳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新的愈伤组织,其它方式培养的不同材料原生质体均无分裂或仅形成数十个细胞的细胞团后便解体;用30余组配方进行了五叶地锦胚乳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形成的新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继代6~10次后仍无分化迹象.  相似文献   

9.
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木本植物离体培养进展很快,已有120多种木本植物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刺槐离体培养就是其中的一例。到目前为止,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已在形成层、茎尖、茎段、叶培养、胚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以及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 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历史刺槐的离?..  相似文献   

10.
白桦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方法及数目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白桦愈伤组织染色体的制片方法,并对白桦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继代培养1周的白桦愈伤组织,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1.5~2 h,1 mol/L HCl室温(18~20℃)解离10~15 min或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室温解离30 min,压片后易获得分散、染色效果好的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随着继代次数增加,白桦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频率及范围增大。在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二倍体细胞占有优势,能够分化为正常的植株,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变异频率低于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引言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在好几年以前就已成为实验植物学的一个部分了,最近发展到考虑这些技术是否能解决林业和园艺植物的无性繁殖问题.已经试验成功的有茎尖的器官培养.目前在这个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引起了很多生物工作者的注意,因它与其他学科有广泛联系.例如:原生质的分离和培养,花粉的诱导成单倍体植株.原生质体培养的重要性,在于利用  相似文献   

12.
(二)细胞工程在林业上的应用及其进展细胞工程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原生质体培养;性细胞培养(单倍体培养):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等等,现分述如下:(1)原生质体培养,现在国内外木本  相似文献   

13.
选择和体细胞无性变异在植物原生质体、细胞和组织离体繁殖的后代中,常常可以观察到变异现象,我们称之为体细胞无性变异。这是一个统称的术语,对此我们了解得还不多。从这种变异中,已经选出了对斐济的病害具有抗性的甘蔗、天竺葵的新品种,以及一种新的蕃茄商用栽培品种。如同 DNA 拼接,原生质体融合和器官转移一样,体细胞无性变异,也已经成为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林业组织培养中,如果某些实际困难能得以克服的话,象从原生质体、细胞和愈伤组织连续再生植株的问题,那么体细胞无性变异,比起经典的突变育种就有如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草坪草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草坪草遗传转化的方法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草坪草的植株再生体系和草坪草的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手段,对早熟禾属,黑麦草属,结缕草属和剪股颖属的一些物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植株再生体系。在这些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电激法,硅碳纤维法,PEG法和基因枪法在上述各属的一些物种上已成功地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四川苏铁产区生态环境优越.北部产于沙溪干流的永安、三明、沙县、南平;南部产于永泰、莆田、仙游;东部为连江、罗源.目前永安贡川和桃源洞、三明瑞云山、永泰葛岭、仙游石苍等地尚有野生残存.古树最集中的是沙县淘金山,系宋元遗物,约800~1000 a历史;莆田新县广宫铁树村的有350 a历史,系清初移植的野生植株.福建所有古树及人工栽培的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野生树,因此猜想福建是四川苏铁的原产地.至今未发现四川苏铁的雄株,所有野生栽培的植株清一色为雌株,它没有种子,历史上它一直是单性繁衍,有可能它属于地质年代遗传至今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了植物单倍体育种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这是植物育种工作的一个有希望的新途径。在杉木方面,我国南方杉木产区的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目前杉木所进行的单倍体育种试验,仅限于用花药培养来产生单倍体,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未获得花培植株,而且这种方法要求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  相似文献   

17.
桉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桉树组织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60种桉树进行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包括胚培养、芽培养及嫩茎培养、花药培养、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培养等技术,绝大部分成功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球形红假单胞菌与酿酒酵母菌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并对融合子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分别在溶菌酶——EDTA和蜗牛酶——巯基乙醇处理后形成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PEG)和Ca  相似文献   

19.
探究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为薰衣草品种优化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以薰衣草幼嫩叶片为原材料,采用化学诱导方法诱导薰衣草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利用酶解法促使原生质体游离;结合染色排除法计算原生质体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当MS培养基中加入2,4-D(1.8mg/L)和6-BA(0.5mg/L)时,薰衣草的出愈率最高,可达88%;愈伤组织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含量分别为1.8%、0.5%的条件下,酶解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可达1.180×10~5个/g,原生质体活力最高,可达78.05%。本实验获得的高效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为后续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提供资料支持。建立了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稳定的获得了高产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20.
杨树花粉发育途径及某些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为雌雄异株,它具有杂合遗传型和世代交替周期长的特点。用传统方法研究杨树遗传规律及育种实践都会遇到困难。如果采用单倍体技术与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相结合,将会探索出一条新的育种途径。60年代初开始采用孤雌生殖技术诱导出雌核发育成的杨树植株;70年代后采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技术也成功地诱导出杨树花粉植株。但多数试验均在成株后进行倍性鉴定,由于花药组织也有诱导成株的可能性,其实验结果,有单倍体植株也有二倍体植株。我们为了开展杨树单倍体体细胞(体细胞配子)杂交,即利用种间单倍体细胞结合代替有性过程的配子结合,以及探讨体细胞遗传规律的研究,也进行了晚花杨_(272)(Popnlus serotina_(272))等杨树诱导花粉单倍体植株试验。为了弄清植株起源及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结合花药培养采用以动态跟踪的方法,进行花粉发育途径及某些因素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