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竹种源新竹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8省16个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5 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毛竹种源的新竹胸径、平均发笋数和新竹数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2.
杉木造林优良种源多性状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试验的13年生、1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系统研究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变异率在中等以上。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贵州锦屏、福建建瓯、广西融水和福建崇安、浦城、大田、武平、南平共8个优良种源,其中贵州锦屏、福建建瓯为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大田和南平为稳定性好的种源,村积遗传增益为41.7%~82.3%,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毛竹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16个毛竹种源的鲜笋产量、质量、新竹胸径、单株竹重、总竹重和抗性等性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Ⅰ类种源4个,即福建武夷、福建建瓯、福建沙县和江西上饶种源.中选种源的鲜笋重大于群体平均值17.21%~16.42%,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增益15.01%,感病虫指数低于平均值24.93%~63.37%.  相似文献   

4.
毛竹不同种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1996年测定了9个毛竹种源新竹光合性状。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净光合速率在一年中有两个峰值,第一次都在5月,但第二次峰值南带种源早于其它种源;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最大的为江苏句容种源,最小的为福建建瓯种源,各种源带净光合速率有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单株光合生产率以福建华安种源为最大,最小的为安徽霍山种源;各种源光补偿点的变幅在570~913Lux,其中中带种源最低,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而北带种源光补偿点明显高于其它种源。  相似文献   

5.
收集福建和江西闽楠自然分布区20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其地理种源试验。2013年11月,调查9年生闽楠幼林的生长量指标,以选择闽楠的优良地理种源,进行其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综合树高、地径、冠幅等3个性状,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决选出:福建明溪为最优种源,福建永安、福建浦城与江西上饶为优良地理种源;4个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23.73%,地径为27.77%,冠幅为26.11%。  相似文献   

6.
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陈存及教授主持 ,建瓯市林委和华安县林业局参加的“毛竹种源试验及选择的研究”(福建省科委重大科研项目 ) ,收集全国 8省 1 6个毛竹种源 ,于 1 995年分别在建瓯和华安营造二片种源试验林 ,经过 5年的系统观测研究 ,收集数百万的地理变异信息 ,应用数量遗传原理和方法 ,计算出不同种源毛竹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表型方差、重复力等遗传参数 ,采用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和趋势面分析 ,研究毛竹不同种源的遗传变异模式 ,然后对参试毛竹种源进行单一性状和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在经度、纬度二维方向的地…  相似文献   

7.
乳源木莲苗生长和形态的地理种源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来自乳源木莲主要分布区的12个种源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两个试验点开展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叶片形态、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苗的生长、叶片形态、干物质积累量、主根长和根幅等性状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由于乳源木莲侧根相对不发达,一级侧根数和最长侧根长的种源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其绝对值间却相差2.8倍.乳源木莲苗生长和形态等主要性状的种源变异受产地经度和纬度的双重控制,与北部和东部种源相比,来自于南部和内陆的种源其苗高径生长量和苗高生长参数较大,分枝数较多,叶片数多且较宽长.根据苗期种源测定结果,初选出江西全南、龙南和福建连城、沙县、将乐等优良种源,其苗高生长量比对照增加了8.99% ~56.28%.  相似文献   

8.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选择,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福建崇安、建瓯、浦城、贵州锦屏、广西融水、福建武平、南平7个优良种源,其中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为稳定性好种源,在13年生时其材积遗传增益为417%~823%,在28年生时,其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77%~156%、99%~309%、308%~911%;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生长性状的改良有降低木材比重的趋势;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等优良种源早期就表现出速生性,而福建崇安、浦城、建瓯等武夷山闽西北山地种源,前期速生性并不十分显著,随林龄增大,其生长速率加快,直径生长尤为突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在浙江省推广应用。杉木种源研究应延续到半个轮伐期以上。  相似文献   

9.
木荷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初选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环境条件差异而迥异.在中心分布区的福建建瓯点,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与产地纬度相关性显著,呈典型的纬向地理变异模式,速生种源主要来源于分布区的中南部;在北缘区的浙江淳安点,种源高径生长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仅发现侧枝总数和树冠浓密度与产地纬度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速生种源主要来源于分布区的中部;而在较高海拔区的浙江庆元点,由于环境相对恶劣,木荷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偏北部种源的早期生长表现较好.基于种源幼林测定结果,分别从中心分布区和北缘区初选了一批速生用材和生物防火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两地点初选出优良种源10个,它们多来自25°N左右的木荷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建瓯市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建瓯市现有竹林面积8.3万hm2,位居全国首位,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该文回顾总结了建瓯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面对竹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市场对笋竹产品的新要求,研究探讨了其发展战略,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竹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福建是南方重点林区 ,竹类资源丰富 ,为了培育高产优质的竹林资源和发展延伸笋竹加工业产业链 ,提高竹业经济效益 ,竹区各级领导必须重视抓好培育竹资源这项基础工作 ,进一步从政策扶持、科技进步、信息流通、产品检测等诸多方面给予加强 ,创造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并努力实现竹业发展“十五”计划和 2 0 10年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竹资源监测手段存在许多不足,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竹资源遥感监测的研究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竹类资源的分布特点,探讨遥感技术在我国竹资源清查,以及资源变化、火灾、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等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林业部命名了10个"中国竹子之乡",它们根据自己之实际,发挥了自己竹乡的优势,走富民之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其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在竹子分类、生长、繁殖、形态结构、竹材理化性质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在竹子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竹类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细胞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竹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试提出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市现有竹林面积8.3万hm^2,位居全国首位,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该文回顾总结了建瓯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面对竹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市场对笋竹产品的新要求,研究探讨了其发展战略,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竹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对马边县竹资源和竹产业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我国竹业发展趋势,以竹业富民为目标,探讨和分析了马边竹业发展的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竹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建设地方特色竹产业等建议,旨在指导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竹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森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类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防止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对竹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关注促进了竹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良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竹子专用品种的缺乏是限制其工业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竹类植物的遗传育种已成为竹学领域研究的焦点。文章对竹类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变异来源、种类识别、育种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尤其是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智能化育种和新品种审定进行重点概述。针对竹类植物遗传学理论基础薄弱、内在固有遗传障碍和育种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构建遗传学理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评价和突破育种技术瓶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竹类植物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副产品价格构成和计算方法的确定,按不同资源资产转让情况可分为:林地生产林副产品;林下植物生产副产品;林木生产副产品;林木主副产品和竹林、薪炭林。评估资产价格的计算方法可应用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