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椿又名樗,因枝叶有恶臭,俗名臭椿,有的地方直呼为椿树。臭椿分布较广,在中国南至两广,北至辽宁,为山东的乡土树种。树名屡见经传,《诗经·豳风》有“采荼新樗”,《诗经·小雅》里有:“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左传》、《庄子》里都有樗树的记载。因臭椿有恶臭,《左传》里说它是“恶木”。  相似文献   

2.
臭椿,又叫樗树、白椿、红椿、椿树,为苦木科落叶乔木。臭椿的花、叶和嫩枝都带有明显的臭味,树名因此而得,并常常受到人们的轻视。特别是在古书中,人们常用微词形容它。如《诗经》说它是贱劣的“恶木”,只能做薪柴;《庄子》说它树干疏松、枝叉弯曲,根本不能当木材用;唐代诗人白居易更是借树喻情,在《林下樗》中用  相似文献   

3.
臭椿生长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又名白椿、樗树,是原产我国且分布极为广泛的优良树种.除荒漠戈壁、冻原草甸、高寒山地和水湿多雨地带之外,几乎所有地区都可生长,而且其生长状况不逊于其他阔叶树种.我省南北各地均有零星栽植.但长期以来,臭椿多靠自然传播或根蘖繁衍,一直被视为没有什么大作为的树,有的地方村前屋后虽有少量种植,也只是偶见臭椿大树点缀其间.  相似文献   

4.
樗蚕生活习性及世代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我国东北及我省均有分布。 樗蚕又名桕蚕,主要为害乌桕、臭椿、香樟、池杉、柑桔等苗木。1984、1985两年在杭州铁路林场铁路沿线和兰溪竹马馆苗圃的臭椿苗木上发现大量樗蚕幼虫,大片植株叶片被吃得仅留叶柄,严重影响臭椿的生长发育。为了摸清樗蚕的生活规律,有效控制为  相似文献   

5.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又名椿树、白椿、恶木、樗树,系苦木科臭椿属植物。原产我国北部、中部,现在几乎分布全国各省区,其中以西北、华北分布最多,不仅生长在平原、黄土高原、丘陵地区,而且在石质山地亦有分布。臭椿是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阔卵形,羽状复叶,互生。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侧根健壮,构形庞大,属深根性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固土防塌的作用。能耐盐碱,抗烟尘,叶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它不  相似文献   

6.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对自然保护的认识相当久远,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早在西周(公元前一○六六年至前七七一年)时代就对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有了认识。据《西周·大聚篇》记载的《禹禁》中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森林法”。周文王时,他也颁布有《伐禁令》,明确规定:“毋杀人,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他把人、星、井、树、畜並列並加以保护,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利用木本粮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天七千余年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有成堆出土的橡子、酸枣。半坡村的遗址有残存的核桃。见之于文字记载的《诗经》有“树之榛栗”,“八月剥枣”。在《战国策》中记有苏秦游说到燕国时,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我国古代著名地理著作《山海经》记有:“员木(油茶)、南方油实也。”《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3种林分类型樗蚕Philosamia cynthia自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樗蚕世代内种群数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在各虫期中,1~2龄幼虫存活率最低,卵期存活率最高;不同世代间,第1代存活率高于第2代;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枣粮间作存活率最低,而臭椿片林最高.在不同世代间各虫期的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及变异程度有所不同,在不同年度间以蛹期死亡率变异最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枣粮间作类型中樗蚕世代总死亡率及各虫期死亡率高于臭椿片林和臭椿行道树.  相似文献   

9.
<正>刺樗:学名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又名刺臭椿、毛椿树,属苦木科臭椿属。 主要分布在湖北西部海拔1000—1100米,以及四川省。本次在我省石家庄地区平山县下槐镇两岔村(东经113°51′,北纬38°25′。)海拔300—500米处发现3—8年  相似文献   

10.
森林对涵养水源的功能与保持水土的辩证关系,早为古代有识之士所认识。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唐朝诗人杜甫在《德人》一诗中写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唐朝诗人王维在《梓州李使君》一诗中对树冠截留雨水的情景作了生动地描绘:“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山中夜雨,树冠截留,树梢上像有百重、千重  相似文献   

11.
陆小鸿 《广西林业》2016,(11):27-28
正臭椿是中国传统的木本药用植物。它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得名。臭椿树干通直、树姿端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耐烟尘,为良好的观赏树种和石灰岩区造林树种,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臭椿是不可多得的全株型药用植物。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以干燥树皮最为常见。椿树皮性寒、味苦涩,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功能,用于治疗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疥癣湿疮、便血、崩漏等病症。传说臭椿原名樗,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它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漫话楝树     
楝树又名苦楝,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淮南子时则》记载:“七月官库,其树楝。”《本草纲目》中又有“时珍罗顾尔雅翼云,‘楝俗称苦楝,其实如小铃,至塾则黄色’”。记述。以其适应性强、材质好、生长快、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著称。它既适合“四旁”植树和成片造林,又是营造农田林网和城镇绿化的好树种,颇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黑木耳的营养保健价值开发系列产品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黑木耳的营养保健价值我国人民对黑木耳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价值,早有认识,利用历史悠久。在西汉《礼记》中记载,木耳是皇帝不可缺少的菜肴。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家本草经》中记载:“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汁,血病症(疒段)积聚”。并将桑、楮、榆、柳、槐树上生长的木耳,统称为五木耳,指五木有“益气补饥轻  相似文献   

14.
杏林漫话     
杏,蔷薇科,落叶乔木,核果类果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古代文献记载,大约在25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例如,《夏小正》载有:“正月,梅、杏、桃则华。”“四月,圃有见杏。”《管子·地员篇》载:“五沃之土,宜彼群木,其梅其杏。”其后,有关古籍如《广志》、《西京杂记》等书中都有关于杏的品种记载。而《齐民要术》中更载有杏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让我国古籍中有无Bauhinia L.属植物的记载,查阅了有关文献,结果确认,《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玲甲花”和“田螺虎树”,均系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16.
樗蚕又名椿蚕、“吊颈鬼”,在陕南南郑、勉县、宁强等县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香椿、臭椿、花椒、冬青等树木,对椿树为害最重。为了解决该虫的防治技术,我县植保站于1992年对该虫的发生范围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观察和探索,现将该虫的发生与防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云南含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是我省特有的一种优良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滇中、滇西、滇南各地。在滇中昆明等地俗称“皮袋香”、“羊皮袋”,在滇西大理、丽江等地俗称“十里香”,明代《徐霞客游记》所记大理的“十里香奇树”即为此种。清代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载:“含笑花,土名羊皮袋,花如山栀子,开时满树,香满一院,耐二月之久。”吴其浚所著《植物名实图考》记述更为详细:“皮袋香,一名山枝子,生云南山中,树高数尺,叶长半寸许,本小末大,深绿硬厚。新发紫苞,苞拆,微似玉兰而小,细腻有光,黄蕊茸茸,中吐绿须一缕;质既高洁,香尤清馥………  相似文献   

18.
香椿古名杶(《禹贡》)、櫄、櫄木(《山海经》)、橁(《左传》)。《禹贡》中有“荆州贡杶”的记载,可见在两、三千年前香椿即作为经济树种栽培利用了。 香椿是很好的用材树,长势中庸,木材红褐色,纹理美观,有光泽;抗腐朽,易加工,着漆力好,干燥不变型,可作高档家具、细木工材和装饰材;做烟盒、糖盒无异味。香椿英文名子叫Chinese Mahogang,意为中国的桃花心木。引种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取一定措施,制定法令,发展林业。早在夏代,《逸周书·大聚》中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周代重视护林,《周礼·山虞》中对采伐林木做出严格规定:“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礼记》中有:“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禁禁其欲伐者,止止其方伐者”的记载。《通鉴辑览》中记载:周文王讨伐崇国,下令行军作战中“无伐木,……违者不赦”。《管子》中记载:“山林梁泽以时禁发”,“山泽救于火”,在非采伐季节严禁“伐大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广西是我国杉木的主要产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晋朝的《南方草木状》载:“杉,一名披煔,合浦二百里,有杉一树,汉安帝永初五年春,叶落,随风飘入洛阳城,其叶大常杉数十倍,术士廉盛曰,合浦东杉叶也”,宋代的《岭外代答》载:“沙木与杉同类,尤高大,叶尖成丛穗,小与杉异,瑶峒中尤多。”《月山丛谈》也记有:“思恩(今环江县)、荔波(今属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