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识别、分析和检测某智能制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了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了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措施。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法等,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新建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合格率均为100%。根据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护设施检测可知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能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正常,防护效果良好。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提出了一套定量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的方法。方法对突变级数法在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应用进行理论研究,并选择某家具厂进行评价范例,构建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对最底层的控制变量指标的分值进行规范化处理,确定各层次突变系统类型,最后利用归一公式进行风险评价递归计算,求得评价目标的总隶属度值。结果表明:通过突变级数法算出该家具厂的计算结果为0.8649,得出该家具厂存在的职业卫生风险等级为Ⅳ级,风险情况为差,具有高风险。此方法通过在某家具厂的应用,证明突变级数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突变级数法相对于其他定量评价方法计算简便,有利于企业自身评估和政府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管工作,值得在职业风险评价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松  白月芬  李岚 《绿色科技》2013,(8):227-230
对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紫外消毒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紫外消毒系统的设计规模为60万t/d;紫外消毒系统的运行效果受进水透光率和进水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工程运行期间,依据紫外消毒系统进水水质情况,调整消毒设备运行方案,变化紫外灯管的运行数量,消毒效果较为理想,经过紫外消毒系统后的出水粪大肠菌群数除特殊几天外均能达到设计的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现代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常占到全楼总能耗的50%左右,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对建筑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一座高层宾馆及公寓建筑的中央空调的运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风道的合理设计,可降低通风空调系统噪声。合理选择风机,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以达到整个系统运行经济性提高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Airpak是用于模拟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专用软件.利用Airpak软件,采用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某宾馆礼仪大厅的温度场、速度场、气流组织进行计算模拟分析,以实现在设计阶段了解室内空调效果,进而通过不断调整通风口的个数、位置、开度、进风风量、温度等参数,达到对该宾馆礼仪大厅空调系统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学体育馆使用的特殊性,提出大学体育馆空调通风系统自监控的设计思想、原则、监控内容和目标,并选择合适的监控系统,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进行空调通风系统监控设计,这里介绍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的构成、本监控系统采取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送风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探究满足整体舒适度而且节能的送风方式是现代商场空调系统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常见顶板送风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商场地板送风、工位送风和置换通风的空调系统送风方式的基本原理,对采用不同送风方式影响商场整体舒适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佛山市某涂料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和检查表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共监测9个粉尘检测点、15个化学毒物检测点、17个噪声检测点。其中粉尘和噪声检测结果均合格,合格率为100%;化学毒物有2个检测点超标,合格率为86.6%,超标岗位分别为合成车间/油漆生产工1#和合成车间/油漆生产工2#。提出了企业目前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落实不够完善,需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落实,以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因其显著的节能效果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其系统结构特点、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等方面简述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通过对某商务建筑空调系统的介绍,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该空调形式在商务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小型家用中央空调作为一种新型的家用空调形式正在悄悄的普及,本文介绍了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型式,结合我国国情特点,特别是家用空调行业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小型家用中央空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气颗粒物污染日益加剧导致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减轻空气颗粒物污染危害, 利用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安全可靠的绿色治理技术应运而生。立足于国内外在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 文中系统总结了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的5个作用途径, 即减尘作用、滞尘作用、吸尘作用、降尘作用和阻尘作用, 并指出利用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需求, 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植被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形成机制、植物防治技术体系与治理模式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用于别墅建筑的冷风式成套热泵空调机组系统、风冷热泵冷水机组系统、风冷式热泵分体空调系统等供暖制冷系统的方案,并指出应根据不同的能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系统,以满足用户和房地产商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竹柳持续淹水后的生长状况及耐水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江洲地、湖滩地当年新造竹柳成活率、生长量、病虫害等情况。结果表明,竹柳在持续2~3月的水淹情况下,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大,淹水过顶高度50cm以下、持续时间20d以内,成活率仍可达到造林验收合格标准;淹水过顶50cm以上,成活率将难以保证。淹水高度在林冠层以下,即离地面150cm,林木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对竹柳的高径生长影响不大。林地淹水高度越高、淹水持续时间越长,其高、径生长量越小。  相似文献   

15.
刘育婷 《绿色大世界》2012,(11):113-115
综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对各种净化技术处理效果的综合分析,为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娄云  梁爽  吴佳曦  张爱丽  张豪 《绿色大世界》2012,(5):201-202,204
指出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装修、装饰材料、电器、人为活动等,探讨了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从提高公众意识、材料选择、通风换气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导致森林火灾的几个重要因素,即温度、湿度、风速和大气压力等出发设计了一台智能检测仪表,它能实时地检测林区某点的上述几个参数,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地传送到中央处理机,中央处理机与各处的仪器相连,每个仪器测得的数据能储存在中央处理机内,中央处理机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各类参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在显示器上显示或从打印机上打印.根据历史参数设置报警点.当上述各类参数达到警界限时,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系统中所有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各项功能均通过适当的软、硬件完成.硬件部分由检测仪、通信系统和中央处理机三大部分构成,并结合软件来实现监测和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监测的某化机浆厂每吨浆废水发生量在24~55 m3/t之间变动,高浓化机浆废水经过了沉淀—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降至500 mg/L左右,去除了废水中90%的污染负荷。对好氧出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试验,探讨了主要处理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3,H2O2和FeSO4.7H2O用量分别为2和3 mmol/L,COD去除率为86.1%,用空气作催化剂在1.2 L/L用量下可使废水COD去除率再提高5.6个百分点,达90%以上。在工程上,曝气可引自好氧处理的风机房,节省了工程投资。在工厂现场完成放大试验后,设计建造了催化氧化工程,工程运行表明:COD在500 mg/L的好氧出水经过氧化处理后排放水COD降至54 mg/L,生化需氧量(BOD)降至17 mg/L,悬浮固形物(SS)降至32 mg/L,色度降至30倍,完全满足新国家排放标准(GB 3544-2008)。  相似文献   

19.
经过取样对湖南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大气、地表水、土壤质量、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空气细菌含量等因子监测得知,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一级;地表水达到I类水质标准;公园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无放射性污染物质;14个监测点空气负离子平均在11997个/cm3,空气清新;公园内3个取样点的细菌数147~445个/m3之间,离超标限(3700个/m3)距离都很远,卫生条件极好。森林公园总体环境质量优良,是人们休闲、度假、开展生态旅游的极佳场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燃油锅炉的自身特点,替代燃煤锅炉的优越性,探讨了燃油锅炉设计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阐明燃油锅炉设计将为暖通设计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