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来自江西吉水东京野茉莉40个家系种子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10个家系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东京野茉莉种仁可溶性糖含量为37.84 ~ 86.25 mg/g,淀粉含量为5.87 ~ 27.86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56.04 ~ 271.26 mg/g,粗脂肪含量为554.5 ~ 635.4 mg/g.种子油中主要有5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0.76%~85.62%,其中含量最高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为47.32% ~ 50.81%.由此可见,东京野茉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的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种子内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1 5 %± 1 3% ,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 3 34%± 1 0 9% ,淀粉平均含量为 2 33%± 0 30 % ,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5 7%±2 3%。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泡沙滩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从而确定出对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佳的赤霉素浓度;同时研究了提前用蒸馏水浸泡与否及赤霉素不同浸泡时间对沙滩黄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600mg/kg对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500mg/kg赤霉素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最高,达到75%;在最佳浓度500mg/kg下,以处理72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84.7%。试验还表明,直接用赤霉素而不用蒸馏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个栓皮栎种源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的长度、宽度和种子千粒质量以及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栓皮栎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56~2.38 cm和1.22~1.96 cm;种子千粒质量的变化幅度为1.45~5.45 kg;种子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817%~6.325%、42.461%~80.274%和2.699%~9.694%。栓皮栎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长度、宽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度与宽度也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源栓皮栎的差异主要是由种子千粒质量、宽度和长度决定。初步选出云南勐海、湖南城步1、安徽金寨1、重庆酉阳、山东蒙阴1、安徽旌德、安徽绩溪和安徽金寨2种源为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找出最优育种方法,提高发芽率,获取更多优质种苗,从而为漆树种质资源及产业发展提供指导,采用三因素(98%的H_2SO_4、400 mg/L的GA3、砂藏时间)三水平的全因素试验方法,每处理设置单个变量,共计27个处理组合,对不同种源漆树种子萌发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种源漆树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30 d;B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2SO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20 d;C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120 min+砂藏20 d。98%的H2SO4处理时间、400 mg/L GA3处理时间、砂藏时间对不同种源的漆树种子发芽率、芽长、芽粗均存在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0mg/kg、100mg/kg、20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600mg/kg)分别浸泡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种子,通过比较其发芽率来确定种子萌发需要的最佳赤霉素浓度;进而在各自最佳赤霉素浓度下设定不同的浸泡时间(12h、24h、36h、48h),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后,在各自最佳赤霉素浓度和最佳浸泡时间下,在不同盐浓度(0%、0.2%、0.3%、0.4%、0.5%、0.6%)的盐碱地上进行播种。结果表明:(1)经过赤霉素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沙冬青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浓度为200mg/kg时最高,金叶莸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浓度为600mg/kg时最高,而化香树种子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400mg/kg;(2)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最佳浸泡时间分别为12h、24h和36h;(3)通过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播种后在盐碱地上出苗的直观表现,初步确定耐盐性分别为0.6%、0.3%和0.2%。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不同的恒温和变温条件,研究了紫椴种子萌发温度和天数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发芽率在10℃恒温条件下可达80.5%,在10~15℃变温条件发芽率达到83.4%。在10~15℃变温条件下不同催芽天数可溶糖含量20.5~14.3mg·g~(-1),高于25℃恒温条件,可溶糖含量随着催芽天数增加而减少。淀粉含量也是随着催芽天数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由催芽初期的6.8mg·g-1下降至第16天的3.4 mg·g~(-1)。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海南推广种植八月瓜,试验通过收集不同种源的八月瓜,并开展种子发芽率试验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在播种前采用10%赤霉素浸泡种子2h,随后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基质为全河沙基质时发芽率最高,达到92.6%;不同种源的八月瓜果肉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种源(1.173%),其次为广东种源(0.789%)和贵州种源(0.738%);果皮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湖南种源(1.412%),其次为贵州种源(0.818%)和广东、江西种源(均为0.782%);总含量的排序为:湖南种源云南种源广东种源贵州种源江西种源。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夏蜡梅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夏蜡梅种子千粒重和含水量,并对种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粗蛋白、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灰分、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3.57%、14.28%、7.72%、8.61%、7.08%、2.33%、0.59%,蛋白质组分以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质为主,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大量元素以N最高、K最低,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Zn>Fe>Na>Mn>Cu>Ni。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大小级种子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醇溶蛋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1种矿质元素大部分以大种子的含量最高,除Ca、Na、Fe和Ni之外,其他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银杏主产区10个种源地收集的银杏古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种源银杏种子表型性状和其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并分析了差异。结果表明:10个不同种源银杏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和百粒重等表型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巴中通江县种源种子最大,三径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种源,成都锦江区种源和绵阳平武县种源低于其它种源;同一生长环境条件下,10个不同种源银杏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广元利州区种源含量最高,都江堰市种源含量最低;10个种源中,以生产种子为主要栽培目标的较优选择为通江县种源,而以总黄酮醇苷含量为选择目标的较优选择是广元利州区种源。  相似文献   

11.
筇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省大关县木杆镇选择4种筇竹林分类型: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天然筇竹—山茶混交林、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等,研究不同筇竹林分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结果表明:1)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说明人工施肥处理对提高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作用;2)除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蔗糖酶外,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在土层0~20 cm达到最大值,并且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除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的蔗糖酶和脲酶与过氧化氢酶、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和天然筇竹—山茶混交林的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天然筇竹—阔叶树混交林的酸性磷酸酶与蔗糖酶无显著相关外,其他酶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研究表明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筇竹与黄皮树人工混交林中筇竹地上部分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1~4年生分株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及含水率,建立人工筇竹分株地上部分各构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模型,以期为人工筇竹林的经营管理及其碳汇项目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筇竹分株年龄的增加,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均逐渐减少,筇竹1~4年生分株地上部分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7.62%、53.40%、50.01%、42.66%,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3.99、123.31、109.76、85.39 g/m2;各年龄分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分配均呈现出秆>枝>叶的变化规律。不同年龄分株的胸径与秆、枝、叶生物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以胸径为自变量建立的各年龄筇竹分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3以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也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可用于类似立地条件下的筇竹分株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水富市是筇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当地将发展筇竹资源作为竹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文章通过调查水富市筇竹资源的发展现状,认为筇竹经营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筇竹资源质量下降、管理不到位、经营水平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筇竹林经营、促进筇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坡位对天然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坡位不同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坡位的增加,筇竹无性系分株的高度、枝下高、节长、胸径、分枝长、分枝角、叶长、叶宽、叶面积、鞭节长、鞭径、鞭芽数、活芽数、隔离者长度、隔离者节长、隔离者直径相应减少,隔离者总长度则相应增加。在水分和养分资源有效性不同的生境中,筇竹无性系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生态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筇竹杖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筇竹是中国的特有竹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不仅具有多种使用功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对有关筇竹及筇竹杖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析了筇竹杖的工艺造型和不同的使用功能,探讨了筇竹杖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筇竹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筇竹(Qiongzhurea tumidinod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其笋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王”。云南省昭通市是筇竹的自然分布中心,其天然筇竹林面积占中国天然筇竹林面积的73.18%。由于管理缺失,大部分筇竹林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资源浪费严重。为充分发挥筇竹资源优势,提高竹笋产量,对低产筇竹林开展了科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使筇竹发笋时间提前,笋期延长,发笋数量增加,单位面积笋产量明显提高,肥料以尿素+复合肥+厩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竹子种子长期保存问题,以马来龙竹、云南龙竹、巨龙竹、金平龙竹、麻竹、长节勒竹、云南箭竹、棉花竹、爪哇巨竹、大泰竹、笻竹、方竹和毛竹13种竹子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低温、低温下不同储存时间、不同含水量、不同发芽设施和不同基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来判断竹子种子保存的适合条件。结果表明:1)除笻竹和方竹的种子外,大多数竹种的种子在低温储存5个月内,随着温度由10℃逐渐降低到-16℃,种子发芽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在-16℃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会有所下降;3)种子含水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含水量超过在一定临界值,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会显著下降;4)选择不同的种子发芽设施也会影响种子发芽率,生产中宜选用具有微喷灌条件的温室进行育苗;5)在无菌红土、黑土和蛭石这3种基质中,蛭石是竹子播种育苗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对筇竹研究文献的数量、来源期刊、论文第1作者及其机构、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22年8月间共收集到93篇筇竹研究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主要分布于国内37种期刊中,其中以林业类期刊居多,《世界竹藤通讯》是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在论文第1作者中,董文渊和吴义远是筇竹研究文献的重要贡献者,西南林业大学是筇竹研究的主要机构;筇竹文献内容分布在资源分类、生长机制、生理生态、遗传多样性、引种育苗及产品加工等领域。基于文献分析,文章认为随着“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筇竹研究将逐步转向生态环境、丰产培育、加工利用等领域,将不断加强筇竹林培育管理、环境利用、绿色产品和文旅融合的研究力度,促进筇竹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