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九年间的材积增长量我国的木材现在60%以上靠进口,但仍不能保障供应,所以提高木材的生产力和自给力是当务之急。为此,对主伐前的日本柳杉成林进行施肥培育,以了解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理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油桐成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单纯施氮肥会降低油质。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施肥、盲目施肥等问题,分析筛选出适合油茶专用的有机肥、复合肥种类,并归纳总结出油茶新造林、幼林、成林等三种不同林龄的高效施肥技术,为油茶林的丰产、稳产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油荼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油荼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油茶林低产和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油茶的栽培方法,包括种植地的选择、育苗方法、整地施肥与造林、幼林管理、成林修剪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绿竹丰产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绿竹丰产林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幼林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幼林管护、除草松土、施肥、母竹留养、间作套种;成林管理措施主要有扒土、施肥、培土、灌溉、绿竹采笋、母竹留养及合理采伐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毛竹扩鞭成林新竹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林周边扩鞭成林试验表明,不同扩鞭成林措施对扩展区域内新竹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不同措施对新竹株数、扩展范围的影响极显著,对退笋率、胸径的影响显著,对新竹高的影响不显著。施肥措施的新竹扩展范围大、退笋率低;深翻垦复措施的新竹株数多;复合措施的效果更好。随着坡位的降低,毛竹扩鞭成林的新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均呈变好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扩鞭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施肥在人工林培育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能够直接为苗木或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对于促进新造人工林快速高效地成林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人工林培育中施肥措施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从施肥在人工林培育中的应用范围、用于人工林培育的肥料类型及人工林施肥技术等方面,就国内外近年来人工林培育管理中的施肥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今后新型肥料的深入研究、平衡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高效施肥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人工林施肥应用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产赤霉素对红松人工林开花调节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  田松岩 《林业科技》1993,13(3):17-18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现大都开始结实.但结实量低且分叉多,难以成林.天然林和种子园也存在种子产量低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而现行的促进结实技术除疏伐、施肥外,基本上是外伤刺激母树的办法,这些方法基本上不适于在母树林、人工林中应用。而疏伐对具有顶端结  相似文献   

10.
对肉桂林地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肉桂生长量,缩短幼林抚育期,使之早投产,还可以改良林地肥力状况,降低抚育成本,收到明显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实现肉桂林一年生二年长三年成林的管理目标,必须强化施肥管理技术,重点抓好植前施基肥,植后合理追肥两大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通过 3a对比试验 ,采用清园除杂、垦复施肥、整形修剪等综合营林措施和根据油茶生理特点提出的生理调控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可促进成林油茶快速丰产丰收 ,产油量成倍增长 ,起到了较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天全县从2001年至2003年在17个乡镇发展毛竹实生苗造林14 466.67 hm2,至2006年郁闭成林,本文研究了毛竹成林到成材的前10 a生长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毛竹造林用苗,宜用整窝实生苗。实生苗造林前5a主要是补植抚育保成活,最主要的措施是砍灌、除草、亮窝正苗。后5 a是成材的关键时期,主要措施是控制立竹度,保持4 500株·hm-2~10 500株·hm-2都可以,超过10 500株影响成材。施肥效应对成材影响不明显,毛竹苗从栽植到第8个年头,几乎都可以不施肥,以后施肥以P、K为主,每hm2在1500 kg以内即可;将四川毛竹造林海拨向上推进了200 m达到1 400 m。  相似文献   

13.
1 施肥对树木生长的影响1.1 苗圃和幼树给苗圃及田间初始生长的树木施肥,可产生以下效应:加快树木生长;促进遭受病害、霜冻和动物损害的树木更快更好的恢复,并提高其与自然野生种的竞争力;降低维持和保护树木的成本。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幼树快速长高。在这一阶段正确的施肥处理通常能持续数年。近一百年来的广泛试验所积累的实际经验表明,施肥能改善树木的早期生长和促进成林,但却没有一个普通适用的配方。经验表  相似文献   

14.
新造石竹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新造林的郁闭,对新造石竹林进行施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新造石竹成林(繁殖)即增加成竹株数、增大成竹直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施复合肥对增加出笋数和成竹数效果最好,在对成竹直径影响上,以施尿素最好。新造林后应优先选择对成竹数量影响大的处理,即施用复合肥500 g、300 g。  相似文献   

15.
通过3a对比试验,采用清园除杂、垦复施肥、整形修剪等综合营林措施和根据油茶生理特点提出了手段相结合的生理调控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促进成林油菜快速丰产丰收,产油量成倍增长,起到了较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锯决大母竹造林种源不足且成本过高的问题,2001年开始进行了小母竹造林快速成林成材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平均地径、单株发笋数及发笋成竹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株数对平均地径影响较大,以2株为佳,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的差异对平均地径影响不显著;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单株发笋数都有极显著影响,保留2株,施复合肥、磷肥和尿素分别0.5、0.1和0.2kg及1月、6月施肥,单株发笋数最多;保留株数、施肥种类和数量及施肥季节对毛竹发笋成竹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山州有八角成林十万余亩,常年产量二百至三百万斤,平均亩产仅二三十斤。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老林比例大,不施肥。为了迅速提高八角老林的产量,文山州八角科研所从1983年开始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秋后施肥的老龄八角树有延寿、增产等收效。 1.投资小,收效大,见效快。根据多点试验结果,每株树一般施肥一斤左右,秋后能增收二至五斤干八角,即一株树春天收入二角五分钱,秋后即可增收七元左右,群众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事。  相似文献   

18.
灵山县的气候条件,很适合巨尾桉的生长发育,但土壤贫瘠,能否速生高产,取决于整地深度和施肥量多少,灵山桉树项目技术领导小组经过一年来的对比试验观测,施肥效果十分明显。尽管去秋以来,连续七个月大旱,施肥的一年生平均树高3.45米,平均胸径3.96厘米,枝叶繁茂,已郁闭成林,可望速生高产;不施肥的平均树高0.93米,长势甚差,难以培育成速生高产林分。一、试验林地灵山县巨尾桉的试验地位于该县三隆乡  相似文献   

19.
提高造林质量“五八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树造林,是一项系统的生物工程建设。从采种、育苗、整地、栽植、锄草、浇水、施肥、抚育、管护、间伐,到成林、成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能影响树木生长,影响成活、成林、成材,甚至造成树木死亡,导致造林失败。解放50多年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工作非常重视,在经济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投入造林绿化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可观的。现在,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4600多万公顷,居世界之冠。如果要按每年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和每年统计上报的完成造林…  相似文献   

20.
植树造林从采种、育苗、整地、栽植、锄草、浇水、施肥、抚育、管护,到成林、成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只要在一个环节上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成活和生长,并导致造林失败。多少年来为什么栽得多,成活成林不理想,主要是造林质量问题。产生造林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环节、多因素的。要全面地看待。笔认为。提高造林质量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