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种源幼龄期与成熟期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省于1976年和1979年两次参加全国性杉木地理种源全分布区试验。据27年、9年和6年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表现优良的种源到成熟期多数仍表现优良,说明了优良种源生产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根据27年生材料研究结果,福建建瓯、广东乐昌、广西融水等种源属于持续速生型,江西种源属于后期速生型。排在前9位的种源是:福建建瓯、广东乐昌、广西融水、江西安福、江西全南、江西铜鼓、浙江龙泉、四川雅安、贵州锦屏。  相似文献   

2.
18年生杉木种源试验林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8年生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种类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但整枝率和树皮率差异不显著。以速生丰产为目标,筛选出福建蒲城,建瓯,崇安,广西融水和贵州锦屏5个优良种源,材积现实增益28.9%-60.1%。  相似文献   

3.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选择,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福建崇安、建瓯、浦城、贵州锦屏、广西融水、福建武平、南平7个优良种源,其中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为稳定性好种源,在13年生时其材积遗传增益为417%~823%,在28年生时,其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77%~156%、99%~309%、308%~911%;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生长性状的改良有降低木材比重的趋势;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等优良种源早期就表现出速生性,而福建崇安、浦城、建瓯等武夷山闽西北山地种源,前期速生性并不十分显著,随林龄增大,其生长速率加快,直径生长尤为突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在浙江省推广应用。杉木种源研究应延续到半个轮伐期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择出适宜鄂中地区栽培的杉木优良种源 ,本文对杉木分布区内的6 1个杉木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1、杉木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粗、侧枝数、结实率等主要性状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2、杉木从幼林阶段到速生阶段秩次相关、早晚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 ;3、杉木种源间生长变异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 ,呈现出从南至北、由东向西生产量逐渐下降的演变趋势 ;4、综合评定结果为 :适合鄂中地区的最佳种源有锦屏、邻水、大田、开化、那坡。优良种源有长停、修水、洪雅、乐安、谷城 ;5、采用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树高平均遗传增益为 90 4% ;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91 3% ;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83 5%。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1969—1979年期间福建山地和湘北丘陵的杉木总年轮指数,简要说明了年轮指数的估计方法。讨论了福建山地和湘北丘陵杉木速生期胸径生长过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采集植株胸高处木芯,分析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年龄效应。结果表明: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他年龄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进一步说明通过种源选择可实现木材生产力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改良。不同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相对稳定,而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则易受环境的影响,幼龄材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较小,仅为成熟材的63.29%。来自不同种源区的种源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皆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6~10轮达到最大值;年轮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化规律则与年轮宽度不同,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S型变化趋势,并据此筛选出广西横县、恭城、忻城,广东乳源和福建南靖5个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均匀性高的纸浆材优良种源。不同年轮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分析显示,约在8年生选择径向生长快的种源会明显地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基于性状早晚相关分析,认为可在7年生时先淘汰生长较差的种源,在12年生再开展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7.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互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与速生阶段的秩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痤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锦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宽。优良种源材积的选择效益为39.7%-134.5%。  相似文献   

9.
以来自湖南省城步、绥宁、通道、会同、安化、浏阳、南岳、慈利、资兴、临武、江永、衡南、茶陵、郴州等14个种源区的82个优树家系种子和城步试验区附近优良林分混合种子(对照)为试验材料,以容器苗造林于城步,对来自不同种源区的家系在城步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城步本地马尾松优良林分子代表现较好,仅次于江永种源,而浏阳、通道种源幼龄期和中龄期平均胸径均显著小于城步马尾松优良林分子代的,但随着林龄的增长,资兴、会同、江永、临武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的表现均逐渐超过了本地优良林分子代的表现。以11年生材积排名,表现最好的是来自于资兴的家系,排前5名的有4个(含前3名);来自于江永的家系表现较好,仅次于资兴的,排前5名的有1个。以11年生材积生长量为优良家系选择标准,按家系总数15%的入选率,江永家系的入选率最高,达50.0%;资兴的次之,为41.2%;临武的较小,为23.1%。马尾松家系的生长表现在幼龄期和中龄期有一定有差异,早晚表现一致的家系仅占50%。  相似文献   

10.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相似文献   

12.
<正> 杉木的树种改良,目前主要是通过在适宜的种源区内选择优树,建立种子园,使优树间相互授粉,优良基因更加集中于子代,生产种子而实现的。尽管杉木比较速生,由播种到开花结实的年代较短,但要通过世代更替来鉴定中选优树的遗传性优劣,还是需要一定年代的;而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是缩短育种周期,只能较早的根据幼年期的表现作出成龄期遗传性优劣的判断,才可实现缩短周期。所以很早以来世界上一些树种改良学家就致力于性状的早期诊断和幼龄选择。如本世纪三十年代,什  相似文献   

13.
两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证明,杉木种源千粒重、发芽率、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性状与产地纬度呈现纬向渐变的趋势。根据种源主要性状变异,利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广西参试的29个种源划成桂东源、桂北、桂西北和桂东南三个地理种群和种源区。以生长指标为主,选出广西各杉木造林区优良种源,如融水、融安、三江、那坡、金秀、隆林、贺县、锦屏、三都、从江、大田等,平均材积实际增益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柱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杉木增加41.16~96.90m3/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6.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影响及地理、生殖隔离等原因,致使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为了发掘利用杉木地理生态遗传差异,以便为当地栽杉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并科学地划定调种范围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南方10省、区20个产地杉木种源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来自南方10省、区重点产杉区20个产地母树林中一般正常结实的种子.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海拔高变幅为190—1900米.其中有4个南亚热带种源,11个中亚热带种源,4个北亚热带种源,1个西南高原季风亚热带特殊气候生态型种源.对照为句容种源.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优质速生杉木繁殖材料,扩大杉木遗传改良遗传基础,1992年在黎平县营建了多父本杂交试验测定林,通过子代测定和区域测试,评选的4个最优家系命名为黔杉1号、黔杉2号、黔杉3号、黔杉4号,通过了贵州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应用黔杉1号~4号杉木良种苗木在贵州杉木中心产区立地指数16以上的立地造林,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优良种源、优良半同胞家系和初级种子园提高37.1%、12.0%、29.6%。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地理种源.为了选择适宜当地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照全国第一次杉木种源试验的要求,于一九七七年春在句容、宜兴、老山林场及本所进行种源试验.本文根据试验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杉木种的间苗期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获显著成效江西省于1976年—1680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杉木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通过多性状综合评定,选出广西融水,湖南会同、江华,贵州锦屏,福建建瓯,江西遂川、铜鼓等适于本省生长的速生丰产优质种源(区),其中融水、会同、锦屏等...  相似文献   

19.
经过4年对全国44个杉木种子园种用价值测试研究,初步筛选出天峨、庆元、洪雅等10个种子园为最优种子园。其4年生(连苗期)材积比全国最佳杉木种源融水种源增益幅度达18.2~118.2%,比本地种源增益幅度达116.2~300%。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10个种子园种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实践中可发现到,不同种源营造的杉木林分,生长差别悬殊;一些小规模的杉木种源试验结果也显示出进行杉木种源选择的增产潜力。我县在1973年冬便开始进行了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步确定了几个适于本县生长的优良杉木种源,乐昌杉种是其中之一。1976年以来,我县杉种又作为试验种之一,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该试验经过几年较系统的试验比较,已于1985年底初步综合评选出了一批我国南岭山地的杉木优良种源,其中我县的杉种也是有较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之一。一、九省杉木种源在乐昌的生长评定(一)试验情况1973年冬,搜集了湖南江华、会同,广东乐昌(大源茅坪),贵州天柱,浙江丽水,广西融水,福建莱州,江苏宜兴、江西赣州,四川德昌等九省十个产地的杉木种子,在乐昌县大源区进行了地理种源试验。试验点位于北纬25°,东经113°,海拔高700m,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