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塑料膜筒和纸筒护苗防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樟子松的造林成活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了樟子松塑料膜筒和纸筒护苗防风造林试验,结果可使樟子松春、夏造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塑料膜筒护苗秋季不用埋土防风,纸筒后期损坏,秋季需埋土护苗。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赤峰市元宝山区向阳北山樟子松基地进行实地调查,认为樟子松造林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造林整地季节、整地方式、苗木选择、栽植方法及造林后的一、二年的管护上。  相似文献   

4.
关昀  马宝峰 《防护林科技》2006,(5):22-23,46
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通过全面整地、开沟整地、穴状整地和不整地对樟子松、云杉、落叶松和银中杨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沟整地可大大提高针叶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樟子松和云杉的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立地类型、造林时间、整地方式、造林技术、苗木保护等因素是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分析不同整地方式、整地时间、造林树种、造林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在西北干旱地区,采用汇集径流整地方式、夏秋两秋两季整地、春季造林、青杨插干造林成活率较高,效果较好。另外,从林木生长状况即当年侧根数和高生长量来看,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油松和樟子松整地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兴 《防护林科技》2015,(4):22-23,32
通过分析油松和樟子松整地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造林成活率的调查,对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油松和樟子松整地造林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2.4~25.1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18.0~19.5个百分点,整地造林效果显著;造林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6.62%~12.58%,土壤孔隙度增加25.13%~32.89%,土壤全氮提高45.92%~61.60%,速效氮提高7.87%~38.05%,速效磷提高5.02%~36.33%,速效钾提高16.35%~46.22%,不同整地方式均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耐寒性和抗旱性强,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内蒙古地区干旱瘠薄的山地、草原和风沙地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固沙林以及用材林的重要造林树种。为扩大樟子松造林面积,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通过人工套袋育苗,在苗圃培育 1~ 2年,再上山进行造林,能够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一、樟子松人工套袋育苗圃地选择 1.位置选择:背风向阳,靠居民区附近,并且劳力来源要充足,水源要充足,交通方便的地带做苗圃地。 2.土壤选择: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比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作者从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和造林树种,选择良种壮苗,因地整地、因势整地,覆盖地膜保温保墒,覆盖油桶保温防风防鼠兔危害等措施入手,使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植,小坑靠壁栽植,打小管并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沙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气候变化异常,致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低。试验得出:整地比未整地地块造林成活率提高17.09个百分点;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6.3个百分点;未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林农复合经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抚育方式;采伐迹地造林,整地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事活动整地,可及时清除伐根,改善地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岩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值,小坑靠壁载植,打小管井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大连岩质海岸进行黑松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春季内顷斜面集雨小坑整地和等高梯面扬角平台整地方式,采用容器苗雨季雨前分片造林等综合造林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达到86.37%~87.9%,而对照造林成活率为65.4%~71.8%。该综合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明显。  相似文献   

14.
呼盟樟子松治沙造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治沙造林,因沙地立地条件差异很大,采用同一造林方法成活率相差很大,本文根据生产实践充分论证了: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整地、造林,抚育管理技术、措施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爱辉县滨南林场,对60亩樟子松人工种子林进行了人工施肥,并逐年进行了观察,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1974年春季穴状整地,每穴施入厩肥15斤,移植1970年造林地樟子松大苗,造林密度;4米×4米;设置30亩条件相同,未施肥樟子松人工种子林做对照区,其他措施与一般造林相同,成活率达95%以上。施肥与未施肥的樟子松林地,可以明显看出:樟子松人工种子林施肥生产力高。施肥人工种子林比未施肥人工樟子松林单株材积大50%,造林后第一年高生长有明显差别直至1979  相似文献   

17.
1998~2007年,调查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营造的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逆坡整地、靠壁深栽的方法营造的樟子松,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2个树种。这说明阳向陡坡瘠薄地上造林,樟子松是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8.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横山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沿,总土地面积4333km2,总人口33万。地貌以无定河、芦河为界,分为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秋季,森林覆盖率32.3%。近几年来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成绩喜人,累计人工造林面积达1万hm2,2009年春樟子松人工造林0.33万hm2,成活率达85%以上。几年来,横山县沙地樟子松造林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沙地先搭设沙障,然后通过整地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生物防虫等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樟子松树坑肥力、蓄水保墒和防鼠兔啃食等效果,从而改善樟子松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翁牛特旗玉田皋乡进行了一系列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3-5年生容器苗,采取局部块状整地,坐水打浆栽植,施用ABT生根粉,保水剂、覆盖地膜,培越冬防护土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幼树根系主要分布土层(15-5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5%-60%,成活率和保存率达85%以上,比对照提高15%-30%。  相似文献   

20.
长岭县民营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长岭县进行了民营樟子松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造林季节上要坚持春季、雨季结合进行,造林方法上采用了容器育苗和窄缝法造林,在科尔沁沙地条件下平均成活率达58.5%。容器法雨季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