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地樟子松、白榆人工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是林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是林木生物量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营养物质合成、转化和储藏的功能。林木根系的生长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将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营造生产力较高的林分,特别是营造稳定性的混交林,研究混交树种根系形态分布、根量等在林业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林木根系对于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林木细根生物量是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细根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生态因子对细根生物量分布的影响、抚育管理活动对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根系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等几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细根生物量分布及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3.
林木根系垂直分布研究对于揭示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学模型描述根系的分布特征是研究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格局的有效方式。国内外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结果,但大部分都是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或多项式模型,难以反映细根特征值随土壤深度变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与农作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总结了近年国外混农林业系统中林木和农作物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林木根系分布与管理研究内容是通过对林木根系类型的筛选,选择与农作物根系矛盾较小的树种;水分关系研究中探讨了林木与农作物的水分矛盾;养分关系中主要说明林木枝叶对农作物的有利作用和它们对养分的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研究指出某些树种的枝叶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地上部分的研究说明,林木对作物的遮荫作用是主要的,而作物对林木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桦树柠条混交林及桦树纯林、柠条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林分生物量、根系分布规律等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桦树高生长量比纯林桦树提高47.6%~119.5%,胸径提高44.1%~143.1%;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及单株生物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桦树根系分布比纯林均匀,使林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水分、空间,利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南酸枣为我国南方的多用途优良阔叶树种。依据3年和5年生的5种南酸枣林分类型林木的根系及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南酸枣人工幼林林木的根系与其树高、胸径的分形关系特征,揭示了林木根系的生长过程及其生物量的积累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系与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分形关系,说明南酸枣人工幼林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及其空间分布是一个分形生长过程,它服从分形维数D值规律增长;根据分形模型可以估算林木根系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风口沙地木麻黄无性系造林与根系生长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 2 0 0 0年 5月起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临海风口干旱沙地进行 3年试验研究 ,从 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择惠 1#、粤 70 1#、东 980 1#等 3个造林保存率达 6 1 9%~ 6 9 5 %的无性系 ,在此类特殊困难立地防护林植物材料选择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对风口沙地前沿高地和后沿低洼地 2种微地形条件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效果的比较分析 ,后者造林保存率提高约 5 % ,且林木生长较快。 2种微地形条件林木根系生长状况 ,风口前沿高地林木根系分布深、数量多、结构密集、吸收根系网络发达 ,有助于逃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并揭示根系分布深度、数量、密集程度、网络结构与土壤含水率大体呈负相关的趋势。研究揭示 ,风口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的机制 ,是由于林木形成发达、庞大的根系网络的生理和形态特性 ,以适应干旱生境和保证造林成活。不同造林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 ,丛状、团状等植生组造林方式可提高保存率约 10 % ,在生产实践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根系是林木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树木根系的数量、组成和分布,对于全面了解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进一步探索林木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确定相应的丰产技术措施。但是由于根系的研究既繁重又费工。因此使得对于根系的研究成为森林生物生产力研究中薄弱环节之一。基于上述原因,我场对于落叶松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分述如下。一、试验地概况根系调查试验地设在我场跃进营林施业区40林班32小班。该林分是1957年用二年苗营造的长白落叶松纯林,初植密度为6600株/公顷,林龄为24年,平均树高为14.5米,  相似文献   

9.
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对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体内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是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性的激素,调控过程包括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文中从生长素合成、代谢、运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林木根系形成的相关基因及激素互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林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新思路,展望了林木根系形成机理研究及其对林木根系调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楸树1~3年生幼林进行了单株根系测定。1、2、3年生林木根系的水平分布分别达95cm、210cm、415cm;垂直分布分别达80cm、180cm、200cm。单株根系集中分布范围:1年生林木深度40cm以上,水平60cm见方,占根系总干重的93.6%;2年生林木深度100cm以上,水平100cm见方,占94.8%;3年生林木深度140cm以上,水平220cm见方,占94.3%。根系含水量62.1%~80%,愈接近根端部位,其组织愈幼嫩,含水量愈高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对环境养分逆境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策略.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该区域大部分土壤为酸性红壤和赤...  相似文献   

12.
两个金银花品种根系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方法调查两个金银花品种秧花、蒙花的根系分布,同时测定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等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秧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7.9%以上;蒙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9.0%以上。秧花的吸收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具有一定影响,吸收根集中分布区域下层土壤含水量虽仍在增加,但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吸收根集中分布深度的比较发现,蒙花明显大于秧花。研究结果表明,两金银花品种根系的分布对土壤物理性状均有一定影响,并与对照样地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董立国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2):23-24,64
为了研究滴灌措施下干旱地区防护林内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选择建平地区常见的荒山绿化树种——沙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滴灌与不滴灌、不同滴灌年限处理下的土壤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浅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不灌溉林地处理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与流动沙丘的对照处理趋于一致,但是后者盐分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程度更强;滴灌后1~3年,随着年限的增加,同土层中盐分含量逐渐降低,根系生物量干重逐渐增加,且根系分布情况上移,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层中。由此可知,滴灌对浅层土的洗盐效果较好,但是滴灌时间长了根系有向浅层土层集中的趋势,建议每年大水漫灌1次,以有利于根系的下扎。  相似文献   

14.
树木根系分布与结构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是树木生长发育的基础。开展树木根系分布和结构研究,有利于探究根系与地下环境的相互联系,研究根系分布与生长之间的关系,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素平衡与循环。文中简要综述了根系研究的历史,分析了树木根系研究的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了根系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分析认为,根系分布与结构的相关研究方法在不断进步,但新技术和新手段仍存在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The soil-plant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subsystem of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 The water uptake by plant roo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search on water transport in this SPAC and is also the most active study direction in the fields of ecology, hydr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ine roots of plants is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 water absorption model of plant roots. Our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ine roots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a desert riparian forest shows that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its root lengths can be expressed horizontally as a parabola. The fine roots are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range of 0–350 cm from the tree trunk and their amount accounts for 91.9% of the total root mass within the space of 0–500 cm.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fine root lengths shows a 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 with soil depth. The fine roo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0–80 cm soil layer, accounting for 96.8% of the total root mass in the 0–140 cm soil layer.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 26(1): 1–4 [译自: 生态学杂志]  相似文献   

16.
Fine root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al root characteristics of four-years-old multipurpose woody species with potential for use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on an Alfisol in the forest savanna transition zone of south-western Nigeria. Rooting patterns of woody species studied differed considerably. Lonchocarpus sericeus had the lowest percentage (21%) of total fine roots confined to the upper (0 to 30 cm) soil layer, compared to 84% with Tetrapleura tetraptera. Despite the superior tap root system of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and the fine root form of Nauchlea latifolia however, their extensive distribution and very large lateral woody root volume density may pose a major problem for seedbed preparation and tillage operations in simultaneous agroforestry systems. Lonchocarpus sericeus appears to have the most desirable structural and fine root architecture among the species studied for simultaneous agroforestry systems. The total root density below the underlying distal soil layers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sum of square of tap root diamet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il depth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木麻黄是我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中的主栽树种,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共生关系,提高自身耐干旱、抗贫瘠、抗盐碱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够与木麻黄根系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主导的物质代谢循环是植物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反之木麻黄的根系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文中综述了木麻黄与根系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接种弗兰克氏菌(Frankia)及菌根菌提高木麻黄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木麻黄与根系微生物体系的促生、抗逆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全部分层挖取法研究了银中杨(Populus alba×Populus berolinensis)、沙棘(Seabuckthorn)、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山杏(Prunus arm eniaca)4个树种的根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银中杨根系在0~120 cm土层中均有分布,林龄越大分布越深,但主要集中在0~40 cm的土层中,而且以直径小于7 mm的根系为主;沙棘根系分布较浅,在0~30 cm土层中,分布相对均匀;沙枣根系分布最深仅达20 cm;山杏的根系分布虽可达130 cm,但主要还是集中在10~50 cm土层中。根系总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银中杨、沙棘、沙枣、山杏。  相似文献   

19.
林分根系分布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各林分根系的分布及对其土壤抗冲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各林分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值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各林分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效应依次为毛竹林>柑桔林>杉木-南酸枣-木荷混交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