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建材林初植密度幼龄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镇丘陵地区的上国营林场,选用广西融水优良种源,采用3330-166650株/hm^2的11种初植密度营建杉木短轮伐建材材林,探讨不同橼材(小条木)和小径材生产的效应,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对树冠、胸径、树高、高径比、幼林蓄积、地上部份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幼林木材基本密度(6年)影响不明显。3370-5550株/hm^2造林密度是该地区短轮伐期小径材作业适宜的初值密度,可望8年间伐椽材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9年生火炬松(Pinustaeda)不同造林密度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公顷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林分结构来看,以密度为1666株/hm2较为合理,平均胸径为115cm,≥10cm的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90%,而密度为4444株/hm2的平均胸径仅为8.8cm,≥10cm的林木仅占38.9%。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5.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6.
在杉木分布北缘的苏南低山丘陵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萌芽杯幼龄速生的阶段优势,能发掘短轮伐小径材的生产潜力。影响萌芽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更新林分种源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伐桩密度与更新方式。在山洼、山谷阴坡坡脚等优良立地,实施2250~2400株/桩·hmt2密度控制,小块状更新,集约肥培管抚,9年生萌芽林蓄积量达118.2~126.7m2/hm2,可产出约85%的小径材.在山坡中下部中等立地条件,实施较高密度(3000~3300株/桩·hm2)控制,窄带状(8~10m宽)更新,集约管抚,9~15年生蓄积量达111.7~139.6m3/hm2,可产出约40%的小径材和农用椽材。而在较差岗坡立地,即使采取高密度(4500株/桩·hm2:),窄带状荫芽更新与高水平集约管抚,也无生产小径材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红皮云杉的造林和抚育技术。研究表明,该树种适应性强,易成活,生长快。土层30cm厚的半阴半阳中下部坡地为其造林最佳立地条件,最佳初植密度为4400株/hm2,透光抚育起始年限是造林后第4年,上层郁闭度不大于0.3,宽度应以伐8m留8m为宜。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不同培育目标的适宜造林密度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造林密度对比试验与现有人工林分密度的调查结果,提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适宜造林密度与不同培养目标的林木密度调控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密度以中密度为宜,植距在1.4 m ×2.0 m 和2.0 m ×2.0 m 之间,每公顷3 555~2 490株。试提出不同培养目标的林分密度调控管理模型如下:(1)小径材(12~16 cm ),伐期20 a,立地指数14~16,造林密度3 600~3300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2 340~2 145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1.61~14.54 m 3·hm - 2。(2)中径材(18~24 cm ),伐期25 a,立地指数16~18,造林密度2 775~2 490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1 560~1 395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3.02~17.47 m 3·hm - 2。(3)大径材(26~32 cm ),伐期30 a,立地指数18~20,造林密度1 995~1 725株·hm - 2、最终保留密度900~750株·hm - 2,年均材积生长16.20~16.76 m 3·hm - 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4块毛白杨林的材种出材率(量)分析,认为立地指数SI≤16.0m的林分应培育以椽材为主的小径材;18.0m≤SI≤22.0m时,林分的经营目标可定为以檩材为主的中径材林;当SI≥24.0m时,可生产柁材等大径级材。柁材林的主伐密度以400~600株/hm2为主;檩材林的适宜密度为600~900株/hm2;经营椽材的林分密度以1000~1200株/hm2的收获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赣东北中等立地上的两片6年和9年生,造林密度分别为2500株/hm^2和1110株/hm^2的湿地松林分进行了间伐强度的对比试验5a后的结果表明,前者以1275株/hm^2,后者以525株/hm^2的保留密,可以显著提高林分的胸径和蓄积生长量,改善立木的径级结构,并能有效地缩短轮伐期。对湿地松林的初植密度和初次间伐龄进行了讨论,认为造林密度1500ri  相似文献   

11.
红锥天然林生长规律与生物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华安金山林场红锥天然林调查表明,红锥生长快,34~38年生树高可达21.9~23.7m、胸径可达20~30cm。全林保存密度572株/hm2,蓄积量366m3/hm2;Ⅱ级立地级保存红锥600株/hm2,蓄积量高达483m3/hm2,生物量500.87t/hm2,材积年生长量可达13.4m3/hm2;Ⅲ级立地红锥蓄积量342m3/hm2,生物量354.65t/hm2。林分生产力很高,树高速生期为4~18年生。胸径速生期为6~14年生,材积速生期为10~27年生,34~38年生的红锥尚未达到数量成熟。表明红锥适应性强,不苛求立地,生长潜力大,极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初植密度尾叶桉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尾叶桉5种初植密度:①1m×3m(3333株/hm2);②1m×4.5m(2222株/hm2);③2m×3m(1667株/hm2);④1.5m×4.5m(1481株/hm2);⑤3m×3m(1111株/hm2)的试验,分别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⑴尾叶桉初植密度在1111~3333株/hm2范围内,林龄4年内,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平均胸径与树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⑵密度3333株/hm2由于株数多,产量最高,利润也最高。⑶从第3年开始,密度1667株/hm2的材积年生长量增幅最大。⑷5种密度的胸径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几乎减少2/3,造林密度越大,减少量越多;至第4年各种密度的年生长量几乎相近。树高生长的高峰值也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减少2/3,第4年又减半,至各种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几乎相近。除3333株/hm2的材积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2年之外,其它密度的材积峰值都出现在第3年,第4年开始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3.
人工红松母树林疏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地概况人工红松母树林疏伐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三道河子林场62林班1小班。位于129°38′35″E,44°44′00″N,海拔339m。年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40-4℃。年平均降水量595-9mm,年蒸发量1145-7mm,相对湿度78%,无霜期125天;坡度10°,棕色森林土,土层厚30cm,排水良好。该林分1958年春造林,密度4400株/hm2。1986年初第1次疏伐,疏伐强度55%,保留株数620株/hm2,胸径12cm,树高6-8m,枝下高…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4年从云南省富民县引入直干蓝桉种子,进行容器育苗,采用杉木60cm×40cm×40cm标准挖穴,密度2m×2m规格造林,共栽植2-3hm2。种植后第一年进行挖穴培土,全铲抚育,第二、三年各进行一次全铲抚育措施。1998年底调查,直干蓝桉平均胸径6-19cm,最大胸径11-6cm,平均树高6-67m,最高达10-8m,平均每公顷立木蓄积17-82m3。该树生长较快,与5年生的马尾松生长相比,平均树高大于马尾松的3-2m,平均胸径大于马尾松的3-09cm,与5年生…  相似文献   

15.
巨尾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安国有林场1992年在海拔260~280m的丘陵山地引种巨尾桉。6.5年生平均胸径14.2cm,平均树高18.9m,蓄积205.7m3/hm2,产材量218.8t/hm2,销售收入56888元/hm2,成本利润率230.8%,产出投入比1.89∶1。本文介绍引种栽培技术措施,林木生长情况和引种适应性,并对经营效果进行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文摘     
水瓶扦插杨条造林新技术水瓶扦插杨条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省工、省时、省水,而且造林费用低,是干旱缺水的沙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山区、丘陵区造林的一项创新技术。1986年吉林省洮南市林业局在四海林场采用此法栽植杨树(品种为小×黑杂交杨)萌条30株,当年成活率100%。初植密度1-0m×1-5m,现保留密度2m×3m。1998年调查,平均胸径18cm,树高16m;而1981年的植苗造林成活率仅78%(初植密度1m×3m,现保留密度3m×3m),平均胸径12cm,平均树高12m。前者与后者比较,仅造…  相似文献   

17.
闽北短伐期阔叶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清麟  李元红 《林业科学》2000,36(1):97-102
连续7 ~8a 的固定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利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可成功培育短伐期闽粤栲林、短伐期米槠林及短伐期丝栗栲林,轮伐期分别为10 、14 及16a ,达轮伐期时的蓄积平均生长量分别高达20-52 、15-99及12-17m3/(hm2·a) :短伐期林分密度大、自然稀疏强烈,高生长异常迅速,高径比大、树枝树叶比例较小,生产力高;短伐期林分均为多树种(12 ~17 种) 混交的单优群落,灌木层中的乔木幼树多样性高、密度大。  相似文献   

18.
以密植超短轮伐为主的栽培经营试验,在全国12个省(区)、市建立了13个试区,26个试验点,共分5种自然类型。每公顷的造林密度一般为5000~10000株;沿海试区15000~20000株。轮伐周期1~2a;北方局部地区为3~5a。试验林的生物量较一般薪炭林提高3~5倍;西北地区为5~8t/(hm2·a);东北、华北7~10t/(hm2·a);华中地区6~20t/(hm2·a);西南10~20t/(hm2·a);南部沿海20~50t/(hm2·a)。同时从全国传统薪炭林树种和乡土树种中,筛选出60个优良树种,供各地选用。  相似文献   

19.
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1993年定位连续调查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表明,巨尾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材积连年生长量峰值分别出现在1,2,3,3年;平均生长量除材积的推迟1.3年,其它林木因子都在同一龄期达到高峰;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达15.8m,平均胸径11.6cm(带皮)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1.2979m^3/hm^2。可见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快速,适宜于短轮伐期集约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20.
对5年9个月生三种密度(1666株/hm^2、2222株/hm^2和3333株/hm^2)两种配置(1666株/hm^2,株行距分别为2m*3m、1m*6m)尾叶桉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密度越大的林分,其冠幅、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就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