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花树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与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西吉水种源的白花树花粉为研究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花粉形态结构观察以及采用离体培养基法、I2-KI和TTC染色等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树花粉粒为长球型,具3孔沟,外壁面具细网状纹饰;花粉平均极轴长52.33±0.577 μm,平均赤道轴长26.89±0.502 μm;3种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中以离体培养基法最有效,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10%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 GA3+3 h;花粉最佳贮藏条件为-80 ℃密封保存,贮藏180 d后花粉的萌发率仍可达40.97%。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 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POD、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 POD> CAT.  相似文献   

3.
通过显微镜观察研究紫叶李花粉的形态特征,并采用TTC染色法、培养基萌发法对不同贮藏方式的花粉进行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紫叶李的大多数花粉饱满而匀称,平均直径34.1μm,最大值为52.9μm,最小值为23.9μm;当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为10%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最佳贮藏温度为-20℃;紫叶李花粉可能存在变异现象,属于中等偏小的花粉;在本试验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其花粉生活力保持越为持久。  相似文献   

4.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6.5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93.12%。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松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80℃贮藏15 d和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2.93%和91.27%,萌发率下降不显著;-20℃和4℃贮藏15 d,花粉萌发率下降不显著,但贮藏30 d的花粉萌发率与初始萌发率相比均极显著下降,萌发率分别为88.65%和86.84%;常温25℃贮藏15 d、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0.27%、82.66%,与初始萌发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此研究可为油松花粉生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很大影响,最适培养基为:25%蔗糖+0.005%硼酸,萌发率达92.04%。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方法为-80℃干贮,耐贮藏时间超过26 d。  相似文献   

6.
聚石斛花粉生活力及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石斛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其花粉生活力的检测方法及贮藏方法。结果表明:(1)检测聚石斛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100 mg·L-1H3BO3+80 mg·L-1Ca Cl2,TTC染色法不适用于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检测;(2)聚石斛开花第0 8天的花粉生活力高于65%,作为父本,授粉结实率高于85%,显著高于蕾期和衰败期。(3)不同贮藏方法对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较大,4℃冷藏干燥贮藏80 d后,花粉生活力下降为0,而4℃冷藏湿润贮藏、-20℃冷冻湿润贮藏和干燥贮藏90 d后,花粉生活力分别为1.4%、21.7%、6.4%。经-20℃冷冻湿润贮藏90 d后的花粉经杂交授粉后仍然能够正常结实,其他处理的结实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金沙槭(Acer paxii Franch.)和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为试验材料,蕾期采粉,并且采用TTC染色法和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它们的新鲜花粉,室温条件下(25℃)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的两种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明显影响,三角枫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0%,而金沙槭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5%;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高;室温条件下(25℃)保存的金沙槭花粉4天后便失去了生活力,三角枫花粉6天后完全失去生活力;4℃低温保存条件下,金沙槭花粉的可贮藏时间较短,约40d后花粉便失去了生活力,而三角枫的花粉贮藏40d后的萌发率为31.37%。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滇东南特有濒危植物长梗杜鹃花粉形态及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为长梗杜鹃进一步的遗传育种、花粉种质保存和传粉生物学等相关保护利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并为系统分类研究作旁证。[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长梗杜鹃花朵不同发育时期(花蕾膨大期、花瓣初开期和花瓣盛开期)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TTC染色法对开花当天不同时段及开花后不同天数的花粉活力进行了快速检测;做L25(53)正交试验探讨10 g·L-1琼脂和不同浓度的蔗糖、H3BO3、Ca Cl2组成的培养基配方对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花粉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花蕾膨大期到花瓣盛开期,花粉逐渐成熟,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直径为43.0 65.4μm,平均51.3μm;单粒花粉近球形且表面有粘丝,具三孔沟。在扫描电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均匀的颗粒状,孔沟周围颗粒细密呈波状突起;在光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内外2层,厚度约相等为0.8 1.2μm。长梗杜鹃整个单花花期花粉活力较强,于开花当天9:00达最高,为92.18%,至花末期(花后第9天)仍保持着48.5%的活力,适宜做父本开展相关杂交育种工作。长梗杜鹃开花当天9:00的花粉在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200 mg·L-1H3BO3+0 mg·L-1Ca Cl2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0.26%;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率高低的主次顺序为蔗糖→Ca Cl2→H3BO3,一定浓度的蔗糖和H3BO3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萌效果,而Ca Cl2的添加则显著抑制了其花粉萌发。此外,适宜的低温有利于长梗杜鹃花粉的贮藏,-18℃条件下贮藏48 d仍有一定的萌发力。[结论]长梗杜鹃特殊的花粉外壁纹饰支持了前人对其系统位置划分的合理性。其较高的花粉活力、适宜的固体萌发培养基及贮藏温度的研究为今后以长梗杜鹃为父本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其他同属植物花粉形态及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给观赏海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对其花粉活力展开了研究,探讨并观察了观赏海棠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和花粉萌发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硝酸钙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0.02%(其萌发率与0.04%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0.02%(其萌发率与0.01%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时,日本海棠的平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最高值分别达到55.2%与853.11μm、54.4%与595.07μm、37.6%与713.74μm,显著高于同一试验因素下的其余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的组合培养基为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以此培养基培养的日本海棠其平均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分别达到70.1%和777.02μm,显著高于除以(10%蔗糖+0.01%硼酸+0.03%硝酸钙)组合培养基处理以外的其他组合培养基处理。在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培养第1个小时内花粉未萌发,培养2~4 h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达23.4%/h及259.01μm/h,培养8 h后,其萌发速率趋于平稳,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组合培养基,以此组合培养基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生长速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
7种油茶花粉数量及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茶梨、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7种油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2 498、3 503.7、9 441.3、3 331.3、8 397.7、3 985.7、3 141.3粒,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和茶梨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10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59.4%、56.3%、92.7%、95.3%;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9.6%、62.1%、72.1%.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仁用杏‘优一’为试材,以蔗糖、硼酸、二水合氯化钙、赤霉素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优一’花粉萌发的培养基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优一’花粉萌发起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则抑制,促进‘优一’花粉萌发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蔗糖15%,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2 g·L-1,赤霉素0.000 8 g·L-1;赤霉素对‘优一’花粉管伸长作用明显,其花粉管生长量、长度、节间生长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4种成分L25(56)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琼脂0.1 g·L-1+蔗糖1 g·L-1+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0 g·L-1+赤霉素0.000 6 g·L-1组合是‘优一’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优一’花粉在适宜萌发条件下,2~4 h是‘优一’花粉萌发的高峰期,蔗糖和硼酸是影响花粉萌发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5年生观赏海棠‘高原红’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花粉离体培养、荧光显微技术等研究了‘高原红’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特性,分析了花粉离体培养基成分、离体与活体萌发的区别及花粉贮藏过程中活力的变化。探讨了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旨在为揭示花粉萌发特性、建立花粉贮藏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硼酸与蔗糖溶液均对‘高原红’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单因素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溶液;离体与活体花粉在萌发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离体萌发较快于活体萌发,且活体萌发中花粉管在授粉后第8—12 h为快速伸长期;花粉贮藏过程中,室温(17—20℃)下贮藏的花粉活力急速下降,花粉管长度与4,-20℃及-70℃时差异显著,4℃下贮藏的花粉离体萌发率同样呈急速下降的趋势,与-20,-70℃时差异显著,而-20℃与-70℃下贮藏的花粉其离体萌发率之间与花粉管长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西种源的油茶主栽良种进行了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的测定。结果表明:(1)油茶不同种源良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较大差异,本实验良种中的花粉生活力较高,花粉活力值范围在87.51%~66.98%之间,花粉萌发力值范围在87.91%~70.47%之间,显示了良种的优良特性;(2)湖南种源油茶良种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琼脂+10%蔗糖+0.015%硼酸,江西和广西种源的良种通过调整蔗糖和硼酸浓度可使花粉萌发达最佳。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同时检测花粉生活力可以相互校验;(3)花粉生活力大小与品种内在遗传特性有关,也与立地和气候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及活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以及花粉活力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的马大杂交新品种提供基础。【方法】采回花穗的次日10:00之后,使用毛笔刷法收集大叶相思花粉;通过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硼酸浓度处理后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筛选适宜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的条件;采用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萌发法对大叶相思花粉进行活力测定,探讨大叶相思花粉有效的活力测定方法。【结果】大叶相思花粉在28℃下培养,其花粉平均萌发率为71.99%,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3 D(1 D=1倍的花粉粒长度),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温度的处理。当培养基中含有200 g·L~(-1)蔗糖时,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84.96%,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8 D,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含有其他蔗糖浓度的处理。在含有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大叶相思花粉,其平均萌发率为75.32%,花粉管平均长度可达4.8 D,平均花粉管条数为5.4条,显著高于在其他硼酸浓度下的处理。大叶相思花粉在培养温度30℃、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98.26%,花粉管长度均可达到10倍复合花粉粒的长度,最多可萌发出10条花粉管,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 h的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65.74%;培养6 h时,其萌发率为90.55%;培养24 h后,其萌发率趋于稳定,达到最高值98.26%。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67%,I_2-KI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00%,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8.15%,3种方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叶相思花粉在不同的离体培养处理下,其萌发情况均不相同且差异显著,最佳离体萌发条件为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培养温度为30℃,萌发率为98.26%。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大叶相思的花粉收集、贮藏及活力测定等研究,以及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马大杂种相思新品种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黑杨花粉离体萌发和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150g·L-1蔗糖+20mg·L-1H3BO3+40mg·L-1CaCl2,在21℃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提高,花粉管不断伸长。  相似文献   

16.
以贴梗海棠初开花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TTC、碘-碘化钾2种染色剂测定花粉生活力的效果,离体培养时葡萄糖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和3种不同温度(15、20、25℃)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的变化规律,3种贮藏条件(常温、4℃、-23℃)对花粉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染色剂测定的花粉生活力差异显著,TTC染色法(76.26%)显著优于碘-碘化钾染色法(42.46%)。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和萌发温度提高能促进花粉的萌发,超出范围后抑制萌发。试验证明:最佳的葡萄糖浓度为10%,最佳的萌发温度为20℃。贮藏温度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显著,其中最佳的贮藏条件是冷冻干燥,但综合考虑成本、便捷性等因素,实际应用中一般选择4℃。  相似文献   

17.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的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组合的培养基对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并用TTC染色法、I-IK染色法和无机酸法对灰木莲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时,以150 g/L蔗糖+5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7 g/L琼脂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灰木莲花粉的培养,离体萌发率达到62.2%,花粉管生长良好;无机酸法不适宜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检测;TTC染色法和I-IK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较接近,分别为60.6%和64.1%,但I-IK染色法在观察判断上较为困难。因此,TTC染色法是快速检测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辽宁杨雄花序及花粉萌发过程进行观测与分析,为更好地利用辽宁杨进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辽宁杨雄花序为对象,通过花枝水培、花粉体外萌发和花粉贮藏等手段,借助模式图绘制、图表解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辽宁杨雄花序发育及散粉规律、花粉体外萌发规律,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1)辽宁杨雄花序从花芽膨大到散粉可分为花蕾期、伸展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4个阶段,历时12天,花药大多数于第4阶段成熟,此时轻微触动即可导致花粉从花药散落。2)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10 g·L-1蔗糖+30 mg·L-1H3BO3+10 mg·L-1Ca Cl2,21℃,其萌发率最高,达到58.57%;150 g·L-1蔗糖+40 mg·L-1H3BO3+10 mg·L-1Ca Cl2,23℃组合中的花粉管最长,达到753.20μm。蔗糖、H3BO3、Ca Cl2、温度对辽宁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暗培养7 h时,花粉管不再伸长。4)-20℃下贮藏的花粉,其萌发率高于另外2个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且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管越长;同一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粉管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短。【结论】为避免花粉损失,花粉的采集应考虑在雄花序发育的第3阶段进行;对花粉管长度和花粉萌发率的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降低的速度越慢,花粉管萌发到相同长度所需的时间越短;与新鲜花粉相比,若是利用贮藏的花粉进行杂交试验,为保证授粉效果,此时的授粉次数应增加而授粉的时间间隔应延长。  相似文献   

19.
香椿花粉离体萌发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结论]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相似文献   

20.
以平榛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分蔗糖、硼酸、硝酸钙不同浓度对平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蔗糖、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平榛花粉的离体萌发,超过该范围则会抑制花粉的萌发,筛选出较适宜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5%+硼酸0.01%+硝酸钙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