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针对现有经营人工纯林存在的问题,通过对8组不同立地条件下3种林分类型(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人天混林)的三项经济因子(成本、生态效益、生长量)与每公顷效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针叶纯林成本最大;针阔叶混交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优于针叶纯林;人天混林的造林成本低,投资少,有较高的木材收益,物种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2.
营造针阔混交林的优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分析,总结出营造针阔混交林优于针叶纯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分析,总结出营造针阔混交林优于针叶纯林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松、刺楸人工针阔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功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能增加蚯蚓的数量,林龄25年时,混交林的蚯蚓数量比人工纯林高48.4%;人工针阔混交林招引各种鸟类达33种,每天食虫量达1 500条,抑制了森林虫害的发生;人工针阔混交林日平均气温0.5m和1.8m处分别比红松纯林低2.4~1.0℃,相对湿度0.5m处比红松纯林提高24%,绝对湿度提高2.3%,1.8m处混交林相对湿度比纯林提高11%,绝对湿度比纯林提高5.2%;混交林比纯林能降低风速0.7~1.2m·s-1。针阔混交林的各项功能指标都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5.
以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侧柏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布设,样地调查,研究了侧柏天然林的成林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天然侧柏林的成林类型可以归纳为3种,即侧柏纯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侧柏纯林分布在坡度平缓的阳坡或者半阳坡上,伴生灌木多为荆条和小叶白蜡树,随着坡度变陡,形成以侧柏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随着坡度的增...  相似文献   

6.
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通过解译获得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森林资源分布图、2007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资料,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选取坡度、土层厚、土A层厚、土壤含水率、坡位、土壤类型6个立地特征因子,建立该流域的297个小班物元模型,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该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表明:1)本区针阔(桤柏/栎柏)混交林面积为124.39hm2,仅占整个有林地面积的14.97%,而针针混交林(松柏)的面积却占27.37%,针叶纯林(马尾松/柏木)的面积更是占42.48%。2)经优化后本区防护林体系分配按面积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31.12%)>灌木林(15.5%)>经济林(12.28%)>针针混交林(11.46%)>阔叶纯林(11.41%)>针叶纯林(9.51%)>草地(8.70%)。优化后,年径流总量将减少43171mm,减少62.15%;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465.97t,减少79.66%。3)该流域的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为:①少发展柏木、马尾松纯林,多发展桤柏、栎柏、松栎等针阔混交林。对现有的柏木、马尾松纯林,引进桤木、栎类等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②柏木纯林和桤柏混交林的郁闭度控制在0.60~0.75,栎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松栎柏混交林则应控制在0.60~0.80。③对现有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采用开窗补阔和密度调节2种方式进行改造。开窗补阔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带状砍伐,砍伐后补植栎类、桤木、香樟、天竺桂等阔叶树种。④在树种的搭配上,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的适宜性,选择不同的混交比。在中性或微酸性紫色土上,多发展以柏木为主的混交林;在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上,则可发展柏木、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在灰白砂土上配置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比例不少于20%~30%,立地条件好的则可以达到40%左右,以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川西亚高山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07年7月~12月采用收集框法研究了森林凋落物量以及N、P、K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混交林凋落量(2 090.47 kg·hm-2)比针叶林凋落量(1 189.59kg.hm-2)高出43%,林分凋落动态和归还动态呈单峰型,其高峰都出现在10月份。混交林中阔叶对凋落量的贡献达69%。同时,阔叶的养分归还量大于针叶的养分归还量。混交林和针叶林养分归还量都表现为N﹥K﹥P,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大于针叶林。在川西亚高山地区针阔混交林比针叶纯林具有更强的自肥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红松针阔混交林和红松纯林的林分枯落物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等性状可知,单位面积枯落物总量红松针阔混交林比红松纯林高40%~60%,其半分解的枯落物量均高于未分解的枯落物量,而红松纯林则相反;红松针阔混交林中枯落物的持水量较红松纯林高26%~75%,养分含量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都明显优于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11.
杉木马尾松森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炎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阔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2.
北亚热带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亚热带地区的人工针叶纯林可以通过抚育间伐或者封山育林等措施大大加快其向着该地区的顶级群落方向演替。该地区几种典型群落的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纯林〉马尾松纯林(郁0.5)〉马尾松纯林(CK组)〉杉木纯林(修枝)〉杉木纯林(间伐10%);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序为:马尾松纯林(CK组)〉杉木纯林(间伐10%)〉杉木纯林(修枝)〉常绿阔叶纯林〉马尾松纯林(郁0.5)〉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生态公益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对5种典型林分类型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 18.0软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各林分类型土壤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土壤渗透性,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其土壤养分含量与其他林分相比也更高,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各林分类型进行综合评价,土壤性质的综合排序为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混交林>针叶纯林>针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松+白桦人工混交林、红松+色赤杨人工混交林和红松纯林等3种不同林型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白桦和红松+色赤杨人工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远远高于红松纯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也明显好于红松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层次结构复杂,垂直多样性丰富,而红松纯林只有一个主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垂直结构单一。人工针阔混交林对多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林区选取纯林、混交林建立24个样地,测定胸径、树高等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平均胸径、生物多样性指标、混交度等13个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之间的关系,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研究区的样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阔叶林样地的固碳功能优于针阔混交林样地,针叶纯林的固碳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6.
对冀北山地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树种组成复杂程度上,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而且杉落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其他三个林分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2)在水平结构上各个树种直径大小分布上,均匀程度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除了杉落针阔混交林为均匀分布,其他都比较接近团状分布;(3)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情况比较:杉落针阔混交林、落阔混交林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其中杉落针阔混交林和落阔混交林分层比较明显,而落桦混交林与落叶松纯林无明显分层;(4)在林分空间结构格局上,从角尺度来说,林分D的分布是随机分布,其他为团状分布;从大小比数来说,处于优势状态林分的百分比为:DCB;从混交度来说,落桦混交林属于弱度混交,落阔混交林属于强度混交,杉落针阔混交林属于极强度混交。  相似文献   

17.
对宽甸地区几种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及其土壤蓄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枯落物现存量依次为人工纯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率为针阔混交林人工纯林;林分的土壤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均为混交林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2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以及乔灌混交等。各种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各种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造方法等,可供有关方面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肃子午岭林区不同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子午岭林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油松纯林的乔木植被、乔灌植被、乔灌草等植被类型的树冠截持量、地表径流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测定分析发现:针阔混交林树冠截持量高于阔叶混交林和油松纯林;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地表径流量(3.24mm)、土壤侵蚀模数(0.46 t/(km~2·a))最小;枯落物已分解层持水率(19.68%)最高,土壤层年均水源涵养量(318.28mm)高于枯落物层(187.17mm),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高于纯林。综合分析得出: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大(592.18mm),油松纯林乔木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小(376.92mm)。可以通过造林树种搭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和植被类型分布,增强林分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该实验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茂县,对辐射松纯林、辐射松+岷江柏针叶混交林、辐射松+刺槐+岷江柏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松人工林乔木层常见有伴生树种臭椿;灌木层有优势种胡枝子;草本层蒿属植物有较大更新潜力;物种丰富情况总体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林下以菊科、禾本科、豆科为主。(2)5~20年间,随着时间延长,辐射松纯林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速度加快,但林下灌草物种数量逐渐减少,植被盖度降低;辐射松+岷江柏针叶混交林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偏低,林下灌草物种数量变化不大;辐射松+刺槐+岷江柏针阔混交林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增加缓慢,但林下灌草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呈上升趋势。(3)在岷江干旱河谷造林实践中,可以将密度适宜的辐射松+刺槐+岷江柏针阔混交林作为主要造林模式,对于待抚育的辐射松纯林,可以间伐后补植刺槐、臭椿、胡枝子等乡土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