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种源”通常是指从同一个树种分布区中的不同地区收集种子(或无性系苗),同一树种长期在气候、土壤条件不同地区生长和发育,其形态、生理、生长、抗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会发生种种变异,有些变异是可遗传的,这种变异称种源变异。将一个物种的不同种源集中于一个地点进行育苗造林对比的研究就是种源试验。  相似文献   

2.
东门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种选择建立在广西东门的桉树品种和施肥试验(试验1、9、19、30),目的是: 1.在一个施肥水平范围内,测试不同树种的生长情况; 2.在同一时期内,试测同一树种的不同种源。由于要测试的树种数量较多,故不可能每个树种都进行种源试验,而且试验面积过大,立地差异将会增大(如东门试验1用地面积为200ha),如果是树种淘汰试验,不进行种源的试验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地理种源.为了选择适宜当地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照全国第一次杉木种源试验的要求,于一九七七年春在句容、宜兴、老山林场及本所进行种源试验.本文根据试验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杉木种的间苗期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引进的加拿大东部白松10个种源的优良种源选择的早期研究结果.通过6年的造林试验,东部白松生长量极显著大于乡土树种红松;东部白松10个种源之间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2个优良种源,其苗高的遗传力为86%,遗传增益为11.7%;胸径的遗传力为88%,遗传增益为63.4%.说明直接引种东部白松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约占云南省森林分布面积的70%,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及用材树种.掌握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弄清种源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规律,是完善林木资源、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我国近年来学者在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遗传多样性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云南松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与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揭示了云南松丰富的遗传资源及多样的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9年10月参加了在联邦德国召开的“杨树种源与育种”和“速生树种与固氮树种”两个学术讨论会。“杨树种源与育种”会议的内容涉及各国杨树育种概况和育种策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和生理遗传研究等方面。“速生树种与固氮树种”会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 14个已进行过种源试验的乡土树种的生长性状变异规律 ,归纳出一些共同变异特点 ,这些树种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且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根据这些变异特点及某些树种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 ,对有关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可持续资源经营进行了分析 ,认为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强化生境保护 ,采用原境和异境种植保护 ,减少人为干扰 ,建议采用适当遗传材料营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林 ,以减少由于基因流动引起的对天然林遗传资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14个已进行过种源试验的乡土树种的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归纳出一些共同变异特点,这些树种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都达显或极显差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根据这些变异特点及某些树种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对有关天然林与人工林遗传可持续资源经营进行了分析,认为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强化生境保护,采用原境和异境种植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建议采用适当遗传材料营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林,以减少由于基因流动引起的对天然林遗传资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布栽培区域广,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北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然而臭椿基因资源的挖掘保存以及臭椿在多种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种群差异的选择利用,至今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树种群体的地理变异是林木选择育种的基础。开展臭椿种源研究正是为揭示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从而提高臭椿选种遗传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于198d年起着手收集臭椿自然分布范围内的试验用种,1986年开始进行臭椿种源的育苗试验,现将苗期阶段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喜树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527~0.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是桉树中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分布在印度尼西亚,8~15°S,海拔300~3000m。本世纪20年代已引入巴西。8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展了种源试验,证明尾叶桉存在种源间、种源内变异[1~3]。1965年我国华南植物园引种4个种源,80年代中期在广西东门林场也开展了试验[4]。为了把尾叶桉的选育种和遗传改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快改良进度,本研究采用种源/家系两水平的试验方法,一次性达到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以指导今后尾叶桉的正确引种,并将试验林改造成实生种子园,同时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培养育下一代育种…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3.
木荷种源遗传多样性和种源区初步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 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北部种源,从而推测25°N左右的自然分布区可能是木荷的分布中心.木荷有27.1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2.8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地理种源内.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种源聚类,可将木荷分布区划分为3个种源区:北缘种源区(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中部种源区(南岭以北、浙江南部以南)和南部种源区(南岭以南),而南部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又都可再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种源亚区.  相似文献   

14.
树种群体的地理变异是林木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不同种源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对于种子调拨及优良种源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和短期响应,指出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利用不同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指导未来气候下的种源选择。然而,国内有关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仍十分缺乏,树木种源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探讨不同树木种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有效促进我国森林培育管理,指导选择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种源用于更新造林。  相似文献   

15.
对从北美引进的东部白松在辽阳铧子林场进行了15a的种源试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之间生长量差异显著,筛选出的3号和2号2个优良种源,树高、胸径遗传力为85%和87%,遗传增益为20.2%和28.9%,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东部白松的生长量显著高于乡土树种红松,是辽宁大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3个试验点连续9年(1981~1989)对美国39个湿地松种源(包括2个不同树种)研究表明:不同种原、树种间生长、形态性状变异显著.但变异与种源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而与造林地的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变异主要来源于林分和单株.7年生时优良种源高、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9.14~85.38%.初选优良种源4个(S_(14)、S_(11)、S_(17)、S_1).分布于佛罗里达州北部、德克萨斯州东部和北卡州南部.  相似文献   

17.
秃杉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开展地理种源试验是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与遗传特性,保护和发掘优良种质基因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概述种源试验历史进程及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种源生态适应性、苗期及幼林生长、种源变异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以及栽培区划等4个方面对秃杉种源试验进展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对湖北省秃杉种源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的乡土树种,但种源不同,其适应性和生长状况也不相同。因此,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稳定性强的种源用于生产是十分必要的。1试验方法试验地设在漠河县境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木种源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林木种源试验研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而最近三十年来发展较快。据初步统计,现在几乎世界上所有从事人工林经营的国家,都开展了乡土和引进树种的种源研究,研究的树种已超过100个。引种研究与种源选择相结合,使引种工作获得新的活力。在种源研究基础上,种子园研究逐步完善起来。用优良种源中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丰富了基因资源,大大提高了育种成效。一、新中国林木种源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种源试验是探索各个种源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种子调拨区划提供依据,以避免种子调拨中的混乱现象和调入不相宜的种子所造成的损失。造林试验是种源试验的组成部分,是继苗期之后另一阶段的试验。一个树种各个阶段的生长表现不一定相同,且其遗传基础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和环境条件的统一,造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