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境内天然樟子松林内风蚀区,采用雨季直播杨柴生物复合沙障固沙,2年后植被取得良好恢复,并促进了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风蚀坑内杨柴高度达到46.3 cm,植被盖度为27%;平缓流动沙地杨柴高度达到62.7 cm,植被盖度为37%。另外,在风蚀坑内,不论是杨柴还是天然草本植物,都是坡中部的密度最大,长势最好;风蚀坑阳坡植被恢复好于阴坡。  相似文献   

2.
锈寄生菌对杨柴锈病菌的寄生及控病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柴锈病(Uromyceshedysari-mongoliciYuan.)是毛乌素沙地先锋固沙树种杨柴(HedysarummongolicumTurcz.)的重要病害。由于受其危害,使杨柴提早落叶、枝条枯死,严重影响了杨柴的生长发育,给治沙造林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锈寄生菌(Sphaerellopsisfilum(Biv.-Bern.exFr.)Sutto...  相似文献   

3.
针对科尔沁沙地杨柴生物沙障的生存现状和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了经过不同预留盖度和留茬高度的平茬处理后杨柴生物沙障和林间草本植被的恢复情况及其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平茬对杨柴及其林间草本的生长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平茬后的第1年内,预留盖度10%和留茬高度0 cm(齐地刈割)对杨柴生长最为有利;综合风速和风蚀量的测定分析发...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木树种对沙地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鸡儿、沙蒿和杨柴等3种灌木林内风速和集沙量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背风面植株使风速明显减弱,以20cm处背风面沙蒿对气流阻碍作用最大,杨柴最小;集沙量随灌木高度增加而减少,与风速成反比。沙蒿对风沙流阻碍作用比杨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杨柴主要性状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杨柴的结实枝数、苗高、节数、侧枝数和地径与结实量呈正相关,结实枝高度与结实量呈负相关,确定结实枝数和地径2个性状是测定杨柴结实量与选种、育种的主要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柴主要性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杨柴主要性状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杨柴的结实枝数、苗高、节数、侧枝和数和地径与结实量呈正相关,结实枝高度与结实量呈负相关;确定结实枝数和地径2外性状是测定杨柴结实量与选种、育种的主要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柴主要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杨釆主要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杨柴的地径、苗高、节数和侧枝数与鲜重呈正相关,叶层高度与鲜重呈负相关;确定地径、侧枝数和苗高3个性状是杨柴测定产草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毛乌素沙地2002年飞播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一个典型的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连续体,调查了杨柴的生长指标,分析了其基于微地形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杨柴株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并且杨柴个体大小的顺序为背风坡迎风坡丘间低地。(2)杨柴单位面积分株数有沿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连续体呈下降的趋势。整体上,杨柴单位面积分株数背风坡最少,而盖度则是迎风坡背风坡丘间低地。(3)丘间低地拥有较低的枯枝数、最高的活枝数以及最低的枯枝率,种群活力最高;迎风坡拥有最高的枯枝数、较高的活枝数以及相比背风坡低的枯枝率,种群活力次之;背风坡拥有最低的枯枝数、最低的活枝数以及最高的枯枝率,种群活力最差。(4)单位面积生物量丘间低地迎风坡背风坡,并且坡中部杨柴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在各自的坡向中均是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年生人工杨柴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对杨柴林的复壮效果十分明显,5月份平茬各项调查指标均大于6月份。(2)5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cm)处理中以留茬0~5cm时,新枝数、生长高度、生物量等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3)平茬带宽对杨柴生长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带宽的增大,杨柴生长的高度、株数、生物量等指标明显提高。(4)带状与块状处理对杨柴生长的影响近似,随带宽的变大,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黄柳杨柴混交林固定高大沙丘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柳和杨柴生长状况、风蚀积沙特征、植物多样性和流动沙丘表面硬度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生物机械复合沙障保护营造的黄柳杨柴混交林对高大流动沙丘生态修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和人工栽植的杨柴生长状况良好,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平均成活率为60.35%,沙障内栽植杨柴平均成活率为65.85%,4年生黄柳平均高度132.0 cm,杨柴平均高度99.2 cm;群落中植物种类由4~5种增加到7种,并且出现了多年生物种;混交林迎风面后积沙宽和林内地表风蚀深度都明显增大;沙面硬度值显著增大,还呈现出沿主风方向波浪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对昆明市区16座立交桥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市区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 灌 草型;灌 草型及单纯地被型。运用唐东芹等人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层次分析法)模型与方法,对此3种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乔 灌 草型、灌 草型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价值远大于单纯地被型,而乔 灌 草型的景观效益略大于灌 草型,前2类绿化模式的观赏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踏查的方法对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的观赏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认为:①本区观赏植物种类繁多,有355种;②本区观赏植物类型多样,有2大类10小类,即:观赏树木和观赏草本2大类,观赏树木类又分为赏树形树木类、赏叶树木类、赏花树木类、赏果树木类、观赏木质藤本类,观赏草本类又分为观叶草本类、观花草本类、观果草本类、观赏草质藤本类和混合观赏草本类。③重点对金线兰、小果冬青等18种观赏植物进行了介绍和观赏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松树山主要森林群落(油松)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群落结构方面,松树山油松天然林垂直结构层次分明,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油松胸径大部分集中在15 ~25 cm,占全部油松的56.50%;(2)从各层植物组成特征来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样方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丽水太山山地的褐叶青冈林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山山地褐叶青冈林物种丰富;乔木层优势种群明显,树高分布主要以近似对称分布为主,群落乔木层个体高度的分布较为均匀;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此降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在各样方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群落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叶的性质以单叶、革质和全缘的小叶为主;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群落类型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15.
江苏海岸带林草复合生态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江苏海岸带6年生2-69杨林分下,通过外来牧草引种和土著牧草开发,结合简化培育技术,时空配置技术,林分密度调控技术和牧草载培技术等林草复合生态措施,建立了稳定的林下草场,在空间上,形成杨树-杨树萌生枝-牧草的三层垂直格局和多种牧草混播的水平格局,在时间上,形成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11-5月)-苏丹草+杨树萌生枝(6-9月)-狗尾草或茅叶荩草(7-10月)的同生产产量格局,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海岸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对新疆巴楚地区国家重点公益林植物群落进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巴楚地区国家重点公益林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而且主要受草本层影响;木本层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低于草本层,木本层和草本层均匀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楠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都江堰灵岩山楠木人工林纯林为基底,在林内选设标准地(20m×20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楠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现象明显,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大于灌木层,水麻和小竹叶菜分别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优势种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楠木人工林种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同时,不同楠木种植密度下草本层的各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表明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高于灌木层.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八达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3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林分郁闭度变化而变化,在林分郁闭度为25%的侧柏黄栌混交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小于草本层;在郁闭度53%的杂木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接近;在郁闭度53%以上的各个群落内,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基本上都大于灌木层。人工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多样,明显低于天然林,林分层次单一,更新不良,缺乏灌木层和地被植物,生态系统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Labisia pumila is a traditional herb widely used as post-partum medication for centuries. Recently, extensive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ph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studies for the herb. Phytochemicals found in the herbal extract showed high antioxidant properties, which were essential for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The significant findings are anti-estrogenic deficiency an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Another finding that has considerable impact o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is the contribution of L. pumila in promoting skin collagen synthes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rb as anti-aging agent due to natural aging process and accelerated by UV radiation was reviewed critically.  相似文献   

20.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