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了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一直是困扰林业工作者的难题。为了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延长造林时间,实现错季造林,提出了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对北方干旱地区多种常用树种苗木在不同冷藏温度下,通过低温冷藏,在不同土壤中进行栽培实验,以获得最适宜经过低温冷藏后在适宜时间(有效降雨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辽西北半干旱石质山区进行不同材料覆盖保墒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因覆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覆草和覆石均降低土壤温度;造林后覆盖,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0.39%~2.34%,覆草效果最好;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提高大部分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以覆草效果最好,覆膜次之。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是恢复植被、改善恶劣环境的重要举措.从加强苗木质量、细致整地、造林密度及栽植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武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53-54,63
在干旱地区柠条荒山造林中,布设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应用试验,分析认为:与常规造林相比,地膜覆盖和应用保水剂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65个百分点,提高造林成活率10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苗木保存率22个百分点以上,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沿太行山经济林基地造林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造林用苗木质量不高、栽植质量差、未采用抗旱造林措施等。提高经济林基地造林成活率 ,要合理整地、选用良种壮苗、栽前对苗木进行处理、高质量栽植以及采用覆膜覆草等抗旱造林措施 ,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集雨灌溉工程 ,及时浇水保苗。  相似文献   

6.
峡谷石漠化地区红椿、任豆、紫穗槐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巫山峡谷石漠化地区选用红椿、任豆、紫穗槐容器苗进行造林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造林措施,结果表明:(1)紫穗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表现良好;(2)生根粉处理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对地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但对苗高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移栽灵处理对成活率、苗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苗木的地径生长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4)地表覆盖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明显,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对覆盖方式的反应不一致,地膜覆盖方式有效促进苗木高生长,石块覆盖方式明显提高苗木的地径生长。  相似文献   

7.
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艳  高杨 《防护林科技》2004,(1):51-51,73
从我国干旱地区分布特点分析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剖析了影响造林成活的因子。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1)选择抗旱造林树种;(2)减少苗木在造林过程中失水的措施;(3)要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上接51页)保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也是直接影响(4)促进苗木及早生根;(5)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和蒸发造成水分损失;(6)推广使用新的抗旱技术。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春季要适时早栽,在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植苗造林时土壤和苗木水分的蒸发,保证成活率,常采用抗旱造林法。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离地表30厘米以下),覆土时填满坑穴,以便存蓄雨水,确保成活。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可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桩高应离干基5~10厘米,以利萌发新条。截干造林无论春、秋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穴面盖草植苗后,在穴面盖上一层茅草,或在穴面覆盖一层土,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穴内湿润。压埋苗干可用于苗龄较小的阔叶树种和松柏类针叶树种。植苗时,将苗干顺坡或顺地形压倒,埋上湿土,待苗木发…  相似文献   

9.
高松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36-39,43
通过祁连山区干旱荒坡灌木的造林试验,对野移灌木幼树苗和实生灌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栽植穴内覆盖草皮与未覆盖草皮的造林成活率,白榆截干造林成活率,土壤含水量和苗木抗旱性等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移灌木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灌木实生苗造林,在不同栽植措施和立地条件下的成活率差异较大;覆盖草皮可提高灌木造林成活率6~9个百分点;白榆截杆、蘸泥浆造林的成活率可提高38.0个百分点;同一坡向土壤的含水量,海拔每升高100 m,平均可提高17.7%。  相似文献   

10.
油茶栽植与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茶栽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与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安徽主要油茶产区栽植成活率与相关因子关系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油茶裸根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高质量的假植不仅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本试验的20天内,假植时间与栽植成活率呈正相关;(2)摘叶程度为90%、60%、30%、0%时,其栽植成活率分别为87.33%、73.33%、66.67%、63.67%;(3)适当深栽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方法可避免弱小苗木深栽被土掩埋,同时也能保证根系有一定的土层覆盖;(4)覆草可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水分,被覆草的容器苗和裸根苗成活率分别增长了9.00%和19.27%。  相似文献   

11.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库布齐沙漠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藻类或苔藓类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流动沙土,同时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也高于下层土壤的微生物含量,说明沙漠地区生物结皮不仅是土壤养分活动的中心,也是土壤微生物富集的中心.并且,沙丘不同部位、人工或天然植被类型的不同等对藻类或藻类-苔藓类生物结皮层或2~1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整地空白处的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空白处提高0.46个百分点;深整地较浅整地土壤垂直温度变化小,在0~70 cm范围内,每深10 cm,浅整地地温下降1.0 ℃,而深整地的下降0.9 ℃;深整地较一般整地土壤容重减小11%,土壤孔隙度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整地深度以50~60 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生物质土壤改良剂作为沙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外蒸发试验比较了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和羊粪2种改良介质的不同施用率(0%,10%,20%,30%,40%,50%)对风沙土物理性状及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质改良剂追施比例的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幅度为3.76%~42.11%,孔隙度、孔隙比增加幅度分别为8.52%~54.09%和15.55%~151.13%,饱和含水量最大增幅达到157.44%,是对照的2.57倍;经方差分析证明,G2、G3、G4、G5处理的土壤容重,G3、G4、G5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与CK相比,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各时段内累积蒸发率快慢呈CKG1G2G3G4G5,即随着改良剂添加比例的增大而递减。与同比例下的羊粪相比,经过生物质改良剂作用后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明显升高;各蒸发时段内累积蒸发率表现为:G1Y1、G2Y2、G3Y3、G4Y4、G5Y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质土壤改良剂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物理性状,降低蒸发速率,增强沙土的保水能力;此外,在土壤各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上,生物质土壤改良剂的最佳配比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AboutSoilErosionandSoilandWaterLossZhangHongjiang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1ig100083,P.R...  相似文献   

18.
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壤呼吸对于林地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分析人工干扰等外力作用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加,改变土壤孔隙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对影响因素和机理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分原理,推导出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就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结合红松生长状况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pH及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同样地之间的全N、水解N、速效K、速效P、交换性Ca、交换性Mg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红松树高生长关系比较密切的有pH和水解N ,和高生长关系不大的有有机质、交换性Mg和速效K。  相似文献   

20.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