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优良无性系及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油茶优良无性系特点及栽培意义油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属亚热带植物。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为南方部分省、区主要食用油之一。由于其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以上,超过世界著名的橄榄油的含量(89%),特别是富含人体必须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亚油酸,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及婴幼儿发育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高档保健食用油,被誉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价格达每公斤160元人民币,因此,发展经营好油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林学专家潜心…  相似文献   

2.
为着眼于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今年国家把湖南、江西两省作为油茶示范省,我省浏阳、祁阳、中方三县(市)第一批定为油茶产业示范县。为力争进入示范圈,加快衡东县油茶产业发展,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进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与油棕、椰子和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的主要传统食用油,是极具市场前景的优良绿色食品。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全国现有油茶面积约400万公顷,产油量约1.0亿~1.2亿公斤,平均产油量约1.6公斤/亩,人均拥有量不足0.1公斤,我国油茶平均产油量仅有1.6公斤/亩,与50公斤/亩高产油茶典型林差距甚大,这说明油茶增产潜力巨大。发展油茶产业,栽种高效生态型油茶,使茶油成为优质“绿色食品”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有以下有利条件:1.茶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  相似文献   

4.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国务院按照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需要.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2008年4月,国家批准在湖南、江西二省开展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8月12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浏阳调研油茶产业发展时指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推进富民强省:2008年9月11-12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长沙召开……这些迹象表明.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25  
从我国食用油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现状来分析。加入世贸后我国食用油市场会经受一定的冲击,但对我国所特有的油茶将是一个与国际优质油接轨的好机遇,其对策是要从良种出发,实现基地,生产和综合加工一条龙的油茶产业化生产道路,创出我们自己的油茶优质油品牌。  相似文献   

7.
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清味香,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于7个百分点,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橄榄油高出1倍。普及食用茶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所以油茶和由它出产的茶油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油茶之乡”祁阳,有一个响彻全国的名字——“金浩茶油”。  相似文献   

8.
<正>油茶是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种子可榨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在我国,油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油茶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振兴中国油茶的重大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振兴油茶,充分开发利用我国这一特有的优质食用油料资源,国家决定从今年起将改造油茶低产林工程项目,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内容。首批确定湖南、江西、广西、浙江、广东、福建、湖北等7个省(区)的40个县为油茶低改启动县。我省常山、丽水、云和、衢县列入其中。该项建设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油茶低产林100万亩,其中  相似文献   

10.
我省栽培油茶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1514年)就有“茶籽可以榨油”的记载,所以油茶一直是我省主要木本食用油树种,在食用油料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经验证明,种植油茶投资少,收益大,一次栽植,百年受益,且不与粮棉争地,又能绿化荒山、净化环境、保障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油茶,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公认质量最好的食用油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都高于橄榄油,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本文将浅析油茶生产中的修剪、整形,以期更好地指导广大油茶生产经营者开展油茶种植工作。一、修剪原则与修剪时期油茶修剪时要把握因树制宜、  相似文献   

12.
油茶低产林高接换优效果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味香色清,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誉为“东方的橄榄油”,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理念的更新,对食用油需求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食用油结构将从草本油向木本油转化。  相似文献   

13.
低产油茶高接换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茶籽油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绿色保健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油茶高接换冠是改变油茶低产劣株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祁门县实施高接换冠改  相似文献   

14.
歙县是油茶的传统产区,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大规模推广种植面积近667 hm2。近年来,油茶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在省油茶良种选育、繁殖及县油菜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通过对歙县歙西林场良种繁育、建新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两个典型的成效调研,较详细介绍了油茶良种“皖徽1-3号”的长期选育过程其优良特性。同时展望歙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为皖南地区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浙江仙居,国家林业局在此召开全国林业龙头企业表彰大会。黄山市徽山食用油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涂立新心绪澎湃地接过奖牌和荣誉证书。在他手上,这个由1893(光绪十九年)成立的“信阳涂记油坊”和1930年成立的“海阳豫休涂记油坊”发展而来的公司,历经百年由一个民间小作坊发展到黄山油茶王,现在成了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6.
油茶不与粮争地,是我国传统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突出,一直被人们视为高端食用油。油茶产业是我国保障油料供给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富民产业,对维护食用油安全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木本油料特别是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推动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油茶发声,就油茶高质量发展提出很多建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茶油会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好油。  相似文献   

17.
<正>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经营成本低、收益大、用途广等特点,素有“炸不烂的油库”之美誉。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和绿色食用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大力发展油茶能帮助山区林农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霍山县在积极开发改造油茶低产林的同时,结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新建了一批油茶林。部分地区林农因未掌握油茶栽培技术,致使新造油茶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很低。根据生产实践,栽培油茶须做到:  相似文献   

18.
茶油中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多种维生素,是目前得到专家公认的最好的食用植物油之一。我国目前生产的食用油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每年要从国外进口300多万吨,农民对发展油茶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最近几年内,经过嫁接的优良无性系油茶苗木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从优良的油茶无性系母树剪取接穗,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2002,(2):8-8
“九五”期间,全省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由“八五”期间的20%提高到28.5%,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0%提高到35%。一、林业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省各类科研项目85项,鉴定科技成果105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星火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6项,三等奖55项。同时,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在林业上的应用不断加强:油茶杂交制种及林木组培育苗技术均取得较大突破,油茶不育系的发现和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优势,将给育种和苗木生产带来一场革命;组培技术在桉树、红桎木、…  相似文献   

20.
<正>每到初冬时节,赣南大地千山万岭油茶花竞相绽放。在赣州市上犹、定南、信丰、安远、于都等县区,越来越多的山岭栽上了油茶林。油茶,已经成为赣州市农民增收的“致富树”,也成为赣南冉冉升起的新兴产业。油茶种植“黄金带”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粤、闽、湘四省区域中心,森林覆盖率高达76.23%;西面罗霄山脉、东面武夷山脉、南面南岭九连山脉三山环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