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扎兰屯市地处大兴安岭林区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林业产业的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技术优势.随着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林业经济由木材经济转向非林非木林下经济.扎兰屯市林业局不等不靠,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林”为主题,以“保基础、扩总量、求美丽”为主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坚持规模化布局、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积极实施林业生态与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实现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榛子产业、沙果产业、林下经济、林区农业、林区牧业和森林旅游“六大产业”迅速发展,为全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挖掘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伊春林区的林业已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方向转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非林替代产业,特别是林区广大林改户发展林下经济,都迫切需要符合实际的经营项目与技术支持。伊春林区野生榛资源丰富,进行野生榛林改培,成本低,收入可观,是林区职工增加经营林地收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之一,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木材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森林旅游是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基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对5个森工(林业)集团,以及10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自身投入能力弱、可游季短、林地审批困难、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同质性严重等多个方面;此外,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优势与短板长期共存,顶层设计和政策缺位。研究提出了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空间布局、扩大森林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拓展森林旅游客源市场、提升森林旅游人才培养能力、做好森林旅游发展政策支撑,以期为新时代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后,如何适应新形势保证生态安全,发展林区产业,结合林区产业现状,立足生态促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林下经济,开展境外采伐和森林旅游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2014年逐渐开始了"停伐"工作,政策的转变,很多天然林区面临着发展的转型,简要分析了对我国的森林保护和林业经济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些转型的思路,为促进我国天然林停伐后的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甘肃子午岭林区是庆阳地区主要的国有林区,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庆阳市林业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子午岭林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林区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甘肃子午岭林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在长白山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以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发展森林旅游业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5点建议,旨在推动长白山林区森林旅游业发展,推动林业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区区划要求,以生态优先、生态恢复和治理为重点,以提供优质的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为目的,充分考虑林区的森林生态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进行了三级区划,对各三级区进行了论证,并从林业发展布局和奋斗目标、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议,从而为建设林区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林区现代林业空间布局,促进林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林业产业发展、分类经营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工作健康推进。干鲜果品、竹藤花卉、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木浆造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兴办生态经济双赢型的林业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湖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山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林区赖以生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目前的经济结构已不适应新形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必须对当前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进行林区经济结构调整时 ,必须首先调整林区的产业结构。因为没有发达的林业产业 ,就没有发达的林业 ,更谈不上发达的经济。那么如何搞好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呢 ?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 林区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林区产业结构是林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 ,它是指林业内部的营林业、林产加工业、多种经营业 ,以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态建设工程稳步实施,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转型,旅游需求市场迅速成长,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更为迅速,为林区经济的转产开发和富余职工的就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本文根据洮河林区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分布特点,针对洮河林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洮河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生态优先和压缩商业性林木采伐政策的实施,林业原来固有的传统业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于推动国有林区与周边乡村融合发展,实现共同转型,从郴州市林业碳汇、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等几个方面的新业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伊春市有400万公顷的大森林。这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名,又因林而衰的资源性城市,因过量采伐,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伊春市委、市政府(林管局)在实施国家"天保工程"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行动中,充分认识到,伊春作为全国第一个林业资源性城市转型试点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林业接替性产业.是伊春林区再度辉煌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林业产业发展,分类经营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工作健康推进。干鲜果品,竹藤花卉,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木浆造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兴办生态经济双赢型的林业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发大会后,我国对林业重新作了定位,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社会的公益事业,是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的行业。由于林业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特性于一身,所以林业的改革、发展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内容,大力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发展林区经济,构建和谐林区社会,实现国有林区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黑龙江省绥化林区面临着重新选择主导产业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绥化的12个备选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最后指出,结合绥化市的资源条件与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棱海庆三地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劳动力资源足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养殖和能充分吸纳林区下岗职工就业的产业项目,构筑以生态为主导,以项目为支撑,以改善林区民生为重点的新时期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林业企业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型、实施二期"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关键时期,所以,林业企业必须自觉培育和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这既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企业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领导对林业工作、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做出的科学判断表明,就林区生态建设、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等情况,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先,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20.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二期天保工程的启动实施,给林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当前林业企业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林业企业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谋划发展战略措施,以推动企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