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全国77家森林康养基地2018~2019年经营发展状况的调查,从地区、规模、运营主体、绩效等维度,系统考察了森林康养基地运行产品的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康养基地的产品存在地区、规模以及运营主体的异质性;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康养产品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受传统旅游的锁定效应影响较轻;不同运营主体在深度体验型产品和强身健体型产品上的偏好不同,但在疗养度假型产品方面偏好接近;产品多元化的经营策略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宜人气候、独特地貌和丰富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提出公园康养旅游发展设想和思路,进而策划环境、情致、运动和理疗四大类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与其它森林资源利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森林旅游业正面临迅速发展的大趋势。森林旅游是森林多资源利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还应考虑开展其它森林资源利用——木材生产、野生动物保护、水源保护、流域保护等。森林旅游利用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森林产品,即游乐者的“满意和愉悦”。在森林游乐资源转化成消费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游客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基于2020年对全国77家森林康养基地经营发展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森林康养基地企业家风险态度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森林康养基地企业家总体呈现风险厌恶的特点,风险偏好型企业家占比不足两成;森林康养基地企业家中,男性占比高达76.6%,风险偏好型企业家占比远高于女性企业家;未婚的企业家全部为风险厌恶型;有林业、旅游或医疗保健相关从业经历的基地企业家占比约为两成;与风险厌恶型企业家相比,风险偏好型企业家所经营的森林康养基地的绩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对公园内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设想,策划出休闲度假、心理疏导、视觉冲击、运动保健、健康饮食和文化体验六大类型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首批1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法,从地区、面积规模、运营主体等角度分析康养产品特征。康养基地有氧运动类产品最多,户外体育类和医学康复类产品较少,其中森林登山和森林漫步最常见;不同地区、面积规模和运营主体的康养产品类型供给差异不明显,但珠三角地区、大面积规模和国有林场运营的康养基地提供优势产品的数量更多。开发康养产品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运营者的康养认知,打造精品特色产品和提供专业化康养服务。  相似文献   

7.
森林康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林业领域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通过对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森林康养市场的需求分析,以福州市永泰县森林康养基地为例,研究其森林康养产品的创新开发路径和康养环形服务圈层的构建,为福建省其他县市构建和规划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浙江省既是林业大省也是旅游大省,1996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2.9万人次,国内游客377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总产值的6.2%;森林公园接待国内外游客70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万人次,对振兴我省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森林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短期行为的盲目开发或重复建设导致森林风景资源大量浪费,游乐设施的增加、游客的增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等,这一切都将严重影响森林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合理保护与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运用SWOT矩阵对贵州省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具有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园分布广,环境优良,茶叶保健功能突出,产品丰富,茶叶生产清洁化发展等优势及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各级政策支持的机遇,但也存在茶园基础设施不全,经营体制落后,特色康养产品缺乏,森林康养科技支撑弱等问题及国内外知名度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威胁。提出应以核心保护区为中心,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开展茶园森林康养各方面的研究,打造特色和核心疗养课程体系,推动茶旅一体化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文中结合生态学和现代养生学原理提出了“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的森林康养概念;阐述了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养为要、以康为宿的森林康养科学内涵;总结了国内外森林康养建设、认证及科学研究现状;根据我国湖南省的森林康养实践,分别从健康检测、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疾病治疗、动静结合5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中心、四种途径”的森林康养模式,即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从森林康养管理、政策、技术、环境、基地、标准、人才和宣传8个方面讨论了森林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发展森林旅游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器”,有助于带动偏远地区脱贫攻坚。但是,目前大多数森林旅游产品单调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满足“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观光式旅游需要,无法留住游客深度旅游。下一步.森林旅游亟需从“看风景”向“过生活”转变,以满足人们观光、度假、康养等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森林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的重要内容。从森林养生旅游的概念、需求、养生资源进行分析,将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并以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养生资源的基础上,对其旅游产品进行重新规划,形成以森林疗养、康体度假为主三大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的视角出发,从森林康养资源、旅游产品、森林康养功能、景区设施、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成本、游客自身因素等7个内容选取了46个指标.通过问卷方式获得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划分为"旅游支持系统"、"旅游环境"、"旅游产品"和"旅游者自身影响因素"4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森林康...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建设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0多年来,已组建森林公园7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1亿多元,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森林旅游服务体系。至2002年底,全市森林公园共计接待游客313万人次,公园直接收入8538万元,年均增长率27.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经济转型”国家健康产业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两山论”理念的有效途径。要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要赋予绿水青山的功能,即康养功能。森林康养是森林旅游的高级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期盼在森林中感受其独特的康养功效。文中收集整理了我国截至目前获批的7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相关信息及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分析了各区域和省(区、市)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数量及占比,以及当前中国森林康养资源利用现状、资源类型和森林康养产品开发等情况;同时,针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康养相关从业人员和有森林康养需求的大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文明确了森林康养资源的概念,分析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构建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对蔡家川森林康养区进行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本文的评价方法根据10类森林康养产品种类将森林康养基地主导功能汇总为5类,使用的交互式过滤产生法、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等方式最终确定了46个指标,通过对专家意见反馈进行计算,构造判断矩阵,得出蔡家川森林康养区森林康养资源评价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主导功能适宜性横向等级评价将蔡家川森林康养区森林康养资源横向适宜性划分为特优、优、良、中、差五个等级;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适宜性纵向类别评价将森林康养资源纵向适宜性划分为四个类别:体验型、产出型、附加型以及失衡型。  相似文献   

17.
森林康养是林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全民健康的必要途径,厘清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最邻近距离法、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展开研究,发现: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集中程度高,呈典型凝聚型空间分布;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影响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差异,以地州市为研究尺度时,地州市人均GDP对森林康养基地分布有较强决定力,以森林康养区为研究尺度时,森林康养区A级景区数与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相关性最大。为此,从优化森林康养基地选址、扩展森林康养基地内涵、整合省内森林康养资源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四川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营造模式,成为可供借鉴的典范。文中通过对60处日本森林康养基地的康养产品类型、运营体制和基底条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营造模式可被分为以名胜地为主体的本底资源利用型、以公园为主体的康养功能提升型、以林地为主体的林业产业激活型3种。各类型基地在营造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本底资源、充分活用场地设施、有序开展节事活动等方式全面系统地支撑了基地建设,可为我国森林康养基地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究。主要介绍了森林康养的相关概念,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方法以及等级评定标准,从而判断建设地块是否具有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价值。从与上位规划对接和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探索如何做好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布局;从提升森林康养基地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做好森林康养产品的设置、如何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边疆地区森林康养典型模式,以滇东南森林康养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该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可行性,建立滇东南森林康养发展模式。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大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声音、人体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均达到森林康养指标;试验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社区发展模式等均适合森林康养业的发展;试验区设计的森林康养模式内容包括森林步道区、森林沐浴区、自然教育区、生态保育区、观景平台区、管理服务区及其它辅助设施等功能区。在滇东南发展森林康养业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