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和观测,了解掌握野鸦椿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闽北栽培野鸦椿实生苗第4年即可开花结果。野鸦椿种子休眠期长,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采取高水温热涨处理法,可提早种子萌发时间1年,种子发芽率达70%;扦插繁殖成活率达60%;有效促进其种苗繁育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野鸦椿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光30%、60%和90%),研究野鸦椿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野鸦椿幼苗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以遮光60%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幅的增幅最大;遮光30%、60%处理下其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长势良好,叶色较深;遮光处理后,野鸦椿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Chla+Chlb)的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遮光处理使野鸦椿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遮光30%、60%处理条件下,叶片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全光照和遮光90%;随着遮光程度的加强,光合速率不断下降,以遮光30%处理下光合速率较高。因此,在育苗生产中,建议有效辐射强度保持在遮光率为30%~60%的范围,可培育出优良健壮的野鸦椿苗木。  相似文献   

4.
采用沙藏催芽法对圆齿野鸦椿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研究了出芽后2种基肥对该树种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其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出苗整齐后2.5~5.5个月,其以有机肥为基肥的苗高增长量显著高于以复合肥为基肥的苗高增长量;出苗整齐后1.5~7.5个月,以有机肥为基肥的幼苗地径增长量显著高于以复合肥为基肥的幼苗.有机肥能够更好地促进圆齿野鸦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低温层积不同时间野鸦椿种子内含物质变化情况,及不同播前预处理种子发芽情况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野鸦椿种子不通过低温层积处理无法萌发。(2)野鸦椿种子在层积过程中主要通过大分子油脂类物质水解作种子萌发的物质动员。(3)野鸦椿种子通过低温层积的方法解除休眠的时间应控制在90~120 d内,层积时间过长发芽率反而下降。这与同属植物圆齿野鸦椿种子的萌发特性一致。(4)层积90~120 d时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在120 d时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峰值,表明可溶性糖是野鸦椿种子萌发的直接利用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6.
《江西林业科技》2006,(3):56-56
由江西省赣州市林木种苗站主持完成的《圆齿野鸦椿等26种乡土树种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的系统研究》项目。于2006年3月26日通过了由江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的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圆齿野鸦椿种子预处理新方法。使难发芽的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提高。达到51%-65%。攻克了圆齿野鸦椿种子难发芽的难题。该项目研究成功。通过对项目所列26种参试树种种子预处理、种子播种品质主要参数测定。  相似文献   

7.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6.7%,后2种贮藏(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81.1%、78.7%;不同密度播种以株行距8 cm×10 cm的苗木质量、产量较适宜,苗木生长整齐,平均地径、苗高、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分别达0.65 cm、35.5 cm、20.6 cm、22.7条;平均苗木产量达7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和收获时间对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总三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情况,为其药用价值和科学栽培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3个低海拔地区的8年生圆齿野鸦椿,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采集其叶片、枝条和果实,选择高海拔地区6年生的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于2014年8月分别采其叶片和枝条,对其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1)8月采集的叶片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野鸦椿高于圆齿野鸦椿,且其含量差异呈显著性水平;但是,8月采集的枝条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野鸦椿低于圆齿野鸦椿。2)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且2个月份采集的含量高低顺序均为叶片>枝条>果皮>种子,均以叶片中的含量为最高,依次为9.06%(农大)、7.14%(清流)和6.85%(邵武)。3)11月采集的圆齿野鸦椿样品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于3月所采样品中的含量,其叶片中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可提高172.91%。4)圆齿野鸦椿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试验地的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叶片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还与年均无霜期呈正相关关系,其枝条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各地理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圆齿野鸦椿的叶片采收期长于野鸦椿;低海拔、较少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较高有利于圆齿野鸦椿植株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累积,这3个因子可以作为圆齿野鸦椿适宜栽培区域的划分指标;夏季采摘野鸦椿叶片,秋冬季采摘圆齿野鸦椿叶片,所采叶片的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利用圆齿野鸦椿籽油,采用正己烷加热回流提取圆齿野鸦椿籽油,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正己烷-圆齿野鸦椿籽粉末比(液料比)对圆齿野鸦椿籽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为依据,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及数据分析,进一步对回流提取圆齿野鸦椿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提取得率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是加热回流提取时间62.04min,提取温度80.2℃,液料比10.14∶1(mL∶g),该条件下提取得率的预测值为5.84%,通过验证实验发现,提取得率实验值为(5.85±0.001)%,与预测值接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17%,说明响应面优化的圆齿野鸦椿籽油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同时,对圆齿野鸦椿籽不同部位提取得到的油脂进行分析,种仁出油率为(35.6±0.7)%,种皮出油率为(2.1±0.15)%,对籽油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出18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到65.52%,亚油酸的量最高,达45.64%。  相似文献   

10.
以苗龄30 d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研究材料,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条件,分析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圆齿野鸦椿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淀粉含量仅为非高温胁迫下的68.5%;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20.5~31.5%,叶绿素b含量降低20~30%,总叶绿素含量降低22.5~30.5%,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8.5~29.5%;幼苗同化力(NADPH、ATP)的形成受阻,影响植物对碳的固定和同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圆齿野鸦椿耐热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8 a林龄野鸦椿为试验材料,在统一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为基肥的基础上,分别增施硼、锌、锰微肥,探究硼、锌、锰三种微肥对野鸦椿果叶生理特性及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锰肥有利于提高野鸦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施微肥可提高野鸦椿的抗逆性、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但对酶活性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评价发现施微肥有利于提高野鸦椿观赏性,提高园林景观价值,因此,在野鸦椿栽培和园林应用中可适当施用微肥。  相似文献   

12.
圆齿野鸦椿     
省沽油科野鸦椿属常绿小乔木,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耐最低温度-8℃。圆齿野鸦椿果成熟时紫红色,果期长,从9月至翌年3月果熟后经久不落,是优良的观果树种。树形优美,可盆栽矮化,摆放于室内观果;是公园、庭院、校园、广场、住宅区绿化的优良绿化树种。种子繁殖,种子混湿沙层积催芽  相似文献   

13.
谢有福 《林业勘察设计》2015,(1):141-143,14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北美冬青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种催芽对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的北美冬青种子的发芽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低温沙藏的平均发芽率92.75%,低温冷藏的平均发芽率98.5%,低温冷藏比低温沙藏更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不同水温处理之间差异程度不同,80℃水温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最大;变温层积催芽,种子贮藏期只需90d;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低温冷藏+80℃水温浸种变温层积催芽,不仅可以缩短贮藏期,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种子的利用周期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推广     
《国土绿化》2013,(1):50
邵武市开展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及推广工作福建野鸦椿是一种常绿树种,适应性强,果实为红色且挂果时间长,果、根亦可入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列入彩色绿化树种名录。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乡土树种福建野鸦椿的种源收集、高效栽培及新资源产品开发研究工作,现已建成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示范基地30余亩,研究成果直接惠及周边农户,带动林农种植福建野鸦椿绿化苗木基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福建野鸦椿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福建野鸦椿作为福建省乡土树种,挂果多且观赏价值高,但园林景观设计师忽视了对其的利用。探讨了福建野鸦椿的观赏特性、利用现状、在园林上的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挖掘出福建野鸦椿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圆齿野鸦椿发芽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其变化特征将其发芽出苗的过程分为吸胀、萌发、发芽和出苗4个阶段。通过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得出11月30日采集的种子发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取不同水温浸泡处理与不同贮藏方式处理等不同催芽方式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泡处理之间的红豆树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82.3%(100℃)>23.8%(60℃)>1.6%(20℃);不同贮藏方式处理之间的红豆树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82.32%(湿沙贮藏)>61.4%(湿沙+黄土贮藏)>42.7%(黄土贮藏);最佳催芽方式为100℃高温的水浸泡处理后,再采用湿沙贮藏。  相似文献   

18.
优良绿化树种野鸦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明 《绿色大世界》2012,(4):145-146,151
分析了野鸦椿的形态特征、自然分布和生态特性及利用价值,并从种子采集及处理、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对野鸦椿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为更好地培育和开发利用野鸦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用米径6 cm以上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大树作砧木,黄果野鸦椿作穗条,在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高位嫁接,发现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0.1%,为快速扩繁"黄果野鸦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夏至收芒果后,七八月份高温多雨天气,是育芒果苗最理想的时期,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1.沙床催芽。芒果种收后,要集中存放在荫凉潮湿处,勿让太阳曝晒,防止种子失去生命力,发芽率降低。催芽前先剥壳取仁,放在沙床上进行催芽。据试验,剥壳比不剥壳催芽发芽率高50%~60%,出苗快10~15天,催芽时早晚各淋一次水。2.苗圃育苗。出芽后转入苗圃,苗圃应选择土质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壤土。播前每公顷要施30000~37500公斤农家肥。精细整地,泥土细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