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间伐对林下更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林隙大小的间伐(5 m×5 m,7 m×7 m,10 m×10 m),在采伐区域用5个树种(柞树、红松、胡桃楸、云杉和水曲柳)进行人工更新,研究更新幼树的成活率、苗高、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隙大小对各更新树种苗木的生长有显著影响,10 m×10 m的林隙间伐更能促进林下更新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伐抚育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层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选取指标主要包括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以及土壤总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下土壤容重持续下降,其中0-10cm处的土壤容重相比未伐林分分别下降3.2%、5.2%、5.7%;lO-20cm处分别下降1.6%、1.6%、3.9%;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孑L隙度等指标也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对研究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间伐抚育对落叶松林土壤层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变化影响显著,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孑L隙度的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中旬,以佳木斯孟家岗林场间伐8年后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分析均匀间伐、大林隙和小林隙的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均匀间伐相比,林隙内出现了树高超过1.5m的胡桃楸、山杨和春榆等喜光阔叶树种,大林隙中出现树高超过2m的胡桃楸幼树;林隙内更新树种的个体密度、平均高和平均地径明显增加,大林隙尤为显著(P<0.05);林隙内木本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均显著高于均匀间伐(P<0.05);与小林隙相比,大林隙内木本和草本植物盖度均显著增加(P<0.05);木本植物竞争种的重要值表现为大林隙>小林隙>均匀间伐,耐胁迫种的重要值相反(P<0.05);大林隙内1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显著高于小林隙和均匀间伐(P<0.05),多年生草本植物则相反(P<0.05);大林隙Grime'功能群中杂草种的重要值高于小林隙和均匀间伐,耐胁迫种则相反(P<0.05);小林隙与均匀间伐的草本植物不同生活型及Grime'功能群的组成差异不明显(P>0.05);林隙间伐结合均匀间伐可以将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改造成长白落叶松针阔混交异龄林,较单独实施均匀间伐更有利于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的提高,间伐林隙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东山区不同间伐强度的蒙古栎林土壤物理性质和蓄水特性连续测定,结果表明:间伐11年后各试验区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间伐I区与间伐II区比对照区均有所减小,土层的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有所增加。间伐20年后各试验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间伐11年后林分的物理性质为参照,间伐20年后各试验区土壤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减小。抚育间伐可以改善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间伐II区效果最好,作用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5.
对九台市上河湾林场1997年营造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间伐和未间伐的林分密度分别为2 150株·hm-2和3 150株·hm-2,平均胸径分别为11.0 cm和9.3 cm,总蓄积分别为119.6 m3·hm-2和89.0 m3·hm-2。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合理抚育间伐,可显著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与林下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林隙中幼苗层树种多样性增大而群落优势度减小,幼树层树种多样性减小而群落优势度增大.由于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导致林隙中的土壤和凋落物的理化性质也出现差异.林下地表凋落物厚度、现存量及凋落物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林隙(p<0.01),林隙中凋落物全N、全K含量分别比林下高10.47%和20.73%,而林下全P和有机C含量分别比林隙高15.23%和12.66%.林隙中0~10 cm和10~2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比林下高17.65%和16.17%.林下0~10 cm土壤密度略高于林隙,而10~20 cm土壤密度基本无差异.林隙与林下土壤pH值分别为5.80和5.85,二者差异不大.林隙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分别比林下高12.85%、7.67%和2.38%,而林下铵态N、有效P、速效K、全P含量分别比林隙高13.33%、20.04% 、16.52%和4.30%.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长白落叶松-红松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2005年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疏伐,伐后林冠下栽植4年生红松。2012年秋又对上层长白落叶松进行生长伐,设计轻度、中度和强度3种间伐强度和1组未间伐林分(对照),分析5年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抚育间伐能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林下灌木层植物丰富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差异显著(p<0.05)。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照与中度间伐、强度间伐差异显著(p<0.05),但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差异不显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各间伐强度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但轻度间伐和中度间伐差异不显著。②适度抚育间伐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有所提高;土壤pH值呈现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的趋势,全K、速效K、全P、速效P、全N、速效N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其中中度间伐效果最好。综合考虑,对长白落叶松林分进行中度间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章古台沙地的树种资源,进行了日本落叶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21年生的日本落产值0~101.6433.2116.37树种林龄胸径树高(万元)(a)(株/hm2)(m3/hm2)10~201.5632.4815.890.50裸露沙区(m)(cm)叶松平均树高为7.7m,平均胸径11.1cm;日本落叶松林地土壤比樟子松林地土壤N、P、K总量高平均1.6233.0516.130.50日本落78.28kg·hm-2,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日本落叶松的直接经济效益为樟子松的1.3倍。叶松217.711.1130047.452.84700~101.5934.5124.530.47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间伐和未间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0~10cm、10~20cm)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与未间伐林分相比,50%强度间伐6a后林分内凋落物层生物量、质量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7.25%、6.05%、9.08%、31.94%;土壤层的质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上升(0~10cm土壤层分别增加4.84%、11.11%、15.67%;10~20cm土壤层分别增加10.25%、12.50%、28.97%),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0~10cm土壤层减少20.83%;10~20cm土壤层减少16.67%);土壤pH值亦有所下降。研究进一步证实,通过间伐能够增加地表凋落物生物量,改变有机质分解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间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间伐、中度间伐和重度间伐)标准地,采集0~10、10~20和20~3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和胞外酶活性,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带状间伐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其碳储存量高达1500Gt,为大气碳库的3倍,陆地生物量的2.5倍(Valentinietal.,2000)。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微小变化,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陈亮中等,2007;于贵瑞,2003)。森林土壤碳储量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73%(崔骁勇等,2001),其积累和分解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碳平衡(李德基等,1992)。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备受关注,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王绍强等,1999)。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与长白落叶松混交造林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水曲柳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08.76%~123.71%、105.46%~114.59%和121.66%~161.26%;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27.78%~136.23%、104.07%~111.71%和179.8%~207.45%;双行混交的效果优于单行混交。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24a生的单株平均材积为0.13007m3,为纯林单株材积的1.53倍。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较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纯林平均提高了34.78%;减少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表层的孔隙度、持水量和通气度,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配置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结果表明:矩形配置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正方形次之,三角形最低。当矩形配置的行距为2.0~8.0 m、株距为1.0 m时,林分年生长量为17.427 5~18.750 8 m3·hm-2,分别比正方形配置和三角形配置增加1.292 7~1.913 2 m3·hm-2和0.379 5~2.616 0 m3·hm-2。矩形配置可显著提高落叶松林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等方法,测定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生物量及其在一个年龄序列上的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生物量分布依次为中龄林(119.39t·hm~(-2))近熟林(94.69t·hm~(-2))幼龄林(31.44t·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关系略有差异,中龄林和近熟林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而幼龄林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应定期采取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二代林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长白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的二代林更新是林区营林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由于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种种弊端,特别是林地酸化和肥力的减退,引起了人们关注。通过试验证明了对长白落叶松间伐第一次后,可以直接营造水曲柳二代林,通过第二次间伐可以保证二代林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林分生长过程的Richards生长方程以及蓄积量转换生物量模型,评估了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两种典型森林类型4个龄级的植被固碳速率、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的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总体上都是随着龄级的增加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在增加。除中龄林外,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个龄级的植被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均比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级森林植被单位面积潜在固碳价值在2 113~9 656元,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在1 594~4 195元。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14和11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1 700和1 3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降低;蒙古栎天然次生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4.8和5.4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600和7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市宜良县花园林场云南松中龄林(抚育间伐、未抚育间伐)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间伐和未间伐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短期间伐1a对云南松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丰产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①抚育间伐和土层深度均...  相似文献   

18.
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处理后14个主要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长白落叶松母树多个性状造成了显著影响。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法将存在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的9个性状可分成4类,分别代表了树冠性状、单株结实量、公顷结实量和出种率性状。通过这4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比较表明,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12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